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央國企強化市值管理加速估值重塑
近期,國家電網、中國華能、中船集團等多家央企密集召開控股上市公司集體業績說明會,積極宣介公司價值。多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及《估值提升計劃》向市場釋放正面信號。同時,上海、福建、吉林等地近期相繼出臺政策,引導轄區內企業加強市值管理。業內人士認爲,央國企市值管理已從政策倡導轉向實質性落地,預計下半年央國企市值管理將繼續加速推進,尤其是破淨央企上市公司料加快制定和實施市值管理舉措,資本市場正迎來央國企價值重估新機遇。
•重組新規落地首例:海光信息擬吸收合併中科曙光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修訂發佈後,首單上市公司之間吸收合併交易出爐。5月25日晚間,科創板上市公司海光信息、滬市主板上市公司中科曙光雙雙發佈公告,二者正在籌劃由海光信息通過向中科曙光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中科曙光,併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兩家公司A股股票將於5月26日起開始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最新一批浮動費率基金髮行定檔 非對稱性雙向激勵成爲亮點
5月23日,《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發佈以來的首批26只浮動費率基金獲得證監會批文,距離5月16日上報僅有一週。5月24日,多家基金公司發佈公告稱,旗下浮動費率基金將於5月27日開啓發行,普遍於6月中下旬結束認購。從管理費收取形式來看,當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達到一年後贖回,若期間年化收益率跑輸業績比較基準3個百分點及以上,僅收取0.60%年費率;若跑贏業績比較基準6個百分點及以上且收益爲正,則適用1.50%年費率;其他情形則適用1.20%年費率。這一收費形式在雙向激勵的程度上存在明顯的不對稱性,要求基金管理人以“投資者利益優先”。目前,公募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費年費率普遍爲1.2%,如果浮動費率基金明顯跑輸業績比較基準,管理費將直接“減半”,體現出基金公司與投資者深度綁定的決心。業內人士認爲,未來,主動權益基金採取浮動費率模式或常態化。
上海證券報
•深化國家級經開區改革創新16條發佈 支持國家級經開區開發建設主體上市融資
商務部會同有關方面制定的《深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 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日前發佈,以16條舉措從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深化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進一步推動國家級經開區高質量發展。在產業方面,《工作方案》支持國家級經開區創建未來產業孵化器和先導區,加強未來產業計量體系和能力建設,超前佈局未來產業。支持國家級經開區引進、培育具備行業引領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系統化、圖譜化、標準化推動製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數據產業。《工作方案》提到,加強財政金融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經開區開發建設主體通過上市融資等方式拓展融資渠道。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對創新的實際貢獻,精準加大融資支持力度。
•真金白銀加碼公募行業 外資機構發力中國市場
海外長線資金正以真金白銀爲中國資產投下“信任票”。從大手筆入股頭部公募,到頻頻增加旗下基金公司註冊資本金,今年以來,外資巨頭頻頻出手,加大對中國公募行業的佈局力度。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提高,公募行業高水平對外開放正加速推進。今年以來,摩根基金上報了摩根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ETF、摩根滬深300自由現金流ETF、摩根中證A500增強策略ETF等多隻基金。值得一提的是,4月30日,摩根基金宣佈,將運用固有資金不低於5400萬元投資旗下新發權益類公募基金。類似的還有,富達基金上報了富達創新驅動混合基金、富達港股通精選混合基金等。
•人形機器人加速“以賽促產” 推動實現“破圈效應”
5月25日,宇樹科技以合作方身份參賽的CMG世界機器人大賽·系列賽之機甲格鬥擂臺賽在杭州拉開帷幕。廣東省日前宣佈,首個以“全尺寸類人身高”的人形機器人爲競技主體的賽事“衆擎機器人自由格鬥賽之‘機甲拳王’”年底將在深圳舉辦。8月,北京將舉辦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系全球首個以人形機器人爲參賽主體的綜合性運動會。從北京人形機器人“半馬”,到無錫首屆具身智能運動會,今年以來,全國各地競相舉辦人形機器人賽事。多位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高曝光度的賽事可以提升人形機器人行業的關注度。但業內呼籲,應從賽事設計維度推進多元化革新,“讓賽事真正成爲檢驗技術落地能力的試金石,以此推動行業向更具實效的方向發展”。
證券時報
•出貨量激增帶動運價跳漲 外貿企業接新訂單趨謹慎
中美關稅互降兩週以來,我國外貿企業前期積壓的訂單正在加速出運。記者近日多方調研獲悉,5月12日以來美線訂艙量持續激增,艙位爭奪白熱化帶動運價非線性上漲。截至目前,5月底的艙位已基本售罄,運價上漲幅度超過40%。當前集運市場呈現供需博弈態勢。貨代行業預計,90天內運價只會漲不會跌。而外貿企業則期待,6月運力恢復後運價將有所下調。在運價飆漲當下,一方面,船東緊急調配運力馳援美線,另一方面,部分外貿企業基於不確定性已主動放緩接單節奏。
•券商5月調研超670家上市公司 電子、醫藥和有色金屬成熱點
