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今年以來多家券商迎密集調研 板塊估值修復行情有望延續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33家上市券商接受機構調研。記者梳理髮現,投行與投顧業務成爲機構調研的重點。多家券商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披露了投行業務、全球化佈局、差異化財富服務等方面情況。分析人士認爲,受多重利好因素共振,券商板塊當前低估低配的格局有望迎來改善,後市券商板塊投資機遇值得重點關注。
·專家認爲 擴內需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
在7月17日舉行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會上,多位專家針對下半年宏觀經濟政策提出建議。與會專家認爲,上半年經濟運行取得好於預期的成績離不開政策發力支持,擴內需政策在下半年有望進一步加碼,在提振消費、穩定房地產市場、釋放流動性等方面更多增量政策值得期待。
·融資餘額八連增 A股市場有望進一步上行
數據顯示,7月7日—16日A股市場融資餘額八連增,合計增加440.38億元。融資客積極加倉A股市場,非銀金融、計算機、有色金屬等行業均獲明顯加倉。分析人士認爲,目前國內外宏觀環境、市場風險偏好和新賽道結構性景氣均出現積極信號,市場有望進一步上行,若短期市場出現調整則是佈局良機。
上海證券報
·33年慣例有望改寫 港股“T+1”結算改革或使資金週轉率提升20%
在港股市場持續復甦之際,港交所刊發了有關縮短港股現貨市場結算週期的討論文件。業內人士解讀稱,港股延續了33年的“T+2”結算週期,有望轉向“T+1”。在業內人士看來,港股市場轉向“T+1”結算週期,機遇與挑戰並存:香港穩定幣支付結算對金融基礎設施的影響正在顯現,業內呼籲股票市場也儘快提升資金週轉效率和流動性;同時,結算週期的縮短也對券商、託管銀行及結算機構提出了更高要求,機構投資者的套利、衍生品對衝策略也面臨挑戰。
·券商備戰科創成長層 陸續上線權限開通功能
伴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5號——科創成長層》正式發佈施行,多家券商第一時間響應落實,陸續上線科創成長層權限開通功能。業內人士表示,32家未盈利企業首批進入科創成長層,優質科技企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績優基金二季度加倉科技醫藥板塊
隨着基金2025年二季報逐步披露,多隻績優基金最新調倉情況浮出水面。根據季報,在二季度的跌宕行情中,績優基金普遍高倉位運作,重點加倉了科技與醫藥板塊。展望後市,基金經理普遍看好權益類資產的配置價值,認爲有較多結構性機會可以把握。
證券時報
·從“剛性供應”到“柔性響應”——我國電力負荷接連跨越峯值經受“烤”驗
7月16日,我國最大電力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迎峯度夏能源保供工作進入關鍵時期。這既受到高溫天氣影響,也驗證了經濟發展的韌性。峯值負荷加大了保供難度。與前些年拉閘限電等應對方式相比,我國電力系統表現愈發穩健。綜合多位受訪人士觀點,既有主力電源穩發滿發、新能源應發盡發的源頭保障原因,也有跨區互濟打破地域孤島的網絡優化原因。精細調控從“剛性供應”走向“柔性響應”,正成爲電力系統的重要保障因素。在此過程中,電力系統與產業轉型的共振效應日趨明顯。以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爲代表的新興產業賽道,都在參與到新型電力系統生態中來。有受訪者認爲,如何實現商業閉環,將是新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鏈博會首設無人機展區 中國企業抱團出海角逐新賽道
近年來,中國民用無人機走俏國際市場,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鏈博會上參展的十餘家專精特新及“小巨人”無人機企業中,不少已經開拓了海外業務。分析認爲,中國無人機能在海外市場火起來,技術突破、性價比高、政策環境優、應用場景明確都是支持要素。作爲服務企業出海的機構,此次展會上,普華永道重點推介了爲低空經濟上中下游關鍵子鏈條內“中外聯合”“國際技術中國化”“中國技術全球化”“推動中外規則互認銜接”等專業賦能項目的成功案例。
·TMT行業爲何頻出十倍牛股?
最近A股市場上新易盛、勝宏科技等一些公司的表現引起廣泛關注,這些昔日尚不太知名的公司股價最近不僅屢創新高,而且成交頻頻“霸榜”,單日成交額位列A股市場5000多隻股票的前幾名。這些公司均屬於TMT(Technology Media Telecom,科技、媒體和通信)行業,且在短短几年時間裏,股價均已漲了10倍以上。梳理髮現,最近幾年股價漲幅超過10倍的股票中,TMT行業的公司最多。比如在考慮權息因素後,2023年以來自低位最大漲幅超過10倍的股票有30只左右,其中TMT行業的股票就超過10只,佔了最大比例。
證券日報
·首單數據資產賦能ABS在上交所發行
7月17日,首單數據資產賦能資產證券化產品——“天風中投保應收賬款2期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數據資產賦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這標誌着資本市場在激活數據要素價值、精準賦能實體經濟,特別是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方面取得重要創新突破。本次ABS產品發行規模爲5.1億元,底層資產是國企作爲付款方的優質應收賬款,創新的關鍵在於引入了中國投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中投保)旗下子公司中投保信裕的核心數據資產——“中投保信裕供應鏈金融平臺業務數據”。
·迴歸安全本質 充電寶行業迎來“破卷”時刻
根據標準化工作的總體安排,工信部於6月19日將申請立項的包括《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範》在內的17項強制性國家標準計劃項目予以公示,並公開徵集意見。公示期爲一個月,7月18日截止。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將對包括充電寶在內的移動電源設置更嚴格的技術標準。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對記者表示,移動電源管理相關政策的提出,有助於提升行業門檻,推動充電寶行業從野蠻生長走向規範化與標準化。新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也將促使行業競爭從價格戰轉向技術、品質與品牌競爭,加速淘汰不合格產品和企業,推動產業升級。
·年內多家中小銀行大額股權拍賣遇冷
銀行股權司法拍賣“折價”現象引發市場關注。據記者梳理,今年以來已有多家中小銀行的大額股權通過司法拍賣平臺掛牌轉讓,其中不少即便打折出售依舊無人問津。蘇商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杜娟對記者表示,部分中小銀行股權被強制拍賣,可能由於股東存在經營或債務問題;而銀行受監管規範約束,需嚴控與股東的關聯交易,監管部門也在持續提升對公司治理、合規內控等方面監管的精細化水平,以有效防控相關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