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外匯

您所在的位置:
關於中國股市,高盛最新發聲
 

高盛首席亞太股票策略分析師慕天輝(Timothy Moe)及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日前在媒體交流中表示,本輪中國股市(包括A股、港股,下同)的上漲行情基礎更爲健康,具備可持續性。

市場參與者結構優化

高盛認爲,當前中國股市的上漲行情具有可持續性,並非投機泡沫,主要基於以下三大原因。

一是市場參與者結構優化。劉勁津表示:“這次市場上漲的參與者更加均衡。我們看到,更多機構投資者買入中國股票,包括國內保險、養老基金、共同基金,以及海外新興市場基金和亞太地區基金管理人。”從流動性的角度看,這種多元化的參與者結構使得本輪上漲更加健康。

二是估值水平未過度拉昇。截至9月19日,儘管恆生指數今年以來漲幅達32%,滬深300指數同期漲幅達14%,但估值並未過度拉昇。劉勁津援引數據分析稱,MSCI中國指數目前交易於約17倍市盈率,僅略高於歷史平均水平;滬深300指數中位數股票市盈率約爲18倍,基本處於歷史均值。

“此外,如果將股票收益率與當前中國10年期國債1.8%的收益率進行比較,股票相對債券仍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劉勁津表示,與美股23倍的市盈率相比,中國股市的估值優勢更爲明顯。

三是市場情緒表明,後續仍有上漲空間。儘管近期A股兩融餘額不斷再創新高,超過2015年峯值,但劉勁津認爲,考慮到過去10年A股市值翻倍,兩融餘額佔市值的比例實際上遠低於2015年水平,仍未過熱。

“反內卷”與AI或持續提供動能

高盛特別關注“反內卷”政策與AI相關投資機會,認爲兩者將爲中國股市提供持續的增長動能。

AI浪潮爲中國股市帶來基本面改善。劉勁津表示,參考美國AI生態發展和投資週期,中國硬件基礎設施也將迎來機會。“我們看到一些中資公司宣佈未來5年將在AI相關硬件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和資本開支,這爲整個硬件板塊提供了重要的基本面支撐。”

中國在AI領域的成果,也令海外投資者的關注點發生結構性變化。“起初,他們主要關注藍籌股等,現在積極尋找A股的AI硬件,尤其是機器人標的。因爲在美國或歐洲市場很難找到更理想的投資標的,國內生態圈全面、完整。”劉勁津表示。

“反內卷”政策被視爲企業盈利增長點。高盛分析認爲,如果“反內卷”政策持續推進,有望在未來幾年內,每年提升企業盈利約2%,尤其利好行業龍頭上市公司。

“‘反內卷’政策對企業盈利,特別是龍頭企業的盈利是有幫助的,”劉勁津解釋道。

全球資本風向轉變

從宏觀環境看,美聯儲降息和美元走弱爲亞洲股市創造了有利條件。

慕天輝表示:“歷史數據顯示,在美國短期利率下降和美元走弱的環境中,韓國、中國香港等對美國利率更敏感的市場往往表現更好。”

更重要的是,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的態度正在發生微妙轉變。慕天輝說:“現在更多資金開始願意考慮投資中國。”從地域分佈看,美國投資者雖然仍存在謹慎情緒,但已開始重新考慮投向中國;歐洲投資者態度更加積極,願意對中國市場進行細分考量;而中東主權財富基金則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表現出更強的投資興趣。

編輯:吳鄭思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新華財經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