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媒體看工行

東方早報:上市公司百強榜出爐 工行成最賺錢公司
 

  2006年上市公司百強榜昨日出爐,工商銀行(601398)和中國銀行(601988)這兩家2006年才上市的金融巨無霸分別以利潤總額1037億元和786億元排名前二,打破中國石化(600028)多年蟬聯榜首的局面。

  此份在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華頓經濟研究院和經濟導報社主辦的“第七屆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高峯論壇”上公佈的榜單顯示,截至2007年1月9日,在3175家上市公司中,僅佔總數7%的百強企業創造了達4719億元的利潤總額,佔所有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的75%。其中,入圍的北京企業與上海企業數量持平,但業績卻遠超上海。

  金融、交通板塊搶眼。

  從這份百強名單來看,百強企業主要集中在金融(8家)、鋼鐵(15家)、電力(12家)、交通運輸(19家)和煤炭(8家)五大行業。五大行業均屬傳統行業,精密製造、信息技術和生物醫藥等高科技產業在百強排行榜上還未能嶄露頭角。

  “選取利潤總額而非總市值作爲評價指標,更能反映公司的盈利與發展潛力,更具合理性。這也是‘中國上市公司百強榜’自2001年首期發佈以來所一直秉承的。”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沈晗耀強調。

  榜單顯示,整個金融板塊幾乎佔據百強企業總市值和總利潤的半壁江山。8家入榜的銀行和證券公司總市值和利潤總額分別達40270億元和2123億元,分別佔百強企業總市值和總利潤的55.6%和47.8%。

  此外,交通運輸業發展迅猛,共有19家交通運輸類企業入圍百強榜,成爲2006年百強榜上最耀眼的板塊之一。

  京企業績遠超滬企。

  隨着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幾家總部位於北京的大型國企在A股上市,北京的百強企業達到14家,與上海持平,4家入圍的北京上市資產總量和利潤遠遠超過了上海的14家入圍企業。此外,深圳以13家企業入圍百強,成爲僅次於北京與上海的百強企業聚集地。

  百強企業的地域分佈,再次突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均衡。以北京、上海和深圳爲中心的東部地區,聚集了67家百強企業,主要分佈在金融、鋼鐵、能源、通信、房地產、交通運輸等多個行業,產業結構完整,整體競爭力較強。而20家入圍的中部地區和13家入圍的西部地區企業則主要集中在鋼鐵、煤炭和有色金屬等資源型行業,再次引發對中西部產業結構的擔憂。(摘自《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