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理財

您所在的位置:
互聯網寒冬來臨,裁員滾滾而去?
 

  俗話說得好:“互聯網行業沒有裁員,只有優化和調整。”

  從知乎、錘子、美團到京東、騰訊、阿里,據統計,過去的半年裏,至少有11家企業相繼被傳裁員消息。裁員花樣層出不窮:

  1.30歲以上簡歷基本不看
  阿里也縮減了社招的規模。阿里HR表示:30歲以上應聘者的簡歷基本不看,除非特別優秀,對於27-29歲之間的求職者,只能把握機會。

  2.三分鐘裁員
  根據脈脈傳出的美團裁員消息,大量應屆生被裁,整個流程耗時三分鐘。跳過直接上級,上上上級領導直接打電話,叫去簽字畫押,根本沒有反應的機會,上級和上上級都不知道,免交接免閒扯,3分鐘結束美團職業生涯。
  美團迴應稱,網傳大規模裁員爲不實消息,此次是正常的業務調整,受影響員工不到員工總數的0.5%。目前,美團在職應屆生近兩千名,調整比例亦在正常範圍。

  3.裁員KPI
  由於預算被砍,組內架構有變,接下來沒有H招聘指標和工作給到員工,不少企業就會爲了KPI裁掉入職不久的新員工。比如騰訊架構調整後,多達萬人的老部門人員分流後,總有幾個不適崗的需要離開。騰訊對外表示不會裁員,但調整非常動盪,上到指揮下到兵。
  業務結構調整、末位淘汰、崗位輪換,這些都是互聯網企業進行減員的常用理由。這樣做的好處是雙方面的,公司可以儘量少擔負裁員成本,儘量少引發外界的質疑和不信任;而被迫離開的人也有面子,便於找到下家。

  4.擴編放緩
  互聯網泡沫和行業的快速迭代,一家年初融資數億的明星創業公司,可能到年底就陷入困境甚至死掉,比如ofo。創業失敗,大家見怪不怪,減員更是如此。
  截至2018年12月,騰訊、阿里、網易等公司員工總數,一直逐年增加,只是增速下滑。不論是巨頭或創業型公司,一旦高速擴張,節奏放緩是應有之義,樂視這樣業務重挫的公司,縮編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5.薪酬福利下降
  互聯網人的薪資福利可能也會受到影響。比如,流年不利的滴滴傳出所有人年終獎減半,高管取消年終獎的傳聞。根據近一年各網絡渠道發佈的公開薪酬,滴滴平均月薪爲27540元。

  6.小結
  中國互聯網高歌猛進20年,也該進入一個調整期和洗牌期了。有的公司員工動輒上萬,而公司長期處於無法盈利的狀態,過度依賴資本,一旦融資無以爲繼,減員或許是降低成本、優化架構、良性發展的必要措施。任何行業都有起起伏伏、悲悲喜喜,習慣了被捧成風口上“飛豬”的互聯網人,接下來可能要調整心態、像野豬那樣努力“荒野求生”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許昭)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