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來,工行上海外灘支行堅持“一手抓經濟效益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方針,從未間斷過對社會老人的關愛,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呈現出新氣象,在行內形成了一種博愛、和諧、奉獻、責任的企業文化。
據瞭解,2001年初,工行上海外灘支行工作人員在業務辦理過程中認識了浦東民辦“美馨敬老院”的曾院長,她愛心奉獻社會的事蹟感動了在場人員。瞭解了具體情況之後,該行決定組織部分員工,上門慰問老人,與敬老院的管理人員一同探討敬老院今後的發展。不久,該行在美馨敬老院設立了“青年愛心教育基地”,由黨支部組織青年以上門服務的形式開展一系列的業務推介和敬老、愛老活動。這一活動得到社會福利部門和美馨敬老院的讚賞和支持。從此,外灘支行的員工便在美馨敬老院紮下了根,成爲了老人日夜盼望的“親人”。
----七年間,工行上海外灘支行心繫敬老院的老人們,每年都爲美馨敬老院捐贈款項和物品,每逢元宵、重陽佳節,支行黨政工團領導帶着員工上門慰問敬老院的老人,向他們致以最真摯的祝福和慰問,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爲敬老院送去關愛和溫馨。
----七年間,工行上海外灘支行的青年員工與美馨敬老院的社工一起組織了多次聯誼活動,大家與老人們搭檔玩起了遊戲,手拉手跳起了舞蹈,老人們一個個開心得彷彿年輕了幾十歲。
----七年間,工行上海外灘支行青年員工教會了老人們使用電腦等電子設備,而老人則教會了支行員工“扯鈴”的玩法以及爲人處世的道理。
----七年間,一曲《常回家看看》唱出了老人的心聲,也拉近了青年員工和老人們的距離。
一眨眼,七年過去了。七年間,工行上海外灘支行的領導班子更替了,可“美馨敬老院”作爲外灘支行員工的“愛心教育基地”卻始終沒有變,定期組織員工去敬老院開展獻愛心活動,以愛心教育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以精神文明建設帶動員工的思想建設,從而培養了員工的團隊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使支行的精神文明建設和對社會的關愛活動不斷地得以傳承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