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理財

您所在的位置:
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7月22日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LPR“按兵不動” 後續仍有下行空間

  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爲3.0%,5年期以上爲3.5%,均與上期持平。業內專家表示,本月LPR維持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在大力提振內需等因素下,後續LPR仍有下行空間。

  ·6月企業與居民存款現活期化苗頭 央行料持續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傳導機制

  最新發布的金融數據中,6月企業與居民存款出現活期化的積極變化。與此同時,金融管理部門近期多次提及“把握好支持實體經濟與保持銀行體系自身健康性的關係”。業內人士認爲,降低負債成本有助於提高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可持續性,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創造有利條件。

  ·二季度斥資超2000億元 中央匯金大手筆增持寬基ETF

  今年二季度,中央匯金充分發揮類“平準基金”作用。據不完全統計,滬深300ETF、上證50ETF、中證500ETF、中證1000ETF等10只龍頭產品均被其大舉增持,按照區間成交價格估算,二季度中央匯金增持超2000億元。4月7日至4月8日,上述10只龍頭寬基ETF合計淨流入超1400億元。中央匯金在4月8日明確表示,作爲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着類“平準基金”作用,未來會繼續發揮好資本市場“穩定器”作用,有效平抑市場異常波動,該出手時會果斷出手。

  上海證券報

  ·中央匯金穩市資金浮出水面 二季度2000億元增持10只寬基ETF

  在今年4月初的股市震盪中,中央匯金表示增持了ETF,並首次明確其類“平準基金”定位,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報顯示,中央匯金二季度耗資高達2000億元,買入10只寬基ETF,成爲穩定市場的中流砥柱。隨着基金二季報披露完畢,中央匯金增持ETF情況浮出水面。總的來看,二季度,中央匯金增持ETF呈現兩大特點:一是增持範圍廣,包括滬深300ETF、上證50ETF、中證500ETF、中證1000ETF,持倉較爲多元化;二是增持力度大,多隻ETF增持金額超過百億元。

  ·規模與持有人雙向奔赴 公募規模創34萬億元新高

  賺錢效應擴大之下,公募基金規模二季度末突破34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股債類基金規模均實現增長。業內人士認爲,公募行業管理規模的增長意味着投資者對基金信任度提升,但規模越大責任也越大。公募行業的核心是投資者利益至上,未來行業要重塑生態與價值鏈條,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與持有人雙向奔赴。

  ·雅下水電概念掀漲停潮 機構研判配套工程領域機遇

  7月21日,在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的提振下,A股工程設備、特高壓、水泥等相關板塊集體異動。截至收盤,同花順編制的雅下水電概念指數大漲12.52%,板塊內12只概念股全部漲停,基康技術、五新隧裝收穫30%幅度漲停,中國電建、西藏天路、高爭民爆、華新水泥等百億元市值公司同樣漲停。7月19日至今,已有多家券商發佈專題研報,探討雅下水電工程配套領域的投資機會。記者梳理髮現,水電設備、水電工程、特高壓是多數機構看好的重點方向。此外,在當地有產能佈局的水泥、民爆等企業也有望受益於需求增長。

  證券時報

  ·公募十大重倉股出爐 小米和新易盛“晉級”

  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主動權益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爲騰訊控股、寧德時代、貴州茅臺、美的集團、紫金礦業、小米集團、立訊精密、阿里巴巴、新易盛、中芯國際(HK)。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騰訊控股的總市值約爲592億元,重倉持有的基金產品數量爲1039只。同期,公募基金持有寧德時代的總市值爲521億元,合計有1150只基金重倉該股。這也是公募前十大重倉股中,僅有的兩隻重倉基金數量超千隻的股票。

  ·科創板開市這六年:深耕“硬科技”培育沃土 澆灌7萬億創新生態

  六年前的7月22日,隨着上交所交易大廳一聲鑼響,科創板正式開市交易,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這一資本市場重要改革任務正式落地。六年來,科創板始終堅守“硬科技”定位,充分發揮改革“試驗田”功能,在探索中蹚出了一條從無到有、由小及強的跨越式發展之路。截至7月21日,科創板上市公司達589家,總市值超7萬億元,澆灌滋養着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的一批批硬科技新苗茁壯成長。

  ·近1800只基金南下搶籌 掃貨銀行和創新藥

  今年以來,港股強勢反攻,公募基金南下搶籌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報顯示,全市場有近1800只基金在二季度提高了港股倉位,部分基金的增持幅度超過50個百分點,以創新藥爲代表的高成長方向,和以銀行股爲代表的高股息方向,成爲基金加倉港股的兩大“心頭好”。

  證券日報

  ·供需兩端支撐 鉑金價格年內漲超五成

  今年以來,被稱爲“黃金平替”的鉑金,價格漲幅顯著。7月21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鉑金現貨(Pt9995)最新報價爲342.02元/克,較2024年末的223.77元/克上漲52.84%。數字經濟學者、廣州壹通數字技術公司首席公關官羅富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鉑金價格在歷經多年低迷後今年大幅上漲,主因是供應收縮。過去幾年上游礦山整體資本開支減少,今年全球礦產鉑金預計同比減產。長遠來看,需求端,鉑金作爲氫燃料電池的催化劑材料之一,氫能產業發展有望拉動鉑金需求,具體需觀察產業落地進程。”

  ·人形機器人企業頻攬大單 加速“解鎖”多元應用場景

  人形機器人企業進入收穫期。繼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與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攬獲1.2億元大單後,近日,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標9051.15萬元機器人設備採購項目,這是目前公開信息中業內單筆中標金額最大的採購訂單。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所長盧瀚宸向記者表示,汽車行業市場規模大、自動化認知程度高、付費能力強,且總裝等環節對柔性作業需求迫切,成爲人形機器人優先落地場景。未來3年至5年,隨着人形機器人成本下降、調試效率提升,其在汽車、重工等領域滲透率將繼續突破,有望釋放規模化價值。

  ·行業景氣度提升 風電零部件上市公司業績回暖

  截至7月21日晚間,已有12家風電產業鏈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涵蓋風電整機廠商、鑄鍛件、塔筒管樁等風電零部件企業及下游風力發電企業。整體來看,12家企業中,有7家預喜(5家預增、1家扭虧、1家續盈)。其中除了天津中綠電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及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外,其餘5家均爲風電零部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風電行業表現強勁,景氣度明顯回升,多家零部件企業業績預增。”珠海黑崎資本投資管理合夥企業首席戰略官陳興文對記者表示,“這一回暖趨勢主要得益於政策持續支持、能源結構轉型加速、風光大基地項目推進以及風電成本優勢凸顯。與此同時,海外及海上風電市場爲上市公司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新華財經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