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理財

您所在的位置:
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9月4日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外資加碼投資中國 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提速

看好中國資產,外資加碼投資。證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數量已達900家,今年以來新增40家。證監會表示,後續還將出臺更多優化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的改革舉措,有力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市場人士分析,從證監會近日召開的“十五五”資本市場規劃專家學者座談會透露的政策信號看,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有望加快推進。進一步提高跨境投融資便利性,進一步優化准入管理、投資運作等舉措值得期待,外資機構有望向中國市場投出更多“信任票”。

•國資央企競相佈局數據要素新賽道

記者獲悉,北京數據集團有望於近日正式掛牌,成爲全國數據集團建設浪潮的最新註腳。當前,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加速態勢明顯:中央企業已成立數字科技類公司近500家,全國已有超過100家數據集團陸續組建。業內人士認爲,隨着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建設提速、國有企業數據效能提升等政策加快落地,我國數據要素市場正從規模擴張向高質量躍遷,以數據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格局加速形成。

•發揮長錢長投優勢 險資系私募偏好大藍籌

又一家險資系證券私募正式亮相。平安資管旗下恆毅持盈(深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完成登記,首期基金規模達300億元。截至目前,險資系證券私募已達7家,試點金額合計2220億元。隨着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報的披露,這些“巨無霸”長線資金的配置路徑逐漸清晰——偏愛中國石油、中國神華、大秦鐵路等能源、基建龍頭,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標籤較爲鮮明。

上海證券報

•併購“增厚+協同”效應顯現 優質資產爲上市公司半年報“增光添彩”

併購重組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方式,是推動產業升級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數據顯示,自“併購六條”發佈以來,滬深兩市新增披露重大資產重組200餘單。隨着重組交易漸次落地,產業整合效益也在相關上市公司半年報中進一步顯現。記者關注到,一方面,上市公司通過收購優質資產實現業績改善;另一方面,併購重組加速推動上市公司自身轉型升級,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金價再創新高 黃金礦企業績有望繼續“閃亮”

北京時間9月3日,倫敦現貨黃金和COMEX(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盤中最高價均刷新紀錄,一度分別超過3561美元/盎司和3627美元/盎司,相較年初均上漲超30%。國內金價亦水漲船高,截至當日收盤,上海黃金交易所現貨黃金和滬金主力合約盤中最高價均超810元/克。專家認爲,近期金價波動主要受美聯儲降息預期、市場對美聯儲獨立性擔憂等因素影響,黃金價格短期或有震盪,但長期趨勢仍向好。縱覽A股黃金礦企發佈的2025年半年報,多家公司上半年營收利潤同比大幅增長,金價上漲爲重要驅動因素之一。展望下半年,多家黃金礦業上市公司透露了對強化生產管理、加大項目基建和技術改造投入等“內功”的重視,以期繼續“擦亮”業績。

•智能+多元+出海 家電產業走出增長“新曲線”

上半年,家電產業頂住多重壓力,以亮眼的增長數據彰顯發展韌性。據統計,101家A股家電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670.56億元,同比增長8.3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00.84億元,同比增長12.85%。這份優異的半年度“成績單”的背後,既有促消費政策對行業的助力,也有家電企業主動求變的努力——以智能化升級、多元化拓展、全球化佈局,跳出傳統制造的“舒適區”,描畫增長“新曲線”。

證券時報

•紙企調價迎旺季 業內看好下半年行業盈利提升

9月初,國內紙品行業迎來新一輪調價潮。進入行業傳統旺季,多家紙廠實施“漲價+停機”雙重策略,業內人士預計,紙價上漲態勢或將進一步延續。近期,玖龍紙業、山鷹國際、理文造紙、五洲特紙等大型紙廠發佈漲價函,宣佈在9月初上調部分產品價格。值得關注的是,自8月份至今,國內紙廠普遍進行了多輪漲價。生意社認爲,隨着“金九銀十”即將到來,下游市場備貨較爲積極,加之龍頭紙廠持續發佈漲價信息,帶動整體市場向上,後續市場應關注漲價落實情況,預計短期瓦楞紙價格保持上漲格局。

•鋼鐵市場階段性回暖 “金九銀十”供需預期改善

“金九銀十”伊始,經歷了階段性衝高的煤焦鋼產業鏈多個商品價格出現調整。不過,在行業“反內卷”共識下,市場對於今年基建施工旺季的預期依然向好。今年7月以來,鋼價自底部回暖,上游焦煤、焦炭價格更是顯著提漲,爲下游市場走強提供了成本支撐。據企業及分析人士介紹,在宏觀利好、需求恢復、供給收緊三重因素推動下,焦炭價格的支撐較強。當前鋼價仍處於年內中低水平,9月份現貨市場有望迎來趨勢性上漲行情,不過也需關注宏觀政策落地效果及需求兌現程度。

•77股二季度股東戶數下降超30%

股東戶數明顯下降,往往意味着籌碼趨向集中,這類個股通常備受市場關注。據統計,以半年報披露的股東戶數與一季度末相比,共有241股股東戶數降幅超過20%,其中77股降幅超過30%,非ST股中,天普股份、開發科技、浙江華業降幅在50%以上。從行業分佈上來看,股東戶數下降超20%的個股中,機械行業籌碼集中股數量最多,共有38只;基礎化工行業緊隨其後,共有19只;此外,電子、汽車、醫藥生物行業個股分別有16只。

證券日報

•固態電池生產設備企業上半年訂單激增

近期,固態電池生產設備企業訂單激增引發資本市場廣泛關注。據深圳市高工鋰電有限公司不完全統計,2025年上半年,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贏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頭部設備企業披露的新籤及在手訂單總額已超過300億元,同比漲幅高達70%至80%。財通證券研報認爲,2025年以來,固態電池技術持續獲得突破,多家車企計劃於2027年左右開始搭載全固態電池,行業產業化進程加快。隨着中試線的陸續落地以及鋰電擴產週期的重啓,設備企業基本面有望持續改善,繼續看好產業週期與技術進步共振。

•外資公募機構隱形重倉股曝光 聚焦科技與高端製造

隨着公募基金2025年半年報披露完畢,公募基金持倉第11位至第20位的個股名單也隨之浮出水面。與季報只披露前十大重倉股不同,公募基金在中報及年報中會披露全部持股情況,這些被基金持有數量較多,但未進入前十大持倉的公司股票,被業內視爲基金隱形重倉股。記者梳理髮現,外資公募機構持有的隱形重倉股多集中於科技、高端製造及高股息領域,折射出其對中國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下結構性機會的長期看好。

•中國家電軍團將強勢亮相IFA2025

9月份,全球消費電子行業的聚光燈再次投向柏林。9月5日至9日,一年一度的IFA2025(2025年德國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展覽會)將正式舉行。作爲行業技術演進與市場風向的關鍵節點,本屆展會將迎來更激烈的“AI競技賽”。海爾、美的、長虹、TCL、海信、格力等中國家電品牌將以最新AI技術與場景化產品高調亮相,集中展現中國智造的技術領先性,並以紮實的海外市場業績印證“智造出海”戰略的深化。

•吞吐量走高 港口景氣度持續提升

近日,港口集團相繼公佈2025年上半年或前8個月的核心經營數據,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不斷創新高,綠色智慧轉型升級加速,港口經濟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今年以來,港口景氣度提升是外貿回暖與航運復甦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此過程中,港口的吞吐效率也在不斷提升。航運景氣度的提升爲港口帶來了直接的貨源與利潤,在外貿結構優化、政策持續發力的背景下,這一趨勢有望延續至全年甚至更長週期。”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新華財經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