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理財

您所在的位置:
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3年會盛大召開:全球交易所代表、百餘家上市公司、海內外60餘家金融機構共聚灣區
 

  12月5日-6日,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以下簡稱“南財集團”)主辦、21世紀經濟報道承辦的以“復甦與新循環——產業新生代·資本新邏輯”爲主題的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3年會在廣州隆重開幕。

  本屆年會設置了21世紀卓越董事會董祕專場、中國證券業年會暨2023年21世紀金牌分析師頒獎典禮、中國基金業年會、21世紀卓越董事會年會、首屆大灣區元宇宙國際傳播論壇,以及圍繞資本市場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動能轉換等主題的多場平行閉門研討。

  立足於全球市場復甦,圍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以及科技、資本和產業的新循環體系等課題,海內外享有聲望的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士、監管和主管單位代表、全球金融機構和企業家代表匯聚暢言。

  論壇現場,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作爲課題牽頭人重磅發佈《打造地級市新引擎,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報告。 

  本屆年會,邀請了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相關負責人,紐交所、倫交所、香港交易所、東京交易所、韓國交易所等交易所代表,貝萊德、摩根資管、富達等全球知名投資機構代表,及100餘家上市公司高管、覆蓋3萬億市值,30餘家公募基金主要負責人、參會機構公募管理規模超過13萬億,及20餘家國內知名證券公司負責人和10餘家知名產業投資機構負責人蔘會。

  年會現場,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與南財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理財和資管資訊中心”。

  廣東省政府副祕書長郭亦樂、廣州市副市長賴志鴻、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郭宇華、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任天陽、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徐秀彬、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副總編輯、21世紀報系總編輯鄧紅輝等共同爲“粵港澳大灣區理財和資管資訊中心”揭牌。

  任天陽在致辭中說:“爲積極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向縱深發展,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充分發揮主流財經媒體的優勢,履行主流財經媒體的社會責任,爲新格局下的中國與全球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爲大灣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提供服務,爲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貢獻能級。”

  復甦: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爲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提出,要全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文章,加大對製造業當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等重點工作的金融支持力度。

  基於此背景,年會主論壇設置了復甦中的全國與中國專場、南財智庫研究專場暨智庫成果發佈儀式、全球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專場等多個環節,來自海內外的主要代表,就全球宏觀經濟趨勢、技術革命與產業創新,中國資本市場新引擎、新成長、新氣象等核心話題展開探討。

  立足全球市場,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性預期學派領袖人物、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托馬斯·薩金特以“全球化、創新和貿易”爲主題,着重列舉了科學與創新在經濟增長中扮演的角色,也討論了逆全球化潮流與措施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他指出,經濟增長的引擎,實際是由創新帶來的顛覆。中國、美國等經濟發展得宜的地區,各行各業往往會出現較高頻率的迭代與循環。

  針對中國經濟的復甦,第十四屆全國政協提案委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張軍擴指出,打破需求不足、回升乏力、信心轉弱的關鍵,就是穩定預期、恢復信心,“只要市場主體預期趨穩,信心增強,那麼不論是促消費、擴投資,還是調結構、控風險,就都會有比較好的基礎,就能充分調動起各方面的積極性,就會達成綱舉目張的效果。”

  在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資本市場更應發揮助推器的作用。

  深交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唐瑞在發言中指出,深交所將堅持“服務國家戰略、站穩人民立場、強化問題導向、聚焦生態建設”的理念,多措並舉推進投資端建設,促進“產業發展與創新資本”的正向循環,打造與市場需求更爲匹配的投資端高質量發展生態。

  過去的兩年時間,南方財經國際論壇組委會、21世紀經濟研究院和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組成聯合課題組,隆重邀請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領銜,組織中科院、社科院、深圳香蜜湖國際金融研究院等相關機構專家學者,在東莞、惠州、無錫、紹興和阜陽等城市,圍繞中國地級市高質量發展課題展開一系列調研。

  論壇現場,肖鋼作爲課題牽頭人發佈《打造地級市新引擎,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報告。 

  報告深入分析了地級市高質量發展的挑戰,並對加快推進地級市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政策建議。肖鋼表示,“當前,地級市的承載能力不斷提升,未來可以承擔更多的職責和任務,從而有效化解我國快速城鎮化過程中積累的矛盾,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供新引擎、新動能。”

  論壇現場揭牌的粵港澳大灣區理財和資管中心,是廣東省、廣州市推動廣州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已列入近兩年省、市政府工作報告。數字經濟以及數產融合發展時代,南財集團大力發展財經數據業務,以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東財經數據中心爲抓手,着力構建粵港澳大灣區財經數據地標,爲灣區發展提供新型基礎設施。

  鏈接:全球資本市場互聯互通走深走實

  本屆南方財經國際論壇吸引了一批海內外主要交易所及大型機構相關負責人蔘與討論。

  倫敦證券交易所副首席執行官Charlie Walker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最開放、最國際化,以及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之一。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與大灣區的目標極爲吻合,利用資本市場平臺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並支持英國上市公司在中國展開業務,助力可持續發展和跨境交易。

  香港交易所高級副總裁暨中國區上市發行服務部主管韓穎姣介紹了港交所近年在推進內資企業赴港融資和兩地互聯互通取得的新進展,包括設立特專科技新章節(18C),滬深港通機制納入大宗交易,以及今年推出的人民幣櫃檯等機制創新,以及交易時間兩地協同等舉措。

