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薦:細品互聯網轉型,理性看待電子遊戲 K12教育龍頭持續暴跌,互聯網領頭羊也被拳拳到肉,是傷及無辜還是江河日下?
據瞭解,來自英國倫敦的12歲男孩本雅明·艾哈邁德今年7月上線了自己的NFT作品《怪異鯨魚》,整個系列在9小時內售完。艾哈邁德在一天內賺了80枚以太幣,加上二次轉售許可費,目前的收入已超過35萬美元。衆所周知,NFT 在2021年迎來了大爆發,隨着Beeple加密藝術作品上拍佳士得、NBA Top Shot廣泛出圈,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NFT,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購買自己的第一件NFT收藏品。
那麼NFT是什麼?NFT(Non-FungibleToken,非同質化數字權益證明),在區塊鏈技術支持下可作爲數字藝術品、活動門票等數字商品的鏈上權利憑證,一種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非同質化代幣”。與比特幣、以太幣等“同質化代幣”相比,NFT的最大特點在於其唯一性。如果把比特幣、以太幣比作每張等值的鈔票,那麼NFT就像是一件不可複製的藝術品原件,每一枚都因其綁定不同的“數字資產”而獨一無二。有了NFT,藝術收藏的邊界得以延展到數字世界,不再侷限於物理世界。由此,藝術收藏更加平民化,更多人能以有限的資金成爲數字藝術品收藏家,也不必爲實物藝術藏品的儲存和流通而煩惱。
今年上半年的NFT市場可以用“瘋狂”來形容。自2021年起,最大的NFT交易平臺OpenSea月度交易額飛速增長,並在2021年3月達到1.48億美元的歷史新高,雖然四月交易額下降近40%,但5月份NFT月度交易額迅速回暖幾乎與3月曆史峯值持平,到了6月更是創下了歷史新高。隨着無數盲盒類NFT項目涌現,NFT的交易量也飆升至21萬枚以上,NFT玩家們大量購買盲盒,希望能夠開出一個超級稀有的NFT。從成交價6900萬美元的Beeple數字作品《每日:最初的5000天》;到報價9050萬美元的一幅CryptoPunk“外星人”頭像……NFT屢屢刷新了普通大衆對於“價值”的認知。上半年,NFT銷售額達25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82倍;僅在剛剛過去的8月,NFT銷售額就達到創紀錄的近9億美元。NFT與強調所有權“排他性”的奢侈品行業之間,正在發生奇妙的碰撞。
奢侈品巨頭“不務正業”做的手遊,爲何有這麼大魅力?
國際奢侈品牌路易威登8月初發布自研免費劇情類手遊《Louis The Game》,上線一天時間內便取代《王者榮耀》登頂IOS免費遊戲榜首。具體玩法是:玩家可免費下載該款遊戲,以Vivienne的身份闖蕩遊戲中的六個虛擬世界,在世界中獲得各款LV配飾、包袋和玩偶,實物版在LV店內售價在1.5萬人民幣以上。遊戲中嵌入了30枚NFT,其中10枚出自著名數字藝術家Beeple之手,價值或高達2000萬美元,刺激着“夢想致富”的人們涌入這款遊戲。遊戲過程中,玩家有極小概率獲得黃金明信片,點擊即可進入NFT專屬抽獎頁面。自8月15日起,LV將連續30天每日抽取一個NFT。
嘗試引入虛擬資產的奢侈品牌不只有LV。英國傳統風格的奢侈品牌Burberry近期也與遊戲工作室Mythical Games展開合作,在後者Blankos Block Party遊戲中推出限量版 Burberry Blanko(一種名爲Sharky B的鯊魚)NFT系列,玩家可在遊戲內進行購買、升級和出售。今年4月,美國奢侈手錶品牌Jacob & Co在NFT平臺ArtGrails上,以1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了其全球限量一枚的SF24陀飛輪NFT;5月,意大利奢侈品牌Gucci的首個NFT藝術品“一部4分鐘長的時裝電影”,在佳士得拍出2.5萬美元;Gucci還與白俄羅斯時尚科技公司Wanna合作,推出了一款售價12美元的數字運動鞋,以觸達可能尚無法負擔實體產品的Z世代消費者;德國奢侈品牌RIMOWA則與設計工作室NUOVA合作,設計了4件NFT藝術品,並將之命名爲“元宇宙的藍圖”……“元宇宙”可以被理解爲我們生存的物理宇宙的虛擬版替代品。當人們能夠在虛擬空間進行足夠豐富的經濟和文化活動時,一種與世界交互的新方式也隨之產生,即元宇宙。而NFT等數字資產,或將成爲元宇宙原生資產的主要載體。奢侈品牌NFT看重的不僅是遊戲中的數字所有權,隨着人們對稀缺品更極端的追求,“奢侈品”的概念,既可以存在於實體產品,也可以存在於數字產品中。這讓奢侈品牌們近來不斷嘗試探索“虛擬時尚”的空間,品牌未來或許會進一步超越現有的數字化商品思路,將銷售虛擬服裝和NFT視爲新的收入來源。
總的來說,伴隨互聯網飛速發展而成長起來的Z世代(“00後”消費者),已成爲互聯網主流用戶羣體。他們是當代數字世界的原住民,對電子形態的價值抱有天然認同。在全球範圍內,使用NFT的交易已經在遊戲、藝術品、收藏品、虛擬資產、現實資產等方面有所應用,資產的稀缺性、高效的流通性共同鑄就了NFT的火熱。當下,各大巨頭紛紛入局NFT,是否是期望將NFT打造成Z世代的“私人藏品”呢?就國內當前來講,藝術品交易都有潛在投資風險,鄭重呼籲藝術品購買者謹慎投資,反對NFT相關概念的非理性炒作。看起來NFT的風口來了,在行情加溫的當下,其實觀望瞭解比參與可能更適合我們自己,未來等明明白白之後,再結合自身實際選擇接觸也不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許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