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理財

您所在的位置:
站在邊際時代開創新的起點
 

 當今的經濟生產現象是:第一件商品的成本要高一些,需要化大量的錢和實踐去設計和測試它。短期看,之後每件商品的生產成本都是相同;長期看,商品生產的邊際成本遞減。拿單個產品來看,軟件類要花很多錢去開發新程序,但之後售賣的每一份軟件幾乎都可以免費生產。全球經濟中無形資產這種不符合舊模式的部分在不斷變大。

  “供需直連的垂直經濟+網絡倍增的線上市場效應+邊際生產成本趨零”,帶來了新的網絡經濟運營模式拐點:物以多爲貴(接入網絡的設備越多,價值越大)。資源的高效利用與高效分配會使社會的運轉方式逐漸變化,轉化的速度受地理、環境、經濟、人文和科技等因素制約,但最終會完全以全新的經濟運行方式徹底改變目前“供需模式”。

  同時,新模式對於傳統GDP內容,乃至對於原有的體制、機制及法律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想要發展供需垂直經濟體,提升科技附加水平,就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等。下面例舉近期一些公開信息:

  一、8月14日,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在TED演講:人類將面臨的最大考驗並非失去工作,而是失去生活的意義。工業革命催生的工作倫理給我們很多人洗了腦,讓我們相信工作決定我們生活的意義。(作者解讀:工作好、工時久、更敬業及GDP高,人幸福感不一定更好)

  二、高盛分析師日前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我們公佈的全球領先經濟活動指數8月爲4.1,6月爲3.7,這表明全球經濟增長正出現初步改善,而這往往與美元走軟同時發生。(作者解讀:摩擦能產生力量)

  三、Spotify創始人兼CEO丹尼爾.埃克專訪時說:當一個公司的規模翻倍時,生產力就會減半;而一個城市的規模翻倍時,生產力就會翻倍。爲什麼?社會所有的這些規範,是推動人們有效合作的遺產,這會使事情更容易啓動和推進。

  (作者解讀:公司的科技和資本投入短期不變,要使規模翻倍,需要投入大量勞動成本,邊際人力資源投入下邊際產出遞減,人均生產量遞減;城市通過羣體合作帶來資本和技術疊加,使邊際產量衰減拐點推後,規模翻倍時的邊際產量依然大於人均產量,生產力處於持續提升階段)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高雲翔)

  注:本信息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r\n    未經許可,不得隨意轉載本文。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