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小創延續了過去兩年“不受待見”的地位,跌幅大於市場平均水平。截止12月28日收盤,中小板指跌幅37.75%,創業板指跌幅28.65%。而與其息息相關的,是板塊業績增速的不斷下滑。古話有云,事不過三,而創業板已經連跌三年。經歷了連續的低迷後,2019年的中小創在科創板的帶領下,可否絕地反擊?而在諸多題材中,又有哪些具備投資潛力?
一、電子煙
因爲菸草成癮性、收入彈性低、價格彈性低等特點,菸草一直以來都是必選消費品板塊中一個重要板塊。
根據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統計,2017年全球一共有約10億菸民,其中30%來自中國,印度則緊隨其後,菸民數量大約有1億人左右。根據歐睿國際統計,包括中國在內,全球一共有六大煙草集團,分別是:中國菸草、菲利普莫里斯(PM.N)、英美菸草(BATS.L)、日本菸草(2914.T)、帝國菸草(BATS.L)、奧馳亞(MO),格局相對穩定。
全球菸草消費量下滑大勢所趨,菸草公司聯合提價使其收入一直穩中有升。隨着全球控煙政策的執行和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傳統捲菸銷量逐年下滑。除印度尼西亞等一些國家以外,英國、美國、中國等主要國家近幾年菸民數量呈下降趨勢。
受益於菸草行業成癮性、價格彈性、收入彈性很低、以及菸草行業寡頭壟斷等特徵,菸草生產商一直擁有強大的提價能力。例如,美國一包香菸的平均價格由2001年的3.73美元提升到2016年的6.42美元,雖然這個歷史時期,傳統香菸的普及率從1995年的25%下降到2015年的15%,但是美國菸草行業的總收入卻從2001年的780億美元上升到2016年的1170億美元。
電子煙的本質是加熱不燃燒(HnB)的減害菸草產品,其口味與燃燒菸草口味接近且能減少抽菸的危害,契合了菸民的訴求。HnB推廣彌補了菸草消費量的下滑。另一方面,HnB的稅收少,低售價、高盈利符合菸草巨頭利益。
目前,HnB在全球除日本以外的大部分國家仍處於導入期。爲了改善電子霧化煙無監管、無序發展的問題,美國FDA頒佈了《菸草製品的管控法案》,於2016年8月8日生效。此法案涉及到所有菸草製品,包括所有電子霧化產品(涵蓋E-cigarette以及APV類產品)等,要求所有電子煙必須經過PMTA(Premarket Tobacco Application) 檢驗,申報截止時間爲2018年11月8日。2018年11月16日,FDA總裁發文表示,重申支持新型菸草發展,認爲新型菸草減害,支持新型菸草發展的初衷是希望幫成年菸民找到菸草的減害替代。
監管的結果將使新型菸草進入門檻提高,行業將加速向巨頭集中。
二、寵物經濟
俗話講的好:“寒冬難熬,不如擼貓”。隨着房價高企和城市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將情感生活交予他們的“主子”——一隻英短,或是一隻肥柴。背後的寵物經濟產業鏈應運而生。
截止2017年,中國城市養寵家庭佔比達到17%,達到5912萬家,較2016年提高兩個百分點。寵物狗數量達到4900萬隻,寵物貓數量達到2756萬隻。養寵家庭中60%養狗,40%養貓(有家庭狗貓重合餵養)。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中國寵物科學餵養率不足20%,未來寵物科學餵養率的提高將持續推動寵物經濟發展。
80後、90後成爲養寵主力人羣,此類人羣消費意願較強,善於接受新生事物,將持續推動寵物經濟發展。而80後、90後人羣月均寵物消費金額分別是497元、477元;50/60後、70後的人均月均消費分別爲362元、421元。人羣佔比較多的年齡段,消費支出也較多,年齡結構的影響將促進行業發展。
從產業鏈上來看,寵物食品具有剛性需求,佔產業鏈價值量最大,且容易出現品牌,收入彈性與價格彈性都很低,受經濟週期的影響較小。
目前,寵物產業在中國屬於導入階段,消費者對外資品牌認知有限,外資品牌的品牌力並不明顯,兼之行業飛速發展,給國內品牌留下市場空白。
因爲寵物食品的使用者是寵物,而並不是購買者,一旦消費者初次購買了某個品牌的產品,消費者的最終留存率就會很高。正因爲這個特點,寵物品牌先發者將佔據較大的優勢,一旦佔據消費者心智,用戶粘性將會較高。
另外,寵物食品的購買渠道主要集中在線上。由於國外主要品牌(皇家、雀巢等)的渠道優勢主要集中在線下的商超、寵物醫院和連鎖寵物店等,線上渠道與國內品牌相比優勢不明顯。近年來,瘋狂小狗等自主品牌通過線上渠道獲得了飛快的發展。目前,天貓渠道中銷售排名前10名的零食品牌中9席爲本土自主品牌。
三、智能音箱
2015年國內京東率先發布國內首款智能音箱,輸出“比你更懂你”聽覺盛宴,2016年國內智能音箱主要有京東叮咚、JBL和飛利浦,其中叮咚音箱2016年市場佔比達到了65%,飛利浦與JBL佔比分別爲14%、20%。2017年,小米和天貓等廠商開始佈局智能音箱,天貓精靈上市後兩個月搶佔15%市場份額。
2018年國內智能音箱發佈提速,除了小米發佈小愛mini智能音箱,百度、騰訊、網易、華爲也發佈了自己首款,2018年國內智能音箱新品發佈超過15款。
小米2015年首次披露了IoT戰略,並以小米生態鏈佈局,開始了世界級擴張。小米最初IoT戰略是以智能手機爲切入點進行設備連接,而現在智能音箱作爲新的IoT入口出現,小米智能音箱在2018年Q1、Q2、Q3出貨量分別是63萬臺、204萬臺和190萬臺,小愛同學月活躍設備早已破3000萬,成爲行業領頭羊之一。
隨着5G商用加速,預計物聯網布局下的智能家居生態,即將催生智能音箱迎來新的增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許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