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首批新型浮動費率基金交出亮眼成績單 後續產品將實現常態化註冊
今年6月陸續成立的首批新型浮動費率基金近期陸續開放申贖。短短數月時間,首批新型浮動費率基金已經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首批26只新型浮動費率基金中,23只成立以來實現了正收益,3只成立以來回報率超過40%。在業內人士看來,業績分化的背後是26只基金業績比較基準、建倉時機以及基金經理主動管理能力的不同。展望後市,嘉實成長共贏基金經理李濤表示,市場短期良性分歧帶來的整固,更利於行情的持續性。從中長期維度看,對整體市場保持樂觀,市場擁有豐富投資機遇,當下是佈局中國產業升級機會的時間窗口,短期波動下應減少博弈心態。
•近一年A股市場走強 科技股引領估值提升
9月23日,A股市場下探回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盤中均一度跌逾2%,收盤時創業板指上漲0.21%。截至9月23日收盤,近一年(2024年9月24日-2025年9月23日)A股市場持續上漲,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累計上漲39.03%、62.31%、103.50%,A股主要股指估值均有明顯提升。科技板塊表現強勢,通信、電子、綜合行業領漲,均漲逾100%。近一年超1400只股票漲幅超100%,上緯新材漲逾1700%。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市場處於震盪調整階段,後續市場短期博弈加劇,或將延續熱點輪動格局,但中期向好趨勢不改。
•多重利好疊加 德勤中國預計港股前三季度新股融資額登頂全球
三季度以來,香港新股市場延續活躍態勢,企業密集遞表推動香港新股市場融資規模持續攀升。9月23日,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發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內地和香港新股市場回顧與展望》報告,預計香港新股市場2025年前三季度融資額有望穩居全球第一,其同時還上調香港新股市場2025年全年新股融資規模,預計將達到2500億港元至2800億港元。在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相關人士看來,香港新股市場2025年前三季度融資額大幅增長離不開海外資金持續流入香港以及監管層對企業赴港上市的鼓勵;展望第四季度,香港新股市場有望繼續維持強勁發展勢頭,諸多資本市場改革舉措在推動更多企業赴港上市同時,也有望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與地位。
上海證券報
•2025上海百強企業榜單發佈:總營收再超10萬億元 新興產業引領增長新格局
9月23日,上海百強企業新聞發佈會在滬召開。在發佈會上,涵蓋製造業、服務業及新興產業等領域的八大百強榜單發佈,並同步推出了《2025上海百強企業發展報告》和《2025上海新興產業百強企業發展報告》。“榜單已成爲上海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反映出整體經濟的景氣度。”上海市企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祕書長趙廣君對記者表示,百強榜單持續擴容,從最初的三個主要榜單逐步增至八個,內容不斷豐富,企業排名也隨發展動態調整,今年多家大型企業排名較去年實現提升。
•雲棲大會今開幕 生態鏈上市公司搶灘佈局
2025雲棲大會將於9月24日至26日舉行,新模型、Agent(智能體)應用等AI軟件產品及服務器等基礎設施硬件或是看點。據悉,阿里雲將展示超大規模集羣、分佈式訓練、推理加速等能力,並首次展出單櫃支持144個計算節點的高密度AI服務器和新一代高性能網絡架構HPN8.0。此外,上百家企業的AI落地實踐、200多個Agent應用和300款AI終端產品也將參展。
•大額訂單不斷 卡位機器人賽道 汽車零部件業發展勢頭向好
8月以來,超過20家A股汽車零部件公司披露了來自國內外主流主機廠的重要“定點訂單”,行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也彰顯出中國供應鏈在全球汽車產業中的強勁競爭力。“定點訂單的增加,既是對零部件企業研發實力的認可,也是整車廠商對供應鏈穩定性的追求。”A股某汽車零部件企業高管向記者表示,以新能源汽車爲例,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率不斷提高,不僅降低了成本,也增強了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在穩住傳統業務“基本盤”的基礎上,憑藉在精密加工、電機電控、傳感器等領域的技術積澱,汽車零部件企業紛紛加碼人形機器人這一未來產業,力圖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搶佔制高點。
證券時報
•電力市場化改革涉深水區 電價下行重構行業格局
隨着電力市場化交易比重提高,國內電價下行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多家發電企業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網電價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降,對淨利潤率等指標產生了一定衝擊。業內人士認爲,電價下行主要是受到政策、供需、成本以及現貨市場等因素影響。
•社保險資持倉市值創新高 耐心資本成A股“壓艙石”
去年9月24日一攬子金融政策出臺以後,以國家隊、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爲代表的耐心資本持續加碼入市,持倉市值攀升至歷史高位。這不僅爲市場注入穩定增量資金,更通過長期投資邏輯平抑短期波動,成爲A股百萬億元市值生態背後的核心“壓艙石”。
•投資者需求“迭代” 券商財富管理多維破局尋增長
2024年“9·24”一攬子金融政策落地以來,A股市場回暖,日均成交額明顯增長,且已站穩2萬億元關口。多名受訪券商人士認爲,新一代投資者帶着更理性的配置思維入場,不再盲目追逐“龍頭股”或“明星基金經理”,更多借助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等工具參與市場。過去一年的市場繁榮對券商財富管理業務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在投資者需求升級迭代的變局中,找到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創造”的第二增長曲線,成爲券商財富管理業務的核心議題。
證券日報
•金價屢創新高 黃金礦企“含金量”受關注
近期,黃金價格屢創新高,再度成爲資本市場焦點。數據顯示,北京時間9月23日,COMEX黃金盤中一度漲超3824.6美元/盎司,倫敦金現(現貨黃金)也以3791.08美元/盎司的價格屢創歷史新高,SHFE黃金最高觸及856.30元/克。金飾方面,9月23日,周大福、周大生、老廟黃金、潮宏基等黃金珠寶品牌足金報價逼近1100元/克。以周生生爲例,金投網數據顯示,1月2日,周生生足金報價803元/克,9月23日,周生生足金報價1100元/克,以此計算,年內該品牌金價已上調297元/克,漲幅爲36.99%,與SHFE黃金價格年內漲幅基本持平。
•32家公募機構旗下46只權益產品今年以來淨值翻倍
今年以來,權益資產走強帶動相關基金表現整體向好。數據顯示,截至9月23日,年內淨值增長率可統計的7982只(僅統計主代碼,下同)權益類基金(股票型+混合型)中,有7709只基金實現淨值增長,佔比爲96.58%。而去年同期實現淨值增長的權益類基金佔比僅爲18.63%。截至9月23日,市場上年內淨值增長率超100%的權益類“翻倍基”數量達到46只。這些“翻倍基”屬於永贏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匯添富基金、長城基金、紅土創新基金等32家公募機構。
•下半年以來 主流人形機器人企業訂單量大增
近日,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具身智能大模型、智元創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元機器人”)通過人形機器人數據集CR認證……一系列動態似乎預示着人形機器人即將迎來規模化商用前夜。然而,人形機器人市場真實的訂單情況、量產進度與明年預期究竟如何?記者採訪了多家人形機器人相關企業獲悉,下半年以來,主流人形機器人企業訂單量呈現大幅增長態勢。中國機器人CR教育培訓標準委員會委員魏國紅對記者表示,人形機器人行業已進入“示範應用驅動”與“技術攻堅”並行的關鍵階段,但大規模商業化仍需跨越成本、供應鏈與場景落地的多重門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