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薦:原神、哈利波特與英雄聯盟,遊戲企業加快全球化佈局 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啓動:爲“老有所養”展開“理有所財”的翅膀
近期劇本殺受到廣泛關注,一邊是輿論熱議,資本靠攏,另一邊卻是市場內卷,負面頻出。劇本殺行業流傳着一句話,2019年開店的賺錢,2020年發行的賺錢,2021年很難有錢,今年有大批量的劇本殺門店出現,各門店之間既要忙着搶劇本,又要抓緊爭用戶,導致市場還未成熟,就已深陷內卷之中。
“劇本殺”,一詞起源於西方宴會實況角色扮演“謀殺之謎”,是玩家到實景場館,體驗推理性質的項目。劇本殺的規則是,玩家先選擇人物,閱讀人物對應劇本,蒐集線索後找出活動裏隱藏的真兇。劇本殺不僅僅是一個遊戲,更是一個集知識屬性、心理博弈屬性、強社交屬性於一體的娛樂項目。
從全國的數據來看,劇本殺店2018年才1200家,2020年底總數超過3萬家,玩家總數940萬。這暴漲的速度比比特幣還瘋狂。有調查說,劇本殺的市場規模已超過百億。今年預計超200億…網上隨處可見的是,開劇本殺店年入百萬,把人心撩撥得很浮躁。據瞭解,舉幾個例子:
1.有一家小店,第一個月賠2萬,第二個月賠1萬。當時店主想着新開業,客戶還沒養出來,虧損很正常。結果,整個城市突然間有大量的劇本殺店開業。然後他就一直沒有盈利過。
2.有一家開得比較早的大店,裝修花了10萬,年租金30萬,每個月賣劇本花3萬,2017年,每月能賺10萬,2018年利潤開始下降,2019年下降幅度非常大,經過2020年後,每月虧4萬!店主已經打算關店撤退了。
3.有一家小店更奇葩,通常一場遊戲要6人以上才能玩,但經常都湊不夠6人,於是店主只能花錢僱傭托兒來參與。生意都完成這樣了,你說還能賺錢嗎?
劇本殺店主要考慮因素有:復購率、劇本、主持人、顧客、房租、宣傳、店面軟硬件、門檻等。
1.復購率低。劇本殺依賴劇本,但是每個劇本在玩了一次之後,就知道兇手是誰了,玩第二次就特別沒趣。它跟打麻將和撲克有本質的不同,麻將和撲克的遊戲規則不會變,比如你打麻將,1000年前是這個規則,1000年後還是這個規則。但大家還樂此不疲地去玩。
2.好劇本短缺。2020年,中國電影產量650部,2019年更是高達850部,請問,你記住幾部?中國一年電視劇有300部左右,超過1萬集,請問你能記住哪一部中的哪一集?票房排名前10的電影,佔總票房接近50%!這說明,好的作品是稀缺的。劇本殺來也一樣,好的劇本非常難得,大部分的劇本都是垃圾。劇本分爲盒裝(400-600元/本)、城限(2000元/本)、獨家(5000元/本)三類。開店很大一部分開支都在劇本…
3.主持人的質量參差不齊。如果導演的質量不行,電影的質量肯定不可能好。對於劇本殺來說,也一樣。遊戲的體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持人的推進和引導。主持人的控場能力參差不齊。有的人說話像背書,有的人說話像講故事;有的人跟木頭一樣,有的人肢體語言豐富。主持人的工作枯燥、耗時,主持人的穩定性也不高,很可能剛上手就辭職了。
4.顧客不穩定。比如:玩着玩着來了個重要電話,節奏被打亂;玩了一半走人了,剩下的人還怎麼玩;妹子太少,不玩了;湊不夠人數,沒法玩;湊夠了人數,但演技太差,口才太爛,玩不盡興。不可控因素很多,容易導致客戶體驗差,生意很難做得長久。
5.房租便宜的,位置不好;位置好的,房租貴。
6.線上低價引流很燒錢,如果籌資有限,可能燒到開店半年都不一定扛得住。
7.代入感強的店,需要花錢裝修、買道具和服裝;摳門的店主,客戶體驗就不好。
8.無門檻,內卷嚴重,競爭激烈。
綜上所述,其實劇本殺店本質上屬於網紅型生意之一,吃螃蟹的人幾乎賺到了這個行業80%以上的利潤,後面跟進的越多越不靠譜,套路沒研究明白可能就倒閉了。如果有想參與進去投資的朋友們,謹慎爲上,先走走看看研究觀察,有機會可以考慮在一個劇本殺店打工實地調研再決定不遲。客觀來講,生意無論大小都需要做好充分準備再選擇嘗試爲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許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