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外匯

您所在的位置:
多家快遞明起上調上海收件價格:主要針對低價電商件,個人收寄影響有限
 

繼廣東、浙江等地快遞單票價格回升後,上海地區收件價格將迎來上調。

9月21日,記者從多位快遞公司內部人士處瞭解到,9月19日“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以及極兔快遞五家公司的上海公司均發佈告客戶書。內容均爲:“爲執行國家關於各行業‘反內卷式’競爭,杜絕低價擾亂市場秩序的不當行爲,持續爲客戶提供穩定的服務,迴歸良性發展,經研究決定,自2025年9月22日零時起,對上海區域所有用戶的快遞收件價格進行上調,請廣大用戶及時與屬地網點詢價確認。”

一位快遞內部知情人士表示,此次上海地區快遞漲價不算太多,總部給調整範圍,定價權在網點手中。例如,此前快遞價格窪地廣東地區上漲了0.4元至0.5元,單票均價漲至1.4元以上,通常地區調價一般上漲0.2元左右。

知情人士還表示,今年有快遞公司開年就在搶市場份額,“卷”起來後多家只能跟進。國家反內卷政策發佈後,各家先在價格窪地廣東和“產糧區”義烏漲價,此後浙江、山東、湖南、江西等也在跟進,現在到了上海地區,目前全國已有多個省份已提前上漲。

對於近年來快遞價格戰“烽火不斷”,此前有快遞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價格戰持續,相當於一線人員多幹20%的活,但工資只多5%或是不變。總部把壓力傳導給一線,一線要麼自己承擔,要麼轉行不幹。此外,收入下降可能也會影響服務水平進一步下降。也有快遞公司的分公司負責人曾指出,價格持續下滑,省區一線員工工資不會低,只是分公司的利潤確實也不會一年比一年高。快遞上市企業的高管告訴記者,“長遠來看,低廉的價格會導致行業不穩定。”

對於快遞價格迴歸合理價值會否影響到普通寄收消費者?

“此次地區上調主要針對低價的電商件,只漲最低價的那部分如低於一元的,並不是所有電商快遞件都漲,對個人寄遞更沒有影響。”快遞公司內部人士向指出。

業內人士曾解釋稱,快遞價格戰主要指電商快遞的價格。快遞是規模效應,規模越大,成本越低,效率越高,越有價格競爭優勢。一旦快遞單票價格迴歸正常範圍,可能是從目前單票價格上漲幾毛錢。商家消化幾毛錢的快遞價格普遍沒有問題,即便轉嫁給消費者,也是從9塊9包郵變成10塊錢包郵。由於散件價格在“通達系”的小程序本身單價利潤較高,因此,對於自己出錢收寄快遞的用戶而言,散件價格應該不會受到影響。

國家郵政局方面近年來多次強調反對快遞行業惡性競爭。今年下半年,“反內卷”政策信號不斷強化。

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就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強調,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後產能有序退出。7月8日,國家郵政局黨組召開會議,強調要旗幟鮮明反對“內卷式”競爭,依法依規整治末端服務質量問題。7月29日,國家郵政局召開快遞企業座談會強調,積極推動解決“內卷式”競爭和農村地區領取快件違規收費等突出問題,維護好行業良好發展業態。

中通快遞(ZTO.N,2057.HK)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鬆在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自8月起,快遞行業價格有所調整,價格理性迴歸,向良性方向發展,對公司整體利潤以及快遞員收入有正向影響。今年上半年單票價格競爭非常慘烈,價格和成本脫鉤比較厲害。8月反內卷以來,也看到取得一些效果,價格在回升明顯,低於成本價的情況行業監管部門也在努力扭轉,“未來,我判斷行業再競爭,也不太可能進入快遞一塊錢以內的時代,我們非常有信心價格趨穩。”

圓通速遞(600233.SH)管理層在近期投資者交流中指出,下半年以來,廣東、浙江等省份或地區率先落實反內卷相關舉措,終端價格實現合理回升。同時,目前全國範圍內其他部分省份也在陸續推進行業反內卷,該等舉措將對快遞企業和加盟網絡的盈利改善具有積極、正向影響。申通快遞(002468.SZ)管理層在近期投資者交流中表示,浙江、廣東等地迅速響應“反內卷”號召並快速落地,其他部分省份如福建、湖南、湖北及山東等地區也在積極響應。公司也會及時關注相關反內卷的力度和進展,預估將對公司以及末端網點的經營情況產生積極影響。

韻達股份(002120.SZ)在投資者交流中表示,當前,國家層面針對“內卷式”競爭的調控政策持續發力,監管力度不斷加強。自8月份以來,在廣東、浙江等地區部分快遞單票價格已經有了一定的回升。隨着“反內卷”的推進,預計將有更多的區域達成共識。對於下半年的價格走勢,公司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旺季來臨有望進一步推動價格修復。公司認爲,下半年快遞行業的價格相較於二季度有明顯的改善,非理性的、低於成本的惡性競爭預計將得到有效的控制。隨着價格的回升將有助於穩定網絡、提升末端業務員收入,並最終推動行業走向“價值競爭”,有利於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近年來,高強度的價格競爭成爲快遞行業發展新常態,但快遞公司想要在競爭中勝出,需要通過服務升級來搶市場、要溢價,通過精細化管理控成本、要利潤。此前多家快遞公司就表態,持續的“以價換量”不可持續,行業格局的演變未來應該是數字化、智能化、多元化綜合物流服務能力趨勢。

國家高端智庫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研究首席專家張兆安曾告訴記者,“價格戰”究其根本是適用於所有行業的普遍規律。多個頭部企業都想做大做強,就會出現競爭,通常也以價格競爭爲主要特徵。持續價格競爭也說明原先利潤空間大,現在壓縮利潤後還能存活。假如競爭愈演愈烈,到了頭部企業均無法存活的地步,行業協會和政府就會出面協調和引導。頭部企業也可能開始尋找新的方向,在細分領域中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緩衝價格競爭帶來的收入下滑。

編輯:吳鄭思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新華財經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