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紹完自家企業以及金融機構對其企業的支持情況後,李啓旺給在座的金融機構和金融監管部門人士深深地鞠了一躬。
李啓旺是貴州娜塔莎樂器製造有限公司(下稱“娜塔莎”)廠長,2019年從廣東來到了貴州正安縣,並開始了其吉他創業之旅。“來到這裏之後,正安縣還給予公司‘三年免租、兩年減半’的優惠政策,同時正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給公司貸了一筆300萬的純信用貸款,讓我們能夠安心、迅速地開始生產投入。”李啓旺回憶其當初的創業情況時稱。
李啓旺並不是第一個來到正安縣的創業者。早在2013年,正安縣就出臺優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連續從沿海招商引資多家吉他製造企業來這裏落戶,打造出如今的吉他生產基地——正安國際吉他產業園。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正安縣金融機構累計向吉他及其配套產業企業授信金額8.05億元,貸款金額4.3億元,戶均貸款622萬元,現有貸款46戶,餘額7412萬元。
這只是貴州省遵義市推動普惠金融工作的一個縮影。今年9月25日,財政部公佈的2023年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範區名單顯示,貴州省遵義市、畢節市、貴陽市在列。
金融監管總局遵義分局局長李雲峯介紹,該局將普惠金融列爲監管“三重一大”事項推進,圍繞“完善體系、增量擴面、豐富產品、優化服務”目標,打造“政策引導、計劃引領、監測督促、調研走訪、標杆建設、內外聯動、評估反饋”閉環管理工作機制,提出20條具體措施支持正安縣因地制宜建設普惠金融發展示範區,着力形成帶動和示範效應,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
“我局奮力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爲推動遵義金融監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效果。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後,分局積極引領轄內銀行保險機構認真學習領會會議精神。會議召開以來,全市銀行機構新發放貸款94.5億元,其中普惠金融貸款新增47.54億元,‘五大金融’貸款共計新增63.34億元,金融供給進一步增量擴面、提質增效。”李雲峯表示。
畢節市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可得性、滿意度顯著提升,目前小微企業貸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分別爲1103億元、334億元,較年初增長24.6%和32.19%。普惠型小微企業持續整體完成“兩增”目標,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上年平均利率下降44BP。
各有所長,支持打造“中國吉他製造之鄉”
獲得“中國吉他製造之鄉”稱號的遵義市正安縣,曾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遵義市唯一的深度貧困縣,在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後,被列爲“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正安縣吉他產業的聚集發展,爲正安縣脫貧攻堅摘帽、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背後離不開金融業的大力支持。
2013年,包括農業發展銀行在內,各金融機構先後支持信貸資金近52億元,幫助正安縣建成“正安國際吉他產業園”標準廠房近80萬平方米、道路10.44公里、日處理5000噸污水處理廠1座、供(排)水管網30公里,並配套建成了移民安置房、公租房、醫院、學校等,夯實發展“硬”環境,以及支持企業創業發展。
如今,園區入駐企業共計175家,其中吉他生產及配套企業130家,年產銷突破600萬把,從單一的吉他生產發展到現在的銷售、物流、培訓、箱包等配套產業,基本形成了閉合的全產業鏈。
“目前,我社信貸支持園區62家企業發展,貸款餘額爲1.3個億,全是純信用的貸款。”正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理事長周正介紹稱,娜塔莎其實是第三段階段引進的企業,第一個階段是2013年到2015年,“剛開始支持企業一筆貸款不是很多,後來慢慢的增加,在金融的撬動下,我們看到了小產業的大發展。”
正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營業部總經理季鑫給園區企業發放了首筆信用貸款,親眼見證園區的入駐企業不斷增加,“園區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也解決了當地的就業問題。”
在園區不斷髮展的同時,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也開始逐步加大了金融支持。工商銀行正安支行行長汪義梅介紹稱,該行在去年12月用“中小企業信貸通”產品爲娜塔莎發放了200萬元貸款,全信用、線上提款,利率也比較低。
“從監管的角度,該局鼓勵各家銀行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長,找準支持正安吉他產業的切入點,推動產業做大做強。”對此,李雲峯表示,農發行作爲政策性銀行,在園區初期的基礎建設上支持了管網鋪設、樓房建造,貸款期限較長、利率較低;工商銀行通過稅務貸、用工貸等信用產品支持正安吉他產業,優勢在於產品多、利率低、成本低;農商行深耕本地、貼身服務,具有靈活快捷的優勢,對企業瞭解也比較透徹。
踐行責任,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服務
在正安縣瑞濠移民安置點的新市民服務中心,下午3:00,前來辦理業務的居民絡繹不絕。儘管大多數老人對所辦理業務和機器操作流程不甚熟悉,業務員仍耐心地講解。
“十三五”期間,貴州省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人口192萬人,約佔全國搬遷人口的五分之一。正安縣瑞濠移民安置點是遵義市搬遷及建設規模最大的安置點,安置任務數16123人,其中貧困人口15634人、同步搬遷人口489人。如何讓搬遷羣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是金融監管總局遵義分局思考和需要答好的重要課題。
“分局黨委帶隊到正安縣調研,宣講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督促機構把金融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作爲重大政治任務,立足本地實際,持續加大信貸投入和保險保障力度,高質量推進有關工作。”李雲峯介紹,截至9月末,轄內銀行機構累計支持後續幫扶項目23個,累計投放49.54億元,貸款餘額37.90億元,覆蓋安置點207個,惠及搬遷羣衆16.4萬餘人;轄內保險機構爲易地扶貧搬遷人員就醫發生大病保險申請補償2928人次,支付大病保險補償金431.43萬元。
在貴州省正安戰豹服飾有限公司(下稱“正安戰豹服飾”)生產車間,20多個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着生產加工,公司管理人員盧興洋介紹稱,他在福建等地創業多年,對服裝生產、銷售行業比較瞭解,也還有其他企業,“回鄉和在外地創業成本差不多,但畢竟對家鄉有些感情,還能帶動本地就業,幫助工人們兼顧家庭的同時增加一些收入。”據瞭解,正安戰豹服飾得到了金融機構的支持。
正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副主任李娟介紹,該社切實踐行脫貧人口小額信貸主責任銀行責任,對符合條件的脫貧戶確保應貸盡貸。截至10月末,脫貧人口小額信貸貸款餘額戶數2972戶,貸款餘額14406.65萬元,今年前10月累計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611戶、金額2904.35萬元。
“新市民服務中心通過金融支持返鄉創業、發佈就業信息、走訪宣傳等方式,針對安置點羣衆在創業、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金融服務。”李娟表示。
作爲一家政策性金融機構,農業發展銀行支持正安縣瑞濠移民安置點貸款5.8億元。該行正安縣支行行長申貴還介紹稱,截至10月末,該行扶貧貸款接近80億元,佔比超過80%,“地方政府非常重視信用環境建設,目前貸款沒有逾期的情況。”申貴對記者表示。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李願)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