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奢侈品電子商務平臺Farfetch表示正在考慮將公司私有化,首席執行官José Neves正與頂級股東和摩根大通討論將該公司退市的事宜,目前該決定已獲得阿里巴巴和歷峯集團等股東的支持。
私有化消息公佈的11月28日,Farfetch股價應聲大漲22.8%至2.1美元/股,不過一週後的12月6日,卻以1.2美元/股的成績收盤。遙想2021年,Farfetch市值也曾達到約250億美元,目前卻不足5億美元,跌幅近98%。單是今年以來,其股價就已經累計下跌超過70%。
在奢侈品行業鼎盛時期入市的Farfetch,在吃遍短期紅利之後,恐怕要跌入谷底。
困難重重,或遇破產危機
船大水深,Farfetch背後壓力巨大。
從最壞的角度考慮,如果Farfetch破產,將對時尚業產生巨大影響。一些觀察家將其比作時尚界的“雷曼時刻”,該詞原本用以比喻2008年華爾街破產給全球金融體系帶來的衝擊。
Farfetch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在線分銷商之一,去年一年,其就在其市場上銷售了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高端商品。同時,該公司還在21個國家擁有6000多名員工,與50個國家的1400多個品牌和精品店合作,併爲Harrods和Neiman Marcus等主要零售商提供白標電子商務平臺。
但從Farfetch現金流情況來看,即使在堪稱電商高光的2020年,Farfetch的現金流都沒有轉正,隨後的2021年、2022年更是加劇惡化,數據一路下滑。
債務問題也是Farfetch面臨的一大難題。本財年二季度業績公佈時,該公司的長債約9.20億美元,現金和現金等價物4.5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流失1.22億美元,比之2021年的10億金額,流動性更是不足。截至今年6月底,這家奢侈品電子零售商的資產負債表上有超過4億美元的現金和近9.17億美元的借款。目前其負債權益比爲2.5,遠高於1,即爲通常所說的,嚴重“資不抵債”。
伯恩斯坦分析師Luca Solca還在今年10月的一份報告中闡述了Farfetch短期財務狀況的緊迫性。Solca在報告中表示,從分析來看,Farfetch是否有足夠的流動性以持續經營到年底值得商榷。標準普爾日前則將Farfetch的債券評級從“b-”下調至“ccc+”,並將該公司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
除了內部困境,外部交易也警鈴大作。大股東歷峯集團此前表示對Farfetch不承擔任何財務義務,不打算向Farfetch提供貸款或投資,集團旗下品牌和YNAP目前也還沒有采用Farfetch提供的平臺解決方案,並將繼續在自己的平臺上運營。
奢侈品線上電商式微,何去何從?
在2018年進入資本市場,Farfetch押中了奢侈品行業的巔峯時期。在獲得資金支持後,Farfetch一直加速擴張,然而隨着奢侈品消費步入新的調整階段,Farfetch持續四年的激進擴張大多未能如期發揮效用,還在過去兩年不斷虧損。
從今年消費者重歸線下消費體驗、非必需品支出減少和奢侈品行業整體放緩的全球性狀況來看,Farfetch的黯然離場似乎是某種必然。今年8月,Farfetch公佈本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收入同比縮水1%,爲5.72億美元,遠低於分析師預測的6.5億美元。此前,Farfetch也已經連續幾個季度虧損。
LVMH首席財務官Jean Jacques Guiony今年接受採訪時曾指出,線上渠道只是對實體零售體驗的補充。奢侈品行業歸根結底是一個以實體零售爲主的市場,消費者除了爲品牌和產品支付高溢價,購買的還有體驗與感受,這恰恰是電商平臺無法給予的。
品牌上,潮流市場的整體疲軟給Farfetch旗下潮牌蒙上陰影。Farfetch於2019年以6.75億美元收購New Guards Group,間接獲得出售Off-White的許可。然而在Farfetch的經營下,Off-White的業績可謂一落千丈。有消息人士透露,LVMH已開始和Farfetch接洽,有意收購Off-White剩餘股權和許可經營權。
從品類來看,今年8月底,Farfetch還關停了去年4月剛剛推出的美容業務——包括Gucci、La Mer和Prada等在內的100多個品牌產品高調登場,但市場對此卻反響平平。
但私有化並不是Farfetch籌集資金的唯一探索路徑。據業內消息人士透露,Farfetch還正在考慮出售Browns或Off-White運營商New Guards Group(NGG),以尋求籌集資金。
並非所有人都放棄了Farfetch。億萬富翁投資者Steve Cohen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Point72日前在一份監管文件中披露,其仍持有Farfetch5.1%的股份。該消息傳出當天,Farfetch股價上漲了9%。
未來能否力挽狂瀾?Farfetch能抓住的機會仍然有限。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高江虹)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