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理財

您所在的位置:
年輕人如何克服“衝動消費”,養成“積少成多”存錢和理財習慣?
 

  相關推薦:從“周天王”概念股思考明星的商業佈局
       劇本殺:網紅生意火爆背後的投資思考

 

  改革開放後我國經濟突飛猛進的增長,人們的經濟條件得到提升,與此同時 “消費理念”也逐步發生變化。以前 “不需要的東西是不會買”,現在 “只要喜歡,不管有沒有用,都會買”。當前網購時代極大的提升了購物的方便性。讓年輕人足不出戶也可以“買買買”,前者 “網購會掏空年輕人最後的一點積蓄”,後者 “網貨則會讓你最差不會是零,而是負數”。

  據央行統計全國90後有1.715億人,這接近2億的年輕人留給國家的不是多大的貢獻,而是一堆天文數字,全國90後1.715億人累積負債22萬億。負債22萬億是個什麼概念呢?這需要全盛時期的“馬雲+王健林+馬化騰”資產規模的總和再乘以56倍才能償還清。

  一些90後年輕人表示 : “你們別指望我存錢,我努力做到不負債就燒高香了”。愛慕虛榮是人之常情,當下“攀比性消費”成爲年輕人入不敷出的痛點,以嚴重超出自己的收入水平爲代價,來購買自己不實用但能滿足虛榮心的商品。除此之外 “一二線城市社會消費水平普遍較高” 、 “衝動消費、盲目消費” 、“缺乏科學理財觀念”也是年輕人“入不敷出”的痛點。

  那麼,如何克服“衝動消費”和“非理性負債”,養成存錢和理財的好習慣呢?以下五點僅供參考。

  1、有效合理消費

  不要爲了省錢壓抑自己省吃儉用,要保證正常、有計劃的消費。

  (1)耐用品、常用工具、電器等要長期使用的東西,寧可買質量和品牌好的,這種東西圖省錢纔是浪費錢。

  (2)過節、促銷的日子關注一下各家電商,快消品可以趁做活動時一次多屯點。

  (3)少喝或戒斷飲料、咖啡等,自己泡茶或自制飲料;多自己做飯,少在外面就餐。

  (4)減少或不要跟風團購、買盲盒,不要嚐鮮購買不用的超市大促銷產品。

  2、懂得學會記賬

  記賬能看到自己每月的錢都花在了哪裏,分析必要支出和非必要支出,讓消費更合理科學。需要統計的有:一是每月固定收入;二是每月固定支出,如房租、水電等;三是每天的日常支出,如三餐、交通、購物及其他等;四是非日常支出,如外出旅行、聚餐等;五是房產、汽車等固定資產;六是現金、存款、支付寶、微信錢包等流動資產;七是股票、基金理財等投資資產;八是房貸、車貸等長期負債;九是信用卡、花唄欠款等短期負債。

  3、理性辦卡

  信用卡具有積分換禮,刷卡免息期等優點。信用卡消費屬於無感覺消費,在用卡購物時中很容易導致過度消費;並且信用卡還款不及時除了需要支付利息外,還會留下不良記錄,對今後貸款產生不利影響。作爲衝動消費的年輕人,還是謹慎辦卡爲宜。

  4、科學存錢

  (1)爲自己的夢想而列出的未來段時期內的儲蓄進程和目標,將想要實現的消費夢想列出清單,包括所需金額、開始時間、計劃完成時間;將每一筆省出來的錢,都記錄在清單右側,並同時將這筆錢轉入專門的賬戶裏;統計每一筆省出的資金,直到湊足所需金額,並記錄實際完成時間,與計劃完成時間作對比。此舉可以有效延遲滿足感,讓每個小夢想的實現都有看得見的爲之努力的痕跡,得到後會更加珍惜;也可以控制開支,爲了夢想,會更加懂得取捨。

  (2)按照等差的方式存錢,每週比上週多存一定數額的錢,比如第1周存10元,第2周20元,第3周30元……依此類推,第52周存520元。這樣一年下來,即使起始金額只有10元,到年底總額竟然也可以達到13780元。

  此舉適用月光族、剁手族等,通過這個方法可以節省不必要的開支,把零花錢攢起來,積少成多,讓原本隨手溜掉的錢日後派上更大的用場。

  5、科學理財

  如果將家庭理財比作“金字塔”,銀行存款和保險便是金字塔的“塔基”,股票、基金等金融投資產品,按照風險程度不同,分別位於“塔身”和“塔尖”。想要家庭財富的金字塔安全而穩健,就必須先將金字塔的“塔基”部分夯實,

  應該更傾向於兼具安全性與流動性的理財產品,尤其是銀行理財產品。理性分析,可以考慮選擇國有大行的定期存款、穩健型產品和理財類保險產品比較適合作爲中長期主要理財配置品種,短期配置選擇中長期收益較爲穩定、基金經理和基金排名較爲靠前的明星基金產品。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許昭)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