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最近兩星期,上證重回2800點,但是也掩蓋不了A股仍處於漫漫熊途的事實,然而不要以爲熊市來了,A股就一片蕭條,不成熟市場總有那麼一些無厘頭的現象發生。
這一次也不例外,8月以來,上證指數搖搖欲墜,深指、創業板指連創新低的過程中,但一隻股票卻無視利空連續反彈,接近翻倍,成爲市場上短期的焦點。你大概知道我在說誰,沒錯,它就是樂視網,縱使欠債累累,縱使行至退市邊緣,也無阻一個又一個地投資者往裏衝。查了一組關於樂視網有趣的數據:跌停板開板之前的股東數爲18.6萬戶,6月開板後,最新一期披露股東數爲30.31萬戶,足足多出63%。另外,股價上漲的過程中,成交額一直居於前列,參與資金極多,流動性極充裕,這與港股小盤股因爲流動性差,交易者過少導致的暴漲截然不同。直至近日,樂視網成交額依然可以排在A股很前位置,以9月28日爲例,百億市值的樂視網成交額達14億人民幣,比港股過萬億市值的匯豐控股還要多,可見真正缺錢是港股,而不是大A股。
雖然,這兩年A股炒垃圾股風氣在消減,但短時間內,要向成熟市場靠攏還是不太可能,主要原因是A股的生態被自身的制度歪曲了。爲什麼A股會形成這樣的生態呢?
一、T+1與漲跌停導致散戶比例高
首先必須要解釋一下,爲什麼A股特有的T+1和漲跌停製度,塑造了A股的參與者結構,使得散戶比例高企。雖然這兩個制度時常被A股的散戶吐槽,但實際上正是這兩個制度保護了A股的散戶。
散戶與專業投資者的區別在於信息和工具的差異,A股的散戶大多是在閒暇時間用手機下單交易,對盤面、資金面,公司基本面瞭解非常淺薄,消息也是滯後的。而專業投資者團隊有多個屏幕盯盤,有交易員、分析師,掌握最新信息,這種情況下,兩者短線博弈,散戶基本沒有勝算。
但由於T+1和漲跌停的存在,散戶一天的虧損額就有限了。而專業投資者也做不到即日高沽低買,這種情況很大程度削弱了專業投資的設備優勢,技巧難以發揮。這使得在A股,股民只要不作死,不上槓杆,很難像港股這樣一天就把錢虧完。
A股90年代也試過T+0,不設漲跌停限制,結果呢?大盤曾經試過32個交易日暴漲200%,投機嚴重,無數人暴富又破產,最後看到這噁心的結果,證監會不得不採用了T+1制度,隨後又設置了漲跌停板。1992年5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在取消漲跌幅限制後實行了T+0交易規則。1993年11月,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取消T+1,實施T+0。1995年,基於防範股市風險的考慮,滬深兩市的A股和基金交易又由T+0迴轉交易方式改回了T+1交收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美股和港股都是T+0並且不設漲跌限制的,這些市場一開始也是投機嚴重,但最後優勝劣汰,散戶基本都傾家蕩產,消滅殆盡,有實力的機構參與佔比逐漸提高。直至今日,美股90%的交易都是專業投資者,港股是70%,相反A股只有50%。
韭菜不能被教育,只能被消滅。但偏偏T+1和漲跌停板制度卻形成了他們重生的土壤,導致了我國散戶比例一直高企,這也決定了我國的主要炒作風格。
另外一個原因是:A股低得令人髮指的參與門檻,只需要100塊,就能開戶並買到一手股票(如股價不足1元的中弘股份),相比港股、美股,這個數字低得令人髮指。
港股美股動輒幾十塊港幣美金的交易費,上萬的入金要求就會限制一大批散戶。因此A股散戶衆多,春風吹又生。
二、A股的遊資生態
A股的T+1和漲跌停板制度初衷是爲了抑制投機,保護投資者,但是對於擅於鑽空子的投機者來說,山人自有妙計。一大批專業投機者利用漲停板制度,信息不對稱,製造了追漲停板這樣的投機玩法。
