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三季報加速披露 科技類公司業績持續向好
A股三季報披露呈現加速態勢。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19時,A股共有125家上市公司對外披露2025年三季報,93家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佔比爲74.4%。同時,截至目前,A股共有140家上市公司對外發布前三季度業績預告,117家預喜,預喜比例約爲83.57%。無論從三季報還是三季報業績預告來看,半導體、人工智能、消費電子、通信等科技類公司業績都持續向好。另外,截至目前,A股共有6家上市公司對外發布2025年三季度分紅方案。此外,10月20日晚,工業富聯對外披露2025年半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方案顯示,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3元(含稅)。
•人形機器人企業頻獲大單 工業場景進入技術驗證期
近期,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紛紛宣佈獲得製造業大單:智元機器人獲得龍旗科技數億元訂單;智平方與深圳慧智物聯達成合作,未來三年部署超過1000臺具身智能機器人進入生產基地;優必選與富士康雲智匯合作,推動機器人落地與交付。業內人士認爲,機器人進工廠可幫助完成高強度繁重工作,同時有助於獲得真實場景數據,推動技術迭代和產品優化,加快商業化進程。
•旺季來臨政策助力 風電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攀升
10月20日,2025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發佈的《風能北京宣言2.0》,以“年均新增裝機不低於1.2億千瓦”的明確目標,爲中國風電產業劃定了未來五年的高增長軌道。與此同時,海內外市場雙輪驅動與三季度項目開工旺季形成共振,行業景氣度正加速攀升。分析人士指出,在《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136號文)推動的市場化改革紅利下,風電行業憑藉其成本與發電曲線優勢搶佔裝機份額,三季報將進一步印證行業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成效,爲“十五五”開局奠定堅實基礎。
上海證券報
•1.75億人 9月證券服務類App月活用戶創年內新高
在A股市場持續活躍與新開戶數大幅增長的推動下,證券服務類App用戶規模延續增長態勢。易觀千帆最新數據顯示,9月證券服務類App月活躍用戶數攀升至1.75億人,同比提升9.73%,再度刷新年內月活紀錄。
•短期波動孕育佈局良機 外資看好A股業績與創新雙主線
進入四季度,A股多個前期強勢板塊經歷波動。站在當前時點,多家外資機構均認爲,市場的短期調整正催生由“業績兌現”與“科技創新”雙輪驅動的長期投資機遇。在其看來,中國產業政策的強力支持、外資的持續迴流及關鍵科技領域的突破,共同構成了A股市場中長期向上的核心邏輯。
•擴產能 推新品 寧德時代三季報盡顯“王者之氣”
10月20日晚,寧德時代披露2025年三季報。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41.86億元,同比增長12.9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5.49億元,同比增長41.21%。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830.72億元,同比增長9.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90.34億元,同比增長36.20%。寧德時代稱,期末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超3600億元,爲高強度研發投入與大規模的全球產能建設提供堅實基礎。基於對市場需求的前瞻性判斷,公司正率先推進產能擴建,以高效應對客戶激增的訂單。
證券時報
•壓減產能協同治理 水泥業打響“反內卷”攻堅戰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組織召開水泥行業穩增長工作座談會,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以及中國建材、海螺集團、金隅冀東、華潤建材等十餘家骨幹企業參會。會議緊扣《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落實要求,明確以產能結構優化破解供需矛盾,以行業協同治理推動高質量發展,爲水泥行業走出“內卷”困境劃定清晰路徑。目前,受需求下行影響,水泥企業普遍加大了錯峯停窯力度,整體產能利用率僅維持在50%左右。
•“小作文+語料污染”頻擾股價 警惕AI灰產流水作業操縱市場
近日,在一則“拿下特斯拉50億元訂單”的傳言影響下,三花智控股價波動明顯,公司緊急發佈市場傳言不實的澄清公告。還原這家公司股價波動全過程,“虛假信息炮製-社交媒體傳播-AI模型背書-觸發量化策略-市場情緒共振”的閉環鏈條浮出水面。三花智控並非孤例。今年以來,包括三六零、慈星股份等公司都曾被市場熱點概念傍身,一些虛假消息擾動上市公司股價,多數市場人士認爲“數字流水線”模式暗藏其間。尤其在這些案例的傳導環節,一方面,社交媒體和自媒體高頻出現,甚至實現跨國傳播;另一方面,AI技術加持放大了外溢效應,“語料污染”成爲攪擾股價的始作俑者。這是否已經演化爲新型“搶帽子”交易,其間是否暗藏某種股價操縱產業鏈,成爲市場關切。
•國內首款eSIM手機即將發售 多家公司早有佈局相關業務
近日,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宣佈,國行iPhone Air手機將於10月22日正式發售。iPhone Air是一款完全取消了實體SIM卡槽的手機,是國內首款採用eSIM卡(嵌入式SIM卡)的智能手機。A股市場上,除三大運營商外,還有多家公司已佈局eSIM業務多年。紫光國微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是國內首家實現eSIM全球商用的芯片商,已成功推出並量產多款符合GSMA及國內通信標準的eSIM產品,並專門針對“AI+5G+eSIM”融合應用新場景完成了技術佈局與產品儲備。東信和平自主研發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平臺和eSIM物聯網管理平臺系列產品成功獲得GSMA安全認證。美格智能有成熟的eSIM解決方案,並且在4G/5G芯片平臺上都有大規模量產。
證券日報
•AI玩具開啓產業“黃金時代”
在2025年消費市場中,AI玩具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重塑產業格局,不僅成爲了橫跨各年齡段的消費新熱點,也開啓了AI玩具產業發展“黃金時代”。契合兒童“教育+娛樂”雙重需求的產品,適配Z世代偏好的情感陪伴潮玩,服務老年羣體的記憶助手,AI玩具憑藉多模態交互、情感計算等技術,打破傳統玩具的場景邊界,爲這一“黃金時代”的開啓奠定了堅實的產品與技術基礎。AI玩具不僅能爲使用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新奇體驗,更爲玩具行業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根據諮詢公司IMARC的預測,到2033年,全球AI玩具市場規模有望從2024年的181億美元,上升至600億美元,2024年至2033年複合增長率約14%。這爲被視爲傳統行業的玩具產業,描繪出一片藍海。
•26只基金同日發行 被動指數型基金受青睞
10月20日,23家公募機構旗下26只基金產品同日啓動發行,其中被動指數型基金數量最多。在受訪人士看來,當前被動指數型基金“集中發行”的現象背後,也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公募機構對行業發展的判斷及其佈局邏輯。
•科大訊飛第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超200%
10月20日晚間,科大訊飛披露2025年三季度報告。第三季度,科大訊飛實現營業收入60.78億元,同比增長10.02%;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爲1.72億元,同比增長202.4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2624萬元,同比增長76.50%。今年以來,科大訊飛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戰略,在AI技術底座建設上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