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5日,由中國工商銀行捐資270萬元,爲貴州凱里地區11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的“中華健康快車”火車醫院裏,工商銀行的員工志願者正在對白內障患者和志願醫務人員進行慰問探訪。這是工商銀行自去年以來與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合作資助四川17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之後再次向這一特殊羣體伸出援手。在這次活動中,工行還專門爲健康快車開通了網上捐款通道,旨在募集更多的善款以幫助更多的白內障患者早日恢復光明。
自1984年成立以來,中國工商銀行一直與社會公益事業牽手相伴,積極參與救災扶貧、支持文化教育和環境保護等公益行動。截至2008年8月末,工行共向社會捐款4億多元人民幣,組織員工開展了多種社會公益活動,切實履行了大銀行應盡的社會責任。
一、救災濟困勇於擔當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每當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時,工商銀行總是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集全行之力爲災區提供金融支持。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後,工商銀行立即組織全行開展抗震救災工作。一方面,通過“流動銀行”、“帳篷銀行”和“板房銀行”等各種應急手段,千方百計爲災區提供特別支持和服務,成爲災區最早開門營業的銀行,爲抗震救災的勝利提供了寶貴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大力捐款捐物,據不完全統計,工行累計向地震災區捐款超過1.4億元,其中境內外員工個人捐贈8869萬元,佔捐款總額的63%;同時,該行全體共產黨員還以5305萬元的特殊黨費表達了對災區人民的真情牽掛。工商銀行還於震後第一時間在網上銀行專門開闢了免費的抗震救災“公益捐款”通道,幫助各界開展捐款7200萬元救災。
在類似應急救災活動中,工商銀行不但是行動者,還是倡導者。2006年工商銀行通過全國紅十字總會,向遭受海嘯襲擊的印度洋地區災民捐款100萬元人民幣,並與中國紅十字總會攜手合作,共同發起“點一次鼠標,獻一份愛心”活動,號召爲海嘯災區進行網上捐款。2003年,在抗擊非典的特殊時期,工商銀行專門推出十項金融服務措施爲抗擊疫情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並向有關醫療部門捐款898萬元人民幣,贈送藥品近14萬件。1998年,我國遭遇特大洪澇災害,工商銀行全體員工爲當年受洪災羣衆募集善款2772萬元人民幣,這是當年我國最大的一筆公益捐款。
扶貧濟困是工商銀行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方面。十餘年來,工商銀行通過奉獻基金先後向希望工程、春蕾計劃、保護母親河行動等27個社會公益項目捐助資金1000多萬元,在全國19個省市貧困地區建立了38所希望小學,有力地支持了貧困地區發展教育、衛生事業和抗災自救。
工商銀行在扶貧工作中非常重視扶貧的質量,力圖把扶貧工作做成當地居民致富的“造血”工程。比如,2006年以來,工商銀行向國際小母牛組織捐資200萬元港幣,用於定點幫扶萬源、南江、通江三地開展家庭養殖項目,第一批幫養了4400多隻牛羊雞等畜禽。工商銀行還在通江、南江和萬源各選定一個村作爲“綠色扶貧”試點村,將在2008年至2010年三年內投入600萬元左右,資助當地村民進行沼氣池建設、銀耳生產、袋料香菇生產、農家生態豬養殖等,旨在消除貧困的同時,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加工利用率,爲農村地區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此外,近年來工商銀行先後派出60多名業務技能精、政治素質好、敬業精神強的員工到這三個縣(市)以及重慶市城口縣政府掛職,幫助當地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二、持之以恆支持文教事業
文化教育事業是民族興盛的千秋大計,也是工商銀行公益行動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工商銀行通過資助貧困地區師生、援建希望小學、建立教育基金、支持文化體育事業等途徑,爲我國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2004年以來,工商銀行在四川省通江、南江和萬源三地連續舉辦了四屆“中國工商銀行優秀貧困大學生助學行動”和“中國工商銀行優秀山村教師評選活動”,共資助了300多名優秀貧困大學生和300多名優秀山村教師,資助金額達210多萬元,解決了部分貧困大學生的經濟困難,支持了山村的教育事業。此外,工商銀行還幫助四川省通江、南江兩縣4所希望小學開通了多媒體遠程網絡教學,向兩個縣捐贈電腦、圖書等價值近600萬元的物品。該行126名員工還與四川省萬源市126名貧困學生結成幫扶對子,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自2005年起,工商銀行計劃出資500萬元,每年向北京大學提供100萬元的教育基金,用於支持北京大學經濟學科的優秀教師和學生的教研工作,目前已提供300萬元,促進了北京大學經濟學科的建設。
