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來,中國工商銀行面對國際經濟金融形勢急劇變化的嚴峻挑戰,樹立信心,迎難而進,全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努力轉變經營模式和發展方式,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圓滿實現了該行股份制改革後首個三年發展規劃的目標。
據工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工商銀行2008年健康平穩發展的良好態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是金融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較好地滿足了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和廣大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
2008年下半年起,工商銀行根據宏觀調控方向、重點和力度的變化,完善信貸政策,優化信貸投向,加強和改進信貸服務,在支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有效發揮了大銀行的作用。特別是在國家出臺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後,工商銀行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的要求,主動走訪了各級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和廣大企業,加快了信貸投放,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5300多億元,同比多增1660億元,增幅爲14.2%,貸款增量居同業首位,也是該行歷年來投放最多的一年。從投向上看,工商銀行積極支持了國家重點項目建設以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發展,對於目前受金融危機衝擊和整體經濟波動影響而出現暫時困難的行業龍頭骨幹企業,更多着眼於企業發展前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及時提供多方面金融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對於企業自主創新和節能環保等領域的合理資金需求,該行也給予了積極支持,並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投放,目前工行符合國家環保政策的貸款企業及貸款餘額佔比均超過99.8%。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銀行重點加大了對中小企業發展和居民消費的支持力度,全年中小企業貸款和個人類貸款分別新增1759億元和773億元,總計佔到全部新增貸款的48%。此外,該行還累計對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發放貸款288億元,是發放抗震救災貸款最多的銀行。
在客戶服務方面,工商銀行以“奧運服務年”爲契機,大力提升服務水平。2008年,工商銀行信息系統每天平均處理業務8700萬筆,最高一天處理1.1億筆,服務供給能力繼續增強。該行還大力推廣低成本、高效率的電子銀行,全年通過網上銀行、電話銀行和ATM等電子渠道完成的交易筆數佔總交易的43%。在此基礎上,該行積極推進分層分區的服務體系建設,截至2008年底工行已建成財富管理中心100家,貴賓理財中心3000家,客戶服務更加精細化和個性化。爲改善客戶體驗,該行還積極推動個人金融業務和對公業務流程的改造,客戶滿意度顯著提高。在2008年的奧運服務中,工行全行特別是六個奧運賽區城市分行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實現了“生產運行零事故”和“奧運服務零投訴”,爲成功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做出了積極貢獻,也推動了其服務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和優秀品牌形象的進一步確立。
其二,工商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持續提升,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2008年工商銀行加快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通過制訂風險限額等管理制度提升風險控制能力,全面覆蓋、獨立有效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已基本形成。該行還繼續穩步推進以內部評級法爲重點的先進風險管理技術的開發應用,使全行風險計量水平走在了國內同業前列,並加速與國際接軌。2008年該行相繼投產了債項評級系統、客戶RAROC系統以及組合評級系統,爲實現內部評級風險量化結果在風險管理全流程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零售內部評級法工程建設也已經完成並全面啓動了系統開發和成果推廣應用工作。風險管控能力不斷增強必然帶來資產質量的顯著提高,工商銀行已經連續6年實現了不良貸款絕對額和佔比的“雙下降”,撥備覆蓋率達到了120%以上,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在這場席捲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工商銀行的風險控制體系更是經受住了考驗。由於對外幣債券的投資一直持十分審慎的態度,特別是2008年初以來,該行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投資策略,優化投資組合品種和幣種結構,大幅減持了“ALT-A”債券、“Jumbo”債券和“兩房”債券等,成功避免了可能出現的較大的損失。
第三,工商銀行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高競爭發展能力,保持了領先優勢。2008年,工商銀行的銀行卡、投資銀行、資產託管、企業年金等新興業務繼續快速健康發展,各項指標均居國內同業的首位。銀行卡髮卡量超過2.28億張,消費額近8000億元;全年承銷各類債券52支,承銷金額達1646億元,連續第二年成爲國內債券承銷發行的第一大行;託管資產規模連續十年居國內第一,在基金、年金、保險等領域均保持市場領先;企業年金業務的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50%左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企業年金服務機構。在各項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工商銀行堅持把加快創新作爲競爭發展的戰略舉措,到2008年9月末該行擁有的各類產品已達3000多種,成爲國內金融產品數量最多、門類最齊全的銀行機構。在科技創新上工商銀行也處在銀行業的領軍地位,2008年全年應用研發規模達67萬功能點,有500多項應用創新項目投入使用,正式啓動了第四代應用系統的建設,這些都有力地促進了該行各項業務的快速發展。據統計,2008年工商銀行新獲得的專利佔全國金融系統專利的64%,歷年擁有的專利佔比達55%。此外,2008年工商銀行的綜合化、國際化發展也邁出了較大步伐。悉尼、紐約、迪拜、多哈等機構相繼開業,全球化經營網絡不斷擴展,境外利潤貢獻日益提高。該行還在香港設立了全資投資銀行——工銀國際融資有限公司,進一步加快了跨市場的經營發展步伐。
第四,經營轉型成效顯著,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2008年工商銀行繼續推進經營模式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各項業務結構繼續優化,其中資產結構中非信貸資產比重提高至55%;信貸結構中的行業結構全面改善,個人貸款、中小企業貸款和貿易融資等業務比重不斷提高;收入結構中,非存貸利差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由2005年末的42%提高到2008年三季度末的56%,其中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佔營業淨收入的比重由6.4%上升到14.92%;渠道結構中,離櫃業務比重由25.9%提高到43%;客戶結構中,個人中高端客戶和優質法人客戶佔比不斷攀升,對全行盈利的貢獻進一步提高。這一系列的結構優化直接改善了工商銀行的經營效率,
這位負責人表示,2008年工商銀行能夠保持穩健經營和健康平穩發展的良好勢頭是黨中央、國務院總攬全局、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國家有關部門科學監管、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行廣大幹部員工衆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結果。同時,這些成績的取得也是建立在該行科學的公司治理機制、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和良好的業務基礎之上的,正是得益於幾代工行人艱苦創業積累下的雄厚實力和股份制改革帶來的生機與活力,才使工商銀行在這次曠世金融危機的考驗中表現得如此從容。
回顧工商銀行的發展道路,自成立以來該行就積極探索實踐,努力創新發展,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中國到世界的不斷成長的歷程,完成了從國家專業銀行到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再到國際公衆持股公司的歷史性跨域。首先,通過艱苦卓絕的改革,工商銀行實現了在國家控股基礎上的產權多元化,搭建了由“三會”和高管層組成的現代公司治理架構,形成了適應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需要的體制機制,整體構建起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其次,工商銀行還確立了大商業銀行的市場地位,無論是總資產和存貸匯等基礎業務,還是新興業務和科技實力,都持續領跑國內同業,並基本確立了以商業銀行爲主體、跨市場、國際化的經營格局,成長爲一家發展穩健、資產質量優良、資本實力雄厚、持續盈利能力強大的銀行。第三,工商銀行以持續的創新實踐和進取精神踐行着服務宗旨,成爲中國金融服務供給能力強、客戶羣體廣泛、品牌價值和認知度最高的銀行,近十年來被國內外知名媒體評爲“中國最佳銀行”、“新興市場最佳銀行”等衆多獎項,國際信用評級也不斷調升。在“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和“亞洲品牌500強”的評選中,工商銀行都在上榜的金融品牌中位列第一。工商銀行堅持履行經濟責任與社會責任的有機統一,在支持經濟社會發展、保護環境和資源、援助社會公益等方面樹立了負責任的大行典範,多次被評爲“中國最受尊敬企業”、“具價值企業之社會責任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