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至16日,深交所與港交所、廣期所聯合舉辦主題爲“科技引領·數智賦能”的2023年大灣區交易所科技大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場瞭解到,大會旨在發揮大灣區交易所區位優勢和技術引領作用,爲行業搭建更廣泛的交流平臺,共同推動資本市場科技發展與進步。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紮實做好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等重點工作”。
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認爲,上述內容爲激發資本市場數智新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中國證監會高度重視數字化發展趨勢,以“數據讓監管更加智慧”爲願景,不斷深化科技監管改革,加強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與統籌規劃,夯實科技監管基礎能力建設,推動強化自主水平和安全性,提升行業科技創新水平。
證券期貨行業加強數字金融佈局
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以chatgpt爲代表的AI大模型技術創新應用,爲行業數字化建設注入新的動能,帶來新的機遇。
其中,證券期貨市場作爲科技創新浪潮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受益者,也在積極面對新的科技變革。
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歐冠升表示,金融科技正在引發資本市場的深刻變革。港交所身處充滿活力的粵港澳大灣區——全球科技創新的熱土,深切體會到科技革新所釋放的能量,並一直密切關注最新科技發展,致力通過科技提升市場效率及競爭力,連接現在與未來。
“早在2020年,我們已開始在上市公司年報的審覈流程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審閱超過2600位上市公司遞交的年報。今年我們推出滬深港通交易結算加速平臺HKEKSynapse,將交易後工作流程標準化及簡化。上個月,我們推出以雲端平臺架設的FINI通過電子化方式大大簡化公開招股結算流程。與此同時,我們積極爲投資者帶來迎合未來趨勢的產品,例如,碳期貨ETF、綠色債券ETF,及亞洲首批加密資產ETF等。”歐冠升說道。
深交所總工程師喻華麗也指出,在證監會統籌部署下,深交所近年來積極推進“數智”交易所建設,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拓展智能化業務應用,積累“數智”創新軟實力,努力探索行業“數智賦能”發展路徑。
近年來,深交所通過加快建設南方中心二期項目,啓動深圳雲升級項目,在北京、上海、深圳、東莞等地佈局數據中心,打造具有行業聚集效應和跨區域影響的新型算力基礎設施,深入推進數據治理,構建集團級大數據中心,開展數字中臺規劃建設,提升數據共享互用能力。
同時,緊扣市場發展改革的需求,深交所打造了科技監管示範性項目、上市公司智能監管平臺,迭代完善上市審覈智能輔助系統,全面啓用新一代衍生品豐富系統,建設從IP到IPO再到上市後做優做強的全週期服務平臺,監管服務精準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此外,深交所還承擔國家重點研發技術項目攻關任務,積極參與證監會科技監管工作,開展異常交易智能監管識別等課題研究,牽頭多項行業科技標準研究。
“下一步,深交所將緊扣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強化技術領先地位,堅守安全底線,全面加強技術合作,以交易所’數智’轉型帶動行業’數智’生態建設,爲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應有貢獻。”喻華麗說道。
廣期所副總經理李震介紹了廣期所在技術和業務融合方面的實踐,其認爲,未來隨着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技術與業務融合的鴻溝會越來越容易彌合,“但是我想不管技術怎麼發展,人是第一要素,所以要保障交易所能夠走得更遠,不斷在創新路上翻越一個個高峯,我覺得技術和業務是永遠的話題。”
資本市場數智賦能進程加速
除了各大交易所外,金融機構作爲證券期貨行業的重要主體,也在加快大模型技術在資本市場的創新應用。
今年9月,國家工信部安全中心頒佈了《AI大模型發展白皮書》,特別指出了大模型是推動生產生活方式變革,助推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重塑人工智能發展的新格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中金公司首席信息官程龍表示,中金公司在2021年成立了專門的AI團隊,也搭建了AI平臺,隨着大模型的出現,公司也積極探索和嘗試,包括在諮詢、文檔處理和審覈、會議、運營等應用場均有嘗試,“我們還在利用大模型和Agent相結合,積極探索質控場景。比如債券發行和大量的文檔當中抽取相關信息,目前信息提取的準確率能達到95%以上,每項工作差不多節省人工時間在70%以上。”
招商證券總裁助理、首席數字官胡滔也指出,招商集團最近也剛好承建了國家關於AI+金融、AI+物流,大模型AI在這兩個領域的落地建設任務。招商局帶領集團下的所有企業正進行長遠規劃,包括私有化大模型的部署和人才引進、生態構建,“我們認爲真正國內大模型的應用爆發還需要到明年下半年,彼時纔會讓我們看到那些真正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客戶體驗的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強自身的數智轉型升級之外,證券期貨市場的各方主體也在積極利用資本市場力量,深入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數字建設,強化數智賦能,助推相關實體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以深交所爲例,據不完全統計,深市約有70家人工智能相關產業鏈公司,覆蓋芯片製造、雲計算、數據服務、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
多年來,深市人工智能產業公司積極藉助資本市場融資發展,逐漸成爲產業的中堅力量。如軟通動力去年3月首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46.30億元,用於交付中心擴建、行業數字化轉型產品及解決方案項目等;中科創達去年9月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31億元,用於整車操作系統研發、邊緣計算站研發等項目。
近五年來,深市八成人工智能產業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與專業機構合作投資等方式進行產業整合;超過八成人工智能產業上市公司實施過股權激勵計劃,均高於A股整體水平。
在此次會議中,科大訊飛作爲行業內上市公司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動。
科大訊飛承建了“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平臺。10月24日,科大訊飛發佈星火大模型V3.0,將大模型技術廣泛應用在教育、辦公、醫療、工業、運營商等行業場景。
科大訊飛董祕江濤指出,大模型落地最重要是三座大山怎麼逐漸削平——數據成本、算力成本、落地成本,“數據和算力成本如果全社會有很好的規劃,能夠大幅度降低最終用戶端的成本,這是我們的體制優勢”。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楊坪)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