  貝萊德智庫亞太區首席投資策略師Ben Powell表示,中國的投資格局融合了傳統優勢和新增長領域的特點,消費市場的發展、堅實的金融行業和戰略出口計劃提供了多樣化的投資機會。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地區,擁有獨特的創新、技術和戰略位置的優勢。這些細微的變化和區域動態,是識別和把握最有前景的投資機遇的關鍵所在。

  上海證券交易所南方中心總監萬建強、紐約證券交易所中國區主管葛辰皓、倫敦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Jon Edwards、東京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逯家鄉、韓國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姜永升在論壇上也先後發言。

  引領:3萬億市值企業代表、13萬億基金業掌門齊聚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要着力打造現代金融機構和市場體系,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優化融資結構,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推動股票發行註冊制走深走實,發展多元化股權融資,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圍繞資本市場的各大參與主體,年會同時舉辦“21世紀卓越董事會董祕專場”,和“中國證券業年會暨2023年21世紀金牌分析師頒獎典禮”、“中國基金業年會”、“21世紀卓越董事會年會”和“首屆大灣區元宇宙國際傳播論壇”四場平行論壇,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動能研討會”、基金業年會分會場(深化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資本要素高質量發展)、21世紀卓越董事會年會分會場(汽車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重構)三場閉門研討會。

  據不完全統計,本次參會上市企業總市值超過三萬億元,總數量超過100家,企業來自制造業、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行業,同期還有多家大灣區高成長企業參會。此外,數十家頭部公募基金、券商資管和創投等投資機構主要負責人將參與本次年會,其中參會基金公司公募管理總規模超13萬億元。

  中國證券業年會以“大財富時代券商轉型之道”爲主題,長江證券總裁劉元瑞、上海證券總經理羅國華、國新證券黨委委員兼總經理曾建勇、東方證券總裁魯偉銘、國信證券副總裁成飛、財通資管董事長馬曉立等多名券商高管圍繞“券業發展風向”、“財富管理趨勢”等話題發表主旨演講。來自廣發證券、銀河資管、中金資管、聯儲資管、國海資管等在內的多位資管、財富業務負責人,和申萬宏源、財通證券、開源證券、國金證券等券商研究所負責人就“大資管時代財富管理轉型”、“券商研究所多元化發展探路”等話題展開對話。

  中國基金業年會緊密圍繞年內中國基金業熱點與趨勢性話題,下設“行業高質量發展實踐”、“資產配置”、“ETF深觀察”及“權益投資”四大專場。來自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南方基金、博時基金、嘉實基金、中歐基金、國泰基金、國壽安保基金等30餘家公募基金業高管齊聚一堂,開展系列主題演講、圓桌研討和閉門研討,共議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與行業創新。

  年會現場21世紀經濟報道攜手深交所共同發佈了“ETF深觀察”暨聯合投教活動計劃,深交所基金部副總監王輝在該環節中同步進行了主題分享。

  “本次與21世紀財經聯合啓動‘ETF深觀察欄目’,就是我們落實‘媒體合夥人計劃’的有益探索。”王輝稱。

  在這個全球經濟形勢日益複雜多變的時代,中國企業的發展新動能對於全球經濟的復甦和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21世紀卓越董事會年會下設“發展新動能”、“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兩大專場,美年大健康董事長俞熔、均普智能董事長周興宥、深圳瑞捷董事長範文宏,以及來自航天彩虹、協鑫科技、伊利集團、東鵬飲料、崑崙萬維的企業代表,圍繞人工智能新機遇、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等進行分享。

  年會還設置了“長三角對話大灣區”、“新技術與高質量發展的底層邏輯”圓桌環節,粵民投副總裁徐飈與佳都科技、匯通達、湯姆貓、視源股份等企業高管圍繞長三角與大灣區產業互聯互通進行探討;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副祕書長顏陽與太極股份、愷英網絡、深天馬、天智航、朗科科技等嘉賓進行前沿技術的觀點分享。

  會上,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旗下21世紀資本研究院發佈2023年多項智庫研究階段性成果,包含《大灣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23)》等21世紀資本研究院多份研究報告,“21私募通”、“REITs金融實務”、“21惠養老”等多項專題欄目,以及系列閉門研討會成果等。

  播報:第三屆21世紀金牌分析師評選結果揭曉

  作爲與中國證券業協會簽訂《證券分析師外部評選組織機構自律公約》的主流財經媒體之一,年會同期發佈第三屆21世紀金牌分析師評選結果。

  本次評選邀請的嘉賓包括高校學者、買方機構、研究機構和產業代表在內的近40位成員,共同組成專家委員會。

  評選下設5大類機構獎項、31個金牌分析師類獎項,以及服務高質量發展最佳首席經濟學家獎項。共評出獲獎分析師百餘位,涉及機構近20家。

  第三屆21世紀金牌分析師評選銳意創新,在設置常規行業金牌分析師獎項的同時,首次推出服務高質量發展系列獎項,開創券商分析師評選關注高質量發展的先河。

  包括廣發證券、天風證券、長江證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興業證券、國海證券、開源證券、民生證券等多家證券公司旗下研究所及相關分析師,獲評21世紀金牌分析師機構獎和個人獎。

  此次評選旨在依託“南方財經國際論壇”平臺,遴選出新時代資本市場兼具實力與價值的分析師及研究機構,表彰其對推動證券市場理性投資所做的貢獻,鼓勵其繼續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成長,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進程。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楊坪)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