5月以來,券商已經調研了超過670家上市公司。其中,關注度較高的公司集中在電子、醫藥生物、有色金屬等領域。此外,國防軍工板塊的關注度近期也大幅提升。與此同時,券商對股票的評級也有所變化。5月份以來,有近50只股票評級出現調整,其中不乏一些市場關注度較高的股票。電子成爲5月以來券商最高頻調研的行業,有超90家上市公司成爲券商調研對象。其中,安集科技、聞泰科技、深南電路、安克創新、希荻微、漢朔科技等公司均接受不少於25家券商扎堆調研。今年以來,以創新藥爲代表的醫藥板塊股價修復明顯,醫藥行業也成爲近期券商調研的“香餑餑”,券商5月合計調研近60家醫藥生物板塊上市公司。其中,熱度較高的是華東醫藥、新里程、陽光諾和、三友醫療、開立醫療、心脈醫療等,均被超15家券商扎堆調研。
•傳統與新興賽道估值齊升 港股倉位成基金業績排名關鍵
港股倉位已成爲許多A股基金經理獲取業績排名的關鍵。今年以來,無論是傳統板塊還是新技術、新消費領域,港股展現出了強勁的上漲趨勢,不少A股基金經理藉助所管理的港股基金產品顯著拉動了基金業績排名和口碑。基於港股市場的投資吸引力,多位公募人士判斷,新技術、新消費與醫藥賽道是港股三大核心主線,考慮到當前港股的資金渠道仍然以南向資金爲主,外資對港股市場稍有遲疑,因此港股市場未來有望繼續獲得更多海外資金覆蓋。
•創新藥和黃金主題ETF大漲 資金加倉國防軍工ETF
上週(5月19日至23日),創新藥和黃金主題ETF收益率居前。此外,七部門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信貸支持,科創50ETF獲資金青睞。創新藥主題ETF佔據榜單前列。萬家中證港股通創新藥ETF、景順長城中證港股通創新藥ETF分列第一、第二名,復權單位淨值增幅分別爲9.02%、9.01%;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工銀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易方達恆生港股通創新藥ETF、匯添富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和銀華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復權單位淨值增幅超過8%。另一類表現強勢的是黃金產業主題ETF,永贏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ETF、工銀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ETF、華夏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ETF等6只基金復權單位淨值增幅均超過6%。從資金流向來看,上週共計31只ETF資金淨流入額在1億元以上。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富國中證軍工龍頭ETF資金淨流入額均超過9億元;國泰中證軍工ETF、鵬華中證國防ETF、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資金淨流入額均在5億元以上。
證券日報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研 “出海”情況受關注
截至5月25日,月內已有超過130家A股公司接待了外資機構調研。其中,百濟神州有限公司、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滬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接待外資機構數量居前。從行業分佈來看,電子元件及電子設備、集成電路、工業機械、醫藥等行業公司備受外資機構青睞。在全球化競爭的大背景下,企業“出海”已成爲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路徑。在調研過程中,外資機構重點關注上市公司的海外業務拓展、產能建設等情況。
•政策與技術共振 上市公司積極佈局可控核聚變領域
在全球能源轉型的背景下,可控核聚變作爲一種具有巨大潛力的清潔能源技術,正逐漸從實驗室研究走向產業化應用。與此同時,上市公司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積極佈局。江西聯創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目前公司子公司江西聯創超導技術有限公司新增中標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有限公司招投標業務和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招投標業務,提供用於可控核聚變相關研究的D型高溫超導磁體系統的研發服務。金盃電工股份有限公司作爲全球扁電磁線龍頭和電線電纜優勢企業,目前,部分產品已應用在華龍一號、大亞灣等核裂變反應核電項目中。其中,公司開發的第四代核電用超高溫電磁線,結束了我國在該領域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
•華爲智能汽車生態“朋友圈”持續擴大 與東風汽車全面深化戰略合作
5月23日,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華爲技術有限公司在武漢正式簽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汽車智能化、企業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生態共建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雙方還計劃共同籌建聯合創新實驗室,專注於車載軟件研發平臺的構建、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的持續迭代,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在汽車領域廣泛場景的應用開發,力求在技術創新層面取得突破。從傳統車企到新勢力品牌,華爲正以“技術賦能者”身份重構行業生態。據不完全統計,華爲打造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已覆蓋超過20家主流車企,合作車型累計銷量突破300萬輛。
編輯: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