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香港《亞洲週刊》公佈了2008年“亞洲銀行三百”排名榜,中國工商銀行以年純利逾106億美元蟬聯“亞洲最賺錢銀行”。繼去年以60多億美元的純利首次成爲亞洲最賺錢的銀行後,工行再度獲此殊榮。
更引人注目的是,據分析師測算,只要維持平穩增長,工行很可能在數年之內登上全球最賺錢銀行的寶座。
在強手如林的國際金融市場競爭中,工行如何在短短几年內由一名追趕者變爲領跑者?
健步快跑的大象
近年來,工行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盈利水平。2003年至2007年,工行稅後利潤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8.1%,其中2007年的稅後利潤比2006年大幅增長了64.9%。在經歷連續5年的快速成長之後,工行的盈利能力仍然保持着快速上行的態勢。根據該行剛剛公佈的中期業績預增報告,2008年上半年工行稅後利潤同比依然保持着50%以上的增長。
在爲股東創造着豐厚回報的同時,工行還拿出大量的真金白銀用於強身健體,充實資本,提高撥備。從2005年完成財務重組到今年一季度末,工行撥備覆蓋率從53.5%上升到了110.72%,資本充足率從9.12%增加至11.92%,核心資本充足率則從8.07%增加至10.15%。按照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要求,這樣的水平應在5年內實現達標,可工行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
依靠強大的盈利能力和優秀的成長性,工行的市值也在穩步增長。在英國《金融時報》最近公佈的2008年全球市值500強企業排行榜中,工行從去年的第9名上升到了第6名,成爲全球市值第一的上市銀行。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工行的成長速度不僅大大領先於全球主要跨國銀行的增長速度,即便在國內幾家大型銀行中也是首屈一指的。難怪有國際投資人士稱:“ICBC堪稱健步快跑的大象!”
幹銀行就像跑馬拉松
百年銀行,持續發展是關鍵。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幹銀行就像跑馬拉松,不能只盯着100米、1000米、10000米,不要期待這時候的掌聲響起,企盼這樣短暫成績和榮譽的選手往往是跑不到終點的。”
工行人認爲,正是這種前瞻性發展戰略使其盈利能力多年來得以持續高速增長。
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國內商業銀行的利潤有80%到90%都來自於存貸款利差的收入。在前瞻戰略的指導下,工行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經主動開始了資產結構和盈利結構的調整,控制信貸總量、把握信貸增長速度,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建立比較多元的收入結構。
目前在工行近9萬億元總資產中,信貸資產佔比僅爲45%左右,存貸利差收入在總收入中的佔比亦如此。同時工行中間業務領域開始呈現出強大的盈利能力,2003至2007年淨手續費和佣金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達57.2%,今年一季度工行的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就達到121億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86.4%,佔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了15.9%。
此外,工行在託管、理財、電子銀行、銀行卡、投行、企業年金等新興業務領域均提前佈局,目前已獲得豐厚回報。
工行穩步推進的跨國經營和綜合化經營戰略成果開始顯現。近幾年,工行一直在加快境外機構佈局,拓寬業務領域,努力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能力。截至目前,工行已經將營業機構延伸至全球13個國家和地區,境外分支機構數達110多家。海外市場的不斷拓展爲工商銀行(愛股,行情,資訊)開展內外機構聯動、擴大盈利來源、分散經營風險奠定了堅實基礎。儘管現在看來,工行海外業務利潤貢獻度佔比還不是很大,可是對於工行這樣規模的商業銀行而言,其絕對額和發展潛力卻是不容小覷的,其海外收購兼併和業務佈局的種子正待開花結果。根據工行發展規劃,再經過多年的努力,海外業務收入將從目前的3%左右提高到10%,這必然會帶動工行的盈利能力再上一個臺階。
在綜合化經營方面,無論是基金公司、還是金融租賃,只要是政策允許的工行都獲得了先手,並迅速將其轉化成盈利能力。
正是雄厚的財務實力爲工行的業務發展和利潤增長夯實了基礎,大大增強了持續發展和抵抗風險的能力,可以保證其跑得更遠、跑得更穩。
當前,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強,工行能否妥善應對外部的不確定因素,盡力拉長利潤高增長的盈利週期?工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認爲:“縱觀工行這些年的市場表現,可以看出其精心制定並用全力保證施行的發展戰略促使其經營模式和發展方式都有了明顯的改善,並且保證了利潤的持續高增長。從其戰略佈局、發展方式以及業務結構和收入結構看,有理由相信,工行在這輪宏觀調控和從緊的貨幣政策環境下,以及外部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能走出一條利潤持續高增長的路子。”
提升軟實力
品牌和服務等軟實力的增強也給工行盈利能力的持續成長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股改上市以來,憑藉卓有成效的品牌營銷活動以及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優秀表現,工行的品牌價值不斷提升,在2007年《銀行家》雜誌對全球金融品牌的排名中,工行高居中國銀行品牌的第一位。
在服務領域,工行更傾注了大量的精力。以該行實行的第一零售銀行戰略來說,僅2007年一年,工行就建成了1000家專門針對中高端客戶的貴賓理財中心,今年至少還要新建1000家貴賓理財中心。同時,工行打造了一支中國最優秀的理財服務團隊,2007年底金融理財師(AFP)和國際金融理財師(CFP)分別達到5083人和861人,穩居國內同業首位,奠定了其在個人中高端客戶服務方面的領先地位。
工行在電子渠道領域的服務能力明顯提升。除了擁有1.6萬多個營業網點和10萬人的營銷隊伍外,工行在電子渠道方面可謂國內龍頭。目前,工行已有40%左右的業務是通過電子渠道特別是網上銀行來辦理的,其電子銀行的年交易量超過了100萬億元。工行的目標是在10年內將80%的業務搬到以互聯網爲主的電子銀行上運行。而這些成績都是工行幾代人接力式地持續實行“科技興行”戰略的結果。(摘自《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