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呈現先揚後抑再反彈走勢——以快速上衝走勢拉開新一年的序幕,1月中旬則開啓“流暢下探”,並於3月初跌至階段的最低水平,近期迎來震盪反彈。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中東地緣局勢升溫、美國推進對伊朗和委內瑞拉制裁等因素,驅動國際原油價格止跌反彈。不過,在“歐佩克+”啓動石油增產計劃、原油需求增長前景堪憂、地緣局勢擾動仍存等因素影響下,國際原油價格中長期仍將面臨下行壓力。
油價迎來短暫喘息
自3月初創下階段新低之後,內外盤原油期貨價格均迎來反彈。
國際方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5日15:40,紐約WTI原油期貨價格報69.29美元/桶,較3月5日盤中創下的2023年5月以來新低65.22美元/桶累計上漲6.24%;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報72.53美元/桶,較3月初創下的2021年12月以來新低68.33美元/桶累計上漲6.15%。
國內方面,文華財經數據顯示,截至3月25日收盤,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報538.3元/桶,較3月6日盤中低點499.1元/桶累計上漲7.85%。
對於近期原油價格表現,海通期貨能源研發中心分析師楊安表示,此前中東地緣局勢升溫等因素一度驅動原油價格呈現反彈態勢,近期美國逐步推進對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制裁,緩解了原油市場供應端過剩擔憂,並使得需求國進口原油成本擡升,這讓投資者上調了油價走勢預期,因此近期原油市場月差結構顯著走強。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24日在社交媒體上宣佈,將對購買委內瑞拉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徵收25%的關稅。特朗普稱相關關稅將於4月2日生效。
山東齊盛期貨原油研究員高健認爲,美國對委內瑞拉石油加徵25%關稅的消息,在成本端對原油價格形成支撐。不過,相對於加拿大和墨西哥而言,委內瑞拉的原油產量相對較低,理論上產能替代難度不大,因此美國對委內瑞拉石油加徵25%關稅事件對原油市場的影響有限,但對以重油爲原料的產品影響相對會大一些。
高健認爲,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延續反彈勢頭,地緣局勢風險再度提供關鍵支撐。
多重利空因素籠罩
儘管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有所反彈,但油市依然受到多重利空因素的籠罩。
在一再遞延後,“歐佩克+”決定將從4月開始啓動石油增產計劃,首批恢復的原油產量僅爲13.8萬桶/日,後續依市場情況再行決策。自2024年9月首次計劃增產以來,由於擔心產能過剩加劇導致油價下跌,實際執行被一再推遲。
“此前執行多年的‘歐佩克+’石油減產政策有效地將油價重心維持在偏高水平,但全球經濟復甦和能源需求前景晦暗,加上非‘歐佩克+’競爭對手的蓬勃發展,這一做法正在逐漸失效。”中金財富期貨分析師劉紳表示,即使閒置產能累積達600萬桶/日左右,“歐佩克+”也未能將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基準穩定在80美元-90美元/桶的理想價位,於是轉向薄利多銷變得更爲現實可行,多數成員國已放棄依賴高油價平衡財政預算。
從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國際能源署(IEA)、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三大能源機構最新發布的月度報告來看,全球原油供應增長几無爭議,但三大機構對需求預期存在一定分歧。其中,IEA將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預估值下調7萬桶/日至103萬桶/日,主要擔憂貿易摩擦升級對經濟復甦造成衝擊。
“美國的關稅政策給全球貿易、經濟復甦和能源消費前景均蒙上了沉重陰影。”劉紳表示,未來需要密切關注美國關稅措施的執行力度,以及貿易摩擦升級對全球經濟和總需求的實質性影響。
“在需求預期變化空間有限的條件下,目前主導原油價格波動的關鍵因素依舊在於供給側。”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魏鑫表示,供給側主要關注地緣局勢的持續擾動和“歐佩克+”石油增產與補償計劃的落地和實施。
對比最近一次、始於去年末的原油價格顯著反彈行情之後,高健認爲,當前原油市場無論是供應端還是地緣風險層面,利好程度均出現顯著弱化。
機構維持短多長空觀點
就二季度情況來看,東吳期貨交易諮詢部負責人、能化首席分析師肖彧認爲,當前原油市場自身基本面仍存在一定的韌性,尤其是最近公佈的“歐佩克+”補償性減產將嚴重干擾將於近期實施的增產計劃,且從二季度開始,全球原油市場將面臨需求季節性增加,疊加煉廠在傳統春檢過後退出,將使得原油市場現實基本面階段性強於此前預期。不過,從更長遠的時間尺度來看,“歐佩克+”依然傾向於增產石油,且關於美國經濟下行的預期在當前階段大都難以證僞,這些較強的弱預期將影響強現實在價格上的表達。
鑑於上述分析,肖彧表示,2025年維持原油價格趨於下跌的看法,大部分時間內,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的波動範圍將維持在62美元-80美元/桶區間。二季度原油價格走勢將是更宏大的下跌過程中的企穩反彈階段,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的參考區間爲64美元-77美元/桶。
在高健看來,當前地緣局勢仍是撲朔迷離,在未出現進一步惡化或出現其他突發大利好的情況下,預計短期原油價格反彈空間將有限,關注布倫特原油期貨在73美元-74美元/桶一帶的阻力情況。
從中長期來看,劉紳認爲,近期“歐佩克+”石油增產決策雖然對原油價格的影響有限,但此舉釋放的信號將助推市場看空情緒。在供應端確定保持增長以及需求前景不明的情況下,全球原油市場過剩加劇的預期急轉直下,市場瀰漫着悲觀情緒。此外,從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CFTC)持倉數據來看,原油交易者已經從平倉多頭轉向押注空頭,華爾街投行機構也紛紛下修油價預測,沙特阿美將4月銷往亞洲地區的原油官方售價大幅下調,這些都是市場看空情緒升溫的直觀體現。
在此背景下,劉紳認爲,目前原油市場處於牛市結束轉向熊市的階段,一輪下跌的長期趨勢正在形成。然而,在此過程中,當利空因素反饋後,不宜過度追空,因油價存在階段性修復和反彈的需求。不過,在全球原油過剩局面很難逆轉的情況下,國際原油價格主要趨勢仍將承壓下行。
編輯:張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