過去一年,電商行業最大的變量,來自小紅書,內容平臺最大的變量,也來自小紅書。在中國互聯網用戶已經見頂的情況下,小紅書依然保持增長,當有越來越多的用戶和品牌涌入小紅書,它的價值也需要被重估。
今年是小紅書成立的第十年,其在電商業務上也已佈局多年,爲何偏偏在今年實現質變,這個答案需要小紅書COO柯南來回答,她去年從負責小紅書社區轉爲負責小紅書電商及商業化產品。12月17日,柯南在一場公開分享中,首次闡述了她對小紅書社區和商業的一些思考。
今年7月,小紅書的核心團隊來到浙江桐廬,他們在這裏討論了小紅書的未來。而五年前,同樣在桐廬,甚至是在同樣的民宿、同樣的房間,他們也討論過同樣的話題。
柯南說,她今年翻看五年前那次在桐廬的筆記,發現自己當時還非常堅定地表態,小紅書不要做電商。“那時候,我是站在社區的視角,但現在,我開始負責電商業務了”。
柯南的態度轉變背後,是因爲小紅書已經和五年前完全不一樣,與此同時,柯南的認知、視野,也發生了改變。
“一直以來,外界對於社區都有兩個最大的質疑,一個是社區長不大,第二個是社區很難賺錢”。柯南說。但從小紅書的發展來看,現在已經通過社區的不斷破圈以及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消除了第一個質疑,證明社區可以長大。
柯南提到一組數據,目前有將近70%的月活用戶在小紅書有搜索行爲,三分之一的月活用戶打開小紅書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搜索。她說,越來越多新用戶接觸到小紅書都是因爲搜索,可以說,搜索的有用性、普適性和內容豐富度,給很多不一定是小紅書原生的用戶,打開了小紅書社區的一扇門。
另外,在去年開始負責電商和商業化產品之後,柯南發現小紅書社區裏其實已經出現了非常繁榮的商業生態,有很多品牌、商家以及個體,在依託這個生態賺錢。所以柯南認爲,“好的社區可以長出好的商業,社區和商業不是對立的,也不矛盾”。
而對柯南來說,自從開始負責商業之後,也讓她對社區的認知變得更加完整。“我意識到原來小紅書的社區不僅僅是用戶的載體,它上面還有商家、品牌。他們也是社區的一部分,所以小紅書思考的不再只是如何持續提供用戶價值,同時也希望爲商業體提供商業價值。”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小紅書也充滿挑戰。“因爲小紅書整個社區還在成長,它培養出的商業生態也在不斷變化,在這樣持續變化和迭代的狀態下,我們如何能夠更好去構建商業產品,以及如何判斷該把哪些商業需求和商業價值產品化,對我們來說都是挑戰”。柯南說道。
不過在商業構建的大方向上,柯南已經有了明確的思路。她說,社區有它自己的原生性和生長性,所以沿着原生的用戶需求和商業生態鏈路去構建商業系統,就是最適合小紅書的路徑。
比如今年小紅書商業化聚焦的種草營銷,這個是小紅書社區幾年前就已經出現的新營銷方式。它不同於傳統大曝光型品牌廣告和簡單直接轉化型效果廣告,而是通過好內容觸達用戶,並影響消費者決策。
對小紅書來說,種草就是社區原生的需求,而圍繞這一原生需求,小紅書也打造了一整個原生商業系統,包括買手、蒲公英平臺以及其他基於“種草”而形成的內容、投放等營銷產品。
柯南說,今年開始重視種草的行業變得越來越豐富,除了消費品,教育、旅遊、家政以及遊戲等都開始在小紅書種草。這是因爲越來越多商家品牌正在從長期經營的視角去思考,他們希望和用戶建立連接,希望沉澱自己的用戶羣,而不是隻是純粹的營銷。
從小紅書的角度,品牌方思考方式的變化,也是其商業價值不斷擴大的原動力。“小紅書要做的,就是面向品牌的長期經營,去構建原生商業系統,建設商業體系。”柯南說道。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白楊)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