散戶是以股價爲錨的動物,只要看到漲停,就會認爲這個公司是有利好,上漲空間遠大於10%。事實上,很多股票只是短期內大資金買入拉昇了股價,但隨着漲得越多,散戶就越相信這個利好的假象,往往就會買入,結果肯定就是當了接盤俠。
三支陽燭改變信仰,哪怕很多金融知識完備,正規科班出身的機構投資者,有時候都受不了這種天天漲停的誘惑。
而且,這種玩法更造就出很多傳奇投資者,包括徐翔,包括很多拿着幾萬實現暴富的散戶傳奇,最著名的是“8年一萬倍”。這些“大佬”們還不吝傳授自己的“心法”,於是散戶們前赴後繼,紛紛學了起來。
殊不知投機本身是零和博弈,別人賺的就是自己虧的,四個人打麻雀,不可能所有人都是賺錢的。而且越多人用,這個方法就越無效,這些“大佬”的方法裏面都隱去了一句核心:“凡是按照這種方法賺錢,你的賺錢順序必定在我之後。”
也就是說,這玩法的核心競爭力其實是信息加資金優勢,在這兩點上,散戶永遠都是給這些大佬擡轎,長賭必輸。
對於這些遊資們來說,水往低處流,拉昇漲停必須拉昇最好拉昇的股票,他們一般都會遵循以下原則:
1.要達到操控拉昇的目的,第一種方法是吸收籌碼,當掌握的籌碼越多,控制力越強,對股價拉昇就越有把握,自己地降低了股票的流動性。
2.第二種方法就是自己不降低流通性,直接通過流通性的缺陷來拉動上漲,當一個股票交易量寥寥時,只要一點錢就能達到漲停。很多超跌反彈,就是這個原因。這也是所有短信薦股拉昇的基礎套路。
3.要塑造上漲空間極大的假象,故事要越動聽纔好,纔會更多人人跟風。很多炒上天的次新股,往往都是高新行業的好故事股,這也是炒題材的根源。或者是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找這些看上去差到極點的股票,開門見山地說:賭場開業,願者進門。
4.建倉階段自己能進越多資金越好,拉昇過程用越少錢越好。多數遊資資金都不是特別大,基本還是流通市值小,裏面越沒有其他投機者介入的股票越好。次新股開板后里面沒有潛伏的投機者,因此很受青睞。
5.散戶可操作的錢少,所以低價股更好。
把這幾點說透了,也就好好理解了爲什麼總是垃圾股漲得多了。而這次樂視網成爲了一個靶子,股價便宜,該賣的人也已經賣了,流通市值也不大,知名度還高,雖然大家都知道樂視網的價值可能在1塊以下,但是在下跌過程中先吸收一把籌碼,再借題材賭一把,不是也挺好嗎?於是,遊資在樂視網剛打開跌停不久,5塊左右試了兩把,效果都一般,可能還虧了。直到跌到2塊左右,可以更好地操控了,才完成了幾天翻倍的炒作。除了樂視網,最近同樣股價從低位翻倍的寶德股份、德新交運都是如此,基本面惡化導致大幅下跌,籌碼面上,已進入容易操控的超跌階段,加上自身流通股小,而且剛好最近有了一定的故事性。在沒有其他更好的股票可以講故事的時候,它們成了資金的偏愛。在往後的日子裏,即使行情再差,大概總有這麼一些股票會帶來讓人懷疑人生的上漲。在2015年底是特力A,2016年底是四川雙馬,今年呢?暫時還不可知。
總之,A股市場中散戶衆多,總有投機賭博的需求,行情不好,基本因素良好的股票都不漲了,遊資就索性臉都不要了,直接開賭。而隨着大盤繼續走熊,這種投機或許會更加猖狂,出現更多短期上漲幾倍的“妖股”,造就又一批投機暴富。不過還是奉勸一句,多看少動,很多旁觀者只看到了漲停的樂視網這些公司,卻忽略沒有漲停的失敗者,帶有嚴重的倖存者偏差。投機稍有不慎就會把賺的還回去,年初的海南股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許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