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理財

您所在的位置:
十年10億銷量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回顧Redmi得與失
 

  11月29日晚,小米集團總裁、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宣佈,過去十年,Redmi手機的全球銷量突破了10億臺。

  據市場數據,過去十年間(2013年-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總銷量約130億臺,這意味着,Redmi貢獻了約7.7%的銷量。

  今年是Redmi品牌成立十週年,盧偉冰分享了關於Redmi的四個故事,他說,“這是Redmi的四個關鍵時刻,某種意義上講,這四個關鍵時刻也成就了今天的Redmi。”

  4000萬的學費

  第一個故事,講的是Redmi從何而來。2011年,小米第一代手機發布,銷量極其火爆。當時,政府相關領導找到小米創始人雷軍,提出一個新課題:能不能研發一款手機,主要採用國產元器件,帶動國產手機供應鏈的發展。

  雷軍考慮了很久,最後才下定決心接受這個課題,於是,“紅米計劃”誕生。而所謂“紅米計劃”,就是要優選國內產業鏈,做國民手機。

  不過,十年前的國產供應鏈比較薄弱,不僅“缺芯少屏”,在其他很多方面也同樣是依賴進口。而紅米團隊歷時一年,投入了4000萬元的研發成本,做出了第一款紅米手機,內部代號是H1。

  但是在評審階段,H1的品質卻沒有達到預期。對於當時的小米而言,4000萬元不是一個小數目,雷軍花了一週的時間,跟團隊反覆對H1進行論證、評審,最終還是決定取消H1,再做一款H2。

  2013年7月31日,這款內部代號爲H2的產品,作爲第一代紅米手機正式發佈,售價799元,再次震驚行業。“我當時還在友商做高管,也大受震撼,因爲怎麼算都是虧很多錢的”。盧偉冰說。

  最終,紅米一代賣了4460萬臺。這款手機的發佈,也徹底終結了中國市場的山寨機,並加速了智能手機的普及。

  品質、旗艦與突破

  盧偉冰之前在公司內部開玩笑說,“這4000萬元的水漂打得真好,如果紅米不成,估計也沒有我後來什麼事了”。事實也如此,2019年初,盧偉冰正式加入小米,其最初擔任的職務就是Redmi品牌總經理。

  Redmi十年,盧偉冰作爲旁觀者見證了前五年,在後五年,他則是Redmi的參與者以及決策者。盧偉冰講的剩下三個故事,分別對應着Redmi的幾代關鍵產品,同時也對應着盧偉冰在Redmi扮演的不同角色。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小金剛”——Redmi Note 7的。盧偉冰說,小金剛的誕生,全面拉昇了入門機的品質基線,也開啓了Redmi的品質革命。至今,Redmi Note系列手機的全球銷量也突破了3.55億臺。

  值得一提的是,Redmi Note 7的發佈會,也是盧偉冰在小米的首秀,當天,他正式發佈了《Redmi品牌獨立宣言》,提出Redmi的使命和責任,就是追求高品質和極致性價比。

  第三個故事講的是Redmi K20,盧偉冰在這裏扮演的是決策者。Redmi K20是一款採用了自動升降攝像頭的全面屏手機,盧偉冰說,自動升降式結構,雖然有很強的科技感,但技術風險很大,成本也很高。

  當時,要不要採用這個方案,內部糾結很久,但最終,他決定即便冒很大風險,也要做出一款最極致的全面屏手機。最終,K20系列取得了成功,這也開啓了Redmi的旗艦之路。

  最後一個故事中,盧偉冰變成了推動者。2020年,市場上的柔性OLED全部依賴進口,並且基本都是FHD分辨率,2K屏幕用的非常少。盧偉冰當時就想,能否研發一款超越國外屏廠的屏幕。

  後來,Redmi找到TCL華星,盧偉冰跟對方高管說,“要做出世界上最好的屏幕,一定要攻克2K屏這個技術制高點,小米會進行支持和賦能,我們一起來承擔風險。”

  就這樣,雙方的屏幕專家團隊組成了一個攻關小組,吃住都在工廠。在熬了700多天,費了1萬多塊測試屏後,該小組終於攻克了2K屏技術,產品良率也從1%開始爬坡,最終達到近90%。在2022年發佈的Redmi K60上,也搭載了這款2K中國屏。

  與國產供應鏈彼此成就

  盧偉冰表示,過去十年,是Redmi不斷成長的十年,也是Redmi全面進化的十年。上述四個故事,見證了Redmi品牌的不同成長階段,而Redmi成長背後,則是與國產供應鏈合作伙伴的相輔相成、彼此成就。

  目前,包括瑞聲科技、舜宇光學、天馬微電子、上海韋爾半導體、比亞迪電子、TCL華星、欣旺達能源等在內,跟小米合作的國產供應鏈合作伙伴約有300家。

  有手機產業供應鏈人士向記者表示,十幾年前,國內半導體、面板市場以及鋰電池等基本上都是國外品牌的天下,對國產供應鏈廠商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缺乏大規模對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進行充分驗證的機會。

  在舜宇集團總裁孫泱看來,十年前,Redmi的橫空出世,讓市場看到國產手機做爆品的可能,Redmi也推動供應鏈端向優質產品轉型,這是一個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

  瑞聲科技執行副總裁潘開泰則提出,過去瑞聲科技最大的困難是缺乏充足的訂單保障,而Redmi讓供應鏈企業能更好地生存,也爲下一階段的突破積蓄力量。

  除了提供訂單外,與國產供應鏈進行聯合研發,共同攻堅關鍵技術,也是Redmi以及小米集團賦能國產供應鏈的方式之一。據比亞迪電子首席運營官江向榮介紹,2021年,比亞迪電子與小米成立了聯合實驗室,每年有80-100個研究項目,其中有50%能轉化到量產當中。

  如果要回答Redmi給行業帶來了什麼,那應該是信心。有了充足的訂單,纔有了活下去的信心,有了共同兜底的夥伴,纔有了向上突破的信心。如今,站在新十年的起點,Redmi也有了更宏大的目標。日前,Redmi與產業鏈核心合作伙伴共同啓動了“2萬億新宏圖計劃”——在未來十年,面向全球市場,Redmi計劃帶動國產供應鏈,實現2萬億的綜合產值。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白楊)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