爲傳承優秀民族精神、弘揚歷史文化精粹,工商銀行積極參與保護優秀文化活動。2000年4月,該行主辦的銀行博物館正式開館,收藏了2萬餘件藏品,通過展品展示、場景和人物重現等方式,展示了中國150餘年的金融歷史。開館7年來,各界參觀者絡繹不絕,已成爲中國百年金融文化的標誌性名片。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工商銀行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歷史博物館共同舉辦的 “從錢莊到現代銀行”展覽,展示了中國銀行業百年的發展史。此外,工商銀行還向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項目捐贈200萬元人民幣,贊助大英博物館和首都博物館在2007年開展“世界文明珍寶展”,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三、環保行動走在前列
作爲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工商銀行始終不忘環保責任,在支持環保事業方面一直走在國內同業的前列。
2007年,工商銀行全面推進綠色信貸建設,率先在國內同業中制定了全面推行綠色信貸的政策,建立了企業環保名單,對所有貸款項目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堅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貸款,同時,通過改善和創新節能環保領域的金融服務,積極支持節能環保項目的建設,構建了支持“綠色信貸”的“綠色通道”。目前,工商銀行境內法人客戶中環保合格的佔客戶總數的99%,其貸款餘額——“綠色貸款”佔境內法人客戶全部貸款餘額的也超過了99%。
多年來,工商銀行堅持組織全行青年員工參與環保公益活動。2000年,組織全行青年員工爲“保護母親河”活動捐款137萬元人民幣,該行新疆分行員工張脈羣還榮獲了團中央等聯合授予的“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工商銀行北京分行自1989年參加全民義務植樹工作以來,已連續17年被評爲首都全民義務植樹先進單位。
除以自身實際行動支持環境保護外,工商銀行還積極參與並推動公衆與國家環保機構、公益組織的交流合作,以自身行動向社會、客戶和合作夥伴宣傳環保和社會責任,着力實現全員環保意識的提高。2007年,工商銀行出資454萬元冠名贊助了由國家發改委等14個部委機關聯合發起的中央電視臺“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大型宣傳活動,推出系列特別節目《節能半小時》和“節能減排全民體驗大型直播晚會”,推動了全社會環保意識的提高。
四、志願服務回報社會
志願者的熱心奉獻是工商銀行支持公益事業的一張名片。5.12汶川地震發生後,工商銀行廣大員工不僅踊躍捐款捐物,許多員工還主動前往各地醫療機構義務獻血和加入志願者隊伍進行救災工作。
工商銀行貴州分行60餘名青年志願者在清鎮市流長鄉腰巖村開展了“青年志願者-綠色希望行”活動,幫助農民種植果樹;上海黃浦支行自1997年始成立“青年助老服務隊”,十年如一日關心照顧孤老譚吉甫夫婦;福建巖城支行營業部自2000年起建立青年志願者“關情互聯網”,定期組織青年志願者面向龍巖社會福利院和老人院開展幫扶和送溫暖活動。
爲了以實際行動支持北京奧運會,工商銀行鼓勵青年員工積極參與奧運志願者活動。工行北京分行通過宣傳奧運知識,弘揚志願精神,倡導文明禮儀,營造奧運氛圍,將基層服務站打造成爲奧運知識的傳播臺、“微笑北京”的宣傳臺、志願者風采的展示臺和城市志願服務的測試臺,贏得了社會的廣泛好評。
二十五年來,中國工商銀行始終將支持社會公益事業作爲自身經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力履行其應盡的社會責任,得到了社會的普遍好評,先後獲得了中國紅十字總會頒發的“中國紅十字博愛獎章”、“印度洋海嘯救援特別貢獻獎”和“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以及權威機構評選的“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等殊榮。今天,經過股改上市洗禮後的工商銀行,已成爲全球最盈利和市值最大的商業銀行,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朝着建設最盈利、最優秀和最受尊敬的國際一流現代金融企業矢志前行,必將爲公益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