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理財

您所在的位置:
廣州市資產管理協會會長:特殊資產管理迎來新機遇 待管理金融債權體系巨大
 

  近日,“第四屆特殊資產管理論壇(2023)”論壇在廣州舉辦,本次論壇主題爲“產業紓困與法治賦能”。

  廣州市資產管理協會會長、廣州德賽資產經營集團創始人閔衛國在會上表示,隨着,中國和全球經濟步入週期轉換的關鍵時期,未來特殊資產管理行業迎來了機會,體現在五大方面:一是債權資產管理的機會,當前經濟形勢下非金融債權、非銀行金融機構債權規模不斷上漲,市場待管理金融債權體系巨大;二是工商企業多元紓困的機會,不良資產從業機構既可以對問題企業進行多元紓困救援,幫助其擺脫困境,也可以支持龍頭企業對問題企業併購重組,促進行業結構優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三是清算破產管理的機會,越來越多企業面臨自願清算和強制清算,清算破產業務持續上升;四是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機會,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體量大、資產配置可塑性強,且政府發佈多項政策支持行政事業單位開展資產管理;五是廣州具備建設不良資產統一大市場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可制定好試點城市創建方案與行業支撐發展計劃,完善政策配套、引導社會資本即行業企業進入不良資產管理行業,廣州市探索建立市級統一的不良資產交易平臺,支持和引導不良資產管理行業協會發揮作用。

  據畢馬威中國及亞太區特殊資產組主管合夥人彭富強介紹,我國監管機構近兩年持續發文加快不良處置,鼓勵多元化方式,強調實質重組提質增效。他認爲,產業投資與企業紓困在重整中的成功結合,依賴於良好的重整基礎與利益的平衡。結合服務重大項目重組相關案例,廣發銀行廣州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鍾俊談到,化解重大項目風險既需要通過併購等創新的思路來化解不良資產,同時也離不開多方督促並舉,形成合力。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爲根本宗旨。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在中山大學決策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廣東省體改會副會長李勝蘭看來,儘管當前形勢下產業和金融共生髮展面臨着來自國際與國內社會的多重挑戰,但是持續向好的趨勢沒有變。

  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仁雙表示,產融結合助企紓困,維護金融穩定要有樹立“因類施策,精準救助”的思維,保持“以時間換空間”的定力,以及構建“與卓越夥伴同行,多方合作共贏”的格局,才能共同提升社會資產配置效率,實現互惠共贏。

  海外不良資產管理涉及到涉外法治的問題。爲此,中國國際法學會會長、中國國際私法學會會長、世界法學家協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原校長黃進認爲,在國際形勢多變的背景下,需要統籌國內和涉外法治,善用國內規則和國際規則,加快建設完善的涉外法治體系,推進全球治理與國際法治,以此更好促進金融與產業穩定發展。

  本次論壇由廣州市資產管理協會、廣州市法學會等11家機構聯合主辦,廣州德賽資產經營集團承辦。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葉麥穗)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