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工行快訊

工行積極爲農村改革發展提供金融支持
支農涉農貸款餘額近1700億元
 

  今天從中國工商銀行獲悉,該行積極發揮大型銀行的作用,採取多種措施加大金融支持“三農”的力度,通過繼續合理配置資金,進一步完善信貸政策,積極支持涉農產業發展。與此同時,該行還通過自身開發或委託代理方式,有步驟地將銀行卡、電子銀行等一系列現代金融產品推廣到農村,積極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和現代化管理手段,讓農民得到更實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務。

  據悉,工商銀行主要從六個方面加大了對“三農”的信貸支持力度,支持農業產業化、農業基礎設施、城鄉經濟一體化建設,支持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加大對具備較強科技實力和現代化生產條件的大型農墾集團公司和農業龍頭企業的信貸支持,重點支持特色種養殖企業擴大經營規模,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種養殖業向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方向發展。二是繼續加強對在行業內佔有優勢地位、資質優良的農用生產資料生產企業的信貸支持,增加對農業裝備設施、農機具、農藥、化肥、農膜等涉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的貸款投放,推動農業裝備水平的現代化。三是積極支持農產品深加工、流通、儲運、銷售,重點培育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發展前景好的上規模、有特色、科技型的“產供銷一體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農業產業鏈的完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四是加大對科技含量較高的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具備先進生產技術的優質農業企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等方面的信貸支持,爲農業企業引進先進生產技術設備等提供融資服務,促進農業信息化、科技化水平的提高。五是通過支持小企業發展,特別是支持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吸納更多的農村轉移的富餘勞動力,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六是發揮票據融資業務相對其它信貸業務門檻低、風險可控、週轉快、效率高的優勢,加大對農村經濟發展的票據融資服務力度。

  長期以來,工商銀行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索服務“三農”的新模式,近年來已經由過去簡單的吸收儲蓄、提供一些結算便利,發展到了通過服務農業上下游產業鏈、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模式上來,發揮了聯結工業與農業的融資紐帶作用,大力支持新農村建設。

  據瞭解,在支持“以工輔農、以商輔農”中工商銀行發揮着重要作用。該行通過對涉農工業企業的信貸支持來反哺農業生產和農村建設,既有效降低了信貸支農成本和信貸風險,又滿足了新農村建設的信貸資金的需求。截至今年9月末,工商銀行支農涉農貸款餘額達到1689億元,其中直接對農林牧漁業、農藥化肥生產和農資農具生產等領域的貸款增幅爲9.7%,高於該行各項貸款平均增幅。

  除了自身積極支持“三農”發展外,工商銀行還通過加強與其他金融機構在債券發行、資金拆借、賬戶服務、支付結算、電子銀行、銀行卡等業務方面的合作,形成合力爲“三農”發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其中,該行累計向涉農金融機構融出和拆出資金總計5000多億元,該行還與10家主要服務於農村的地方性商業銀行建立了票據融資業務合作關係,爲農村金融機構承兌的票據提供貼現、轉貼現或買入返售業務的融資支持。


(中國工商銀行 200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