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上市與整合穩步推進 新能源領域央企發力資本運作
華電新能在上交所正式上市,華潤新能源上市穩步推進……一批新能源領域央企正加速挺進資本市場;國家電投、國家能源集團等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的重組整合正密集展開。業內人士認爲,此輪新能源領域央企的資本運作,將加速提升行業集中度,重塑競爭格局,推動培育具有全球話語權的龍頭企業。未來央企在新能源行業的發展亟須精細化運營與價值鏈深耕,資本運作將聚焦戰略整合,向頭部集聚趨勢明顯。
·甘作光伏“堅守者” 基金經理憧憬柳暗花明
近期在政策聚焦與市場關注下,沉寂多年的光伏板塊得益於“反內卷”風口,久違地迎來了修復上漲行情。部分堅守光伏賽道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淨值迅速反彈,比如知名基金經理陸彬管理的多隻產品淨值近三週累積漲幅均在20%以上,位居全市場前列。在6月的調研活動中,多家光伏龍頭公司表示,目前光伏行業面臨階段性供需失衡、能源政策調整等諸多挑戰,總體仍然處於深度調整的階段。在研究機構看來,推動產業鏈價格回升是實現光伏行業“反內卷”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一步。但只有在嚴控落後產能復產的前提下,市場供需關係出現實質性改善,產業鏈價格才能具備進一步回升的能力。
·增量資金快速入場 私募機構分歧隱現
近期A股市場量價齊升,上證指數突破年內新高後強勢震盪,做多情緒顯著升溫。隨着市場在突破關鍵點位後進入短期休整,私募業內對A股短期走勢的判斷悄然分化。一邊是資金跑步進場,一邊則是機構對短期走勢出現分歧。
上海證券報
·連續6日增加 兩融餘額創3個月新高
近期,兩融餘額持續回升,創下3個月新高。截至7月14日,最新兩融餘額爲18853.90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的2.25%。兩融餘額連續6個交易日增加。“兩融餘額的增加反映了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在增強。短期來看,滬指重返3500點,提振了市場信心,有望繼續吸引場外資金進場。今年6月,A股新開戶數達165萬戶,同比增長53%。進入7月,A股公司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加速披露,盈利改善主線將進一步明晰。而且,近期外資持倉市值連續兩個季度攀升,上半年北向資金持倉市值增加近800億元,顯示市場風險偏好顯著提升。”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資本金融系教授胡繼曄表示。
·“反內卷”顯效+高質量“出海” 中國汽車行業“升”出新風向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突破308萬輛,同比增長10.4%。記者近日調研獲悉,中國汽車行業在“反內卷”方面也已收穫積極成效,主流企業紛紛強化自律意識,主動擔當起維護供應鏈穩定及保障供應商權益的責任。業內專家對記者表示,隨着行業加速轉型,“反內卷”與出海提質並行,着力告別賠本賺吆喝,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品牌聲量與技術話語權也在持續攀升,相關上市公司業績有望迎來扭虧爲盈等轉折點。
·7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喜
7月15日,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告披露截止。據統計,7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報喜,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扭虧及減虧的公司數分別爲32家、22家和25家。從增幅來看,1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歸母淨利潤預增上限超過100%,另有多家央企實現大幅扭虧。從行業分佈看,電力裝備、船舶製造、稀土等行業景氣度高企,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不俗。
證券時報
·近六成發佈業績預告公司報喜 鋼鐵和交通運輸行業迎來拐點
7月以來,上市公司紛紛發佈上半年業績預告,整體表現亮眼。數據顯示,業績預喜的上市公司比例超過57%,與上年同期相比,發佈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預計淨利潤總和增幅近七成。鋼鐵和交通運輸兩大行業業績迎來拐點,相關上市公司業績預喜的比例均超過五成,且預計淨利潤中值之和相較2024年同期虧損顯著收窄或扭虧爲盈。
·券商期望攜手頭部創投 深度參與“硬科技”企業早期投資
7月13日,針對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企業,上交所正式試點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制度。面對這一變革,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將如何發揮作用,證券公司又會怎樣把握機遇,都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記者注意到,過去6年,以第五套上市標準成功上市的20家企業中,絕大多數投資機構均在發行人IPO申報前一年內突擊入股,“投早、投小、投長期”的良性投資氛圍仍需進一步培育。在業內人士看來,科創板的上述變革有利於引導投資機構成爲長期資本,併發揮專業判斷作用。從市場參與者的角度分析,證券公司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及另類投資子公司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受訪人士認爲,憑藉強大的投行業務水平和出色的股權投資業務能力,頭部券商將在變革中充分受益,而中小券商的發展紅利相對有限。在此背景下,更多券商期望與頭部創投機構強強聯合,既可藉助其“慧眼識珠”的能力,又能拓展自身的業務範圍。
·一份高含金量的成績單: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5.3%
初步覈算,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爲6605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4%,二季度同比增長5.2%。盛來運如此評價:上半年國民經濟頂壓前行、穩定運行,主要指標好於預期,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證券日報
·銀行及理財子公司加大“攬客”力度 多維度升級現金管理類產品
近期,在存款利率下行、市場資金爭奪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多家銀行及旗下理財子公司將目光聚焦於現金管理類產品,通過收益優化、渠道拓展、持倉限制調整等多維度升級吸引客戶,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受訪專家表示,此次系列調整的核心在於增強產品吸引力,進而更有力地搶佔穩健理財市場份額。展望未來,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有望持續創新、優化。不過,投資者仍應留意相關風險。
·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迎“上新”潮 商業化落地進程加速推進
在深圳,商圈、公園、醫院、高校等開通無人機物流航線累計301條,可通過空中飛行運送的物品種類十分豐富;在東莞,近日發佈的《東莞市2025年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機會清單》,明確了37個具體場景,涵蓋安全保障、貨運物流、公共服務、消防救援等12個維度;在瀋陽,沈北新區蒲河廊道低空觀光旅遊場景應用試飛已取得成功,爲當地低空旅遊觀光奠定了紮實的技術與實踐基礎。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執行理事長羅軍對記者表示,應用場景迎來“上新”潮,是低空經濟實現從“小衆試點”到“大衆消費”跨越的表現,有助於加快我國低空經濟實現商業化落地的步伐,有利於產業轉型升級的深入推進,從而爲全球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多地優化住房“以舊換新”政策 提升置換成效
目前,住房“以舊換新”政策已經在多個城市實施。各地還通過爲參與居民發放購房補貼、爲收購主體提供貼息補助等方式,提升置換成效。受訪專家普遍認爲,住房“以舊換新”有利於打通新房、二手房交易鏈條,對樓市活躍度起到一定帶動效果。當前,部分城市政策效果正在顯現,未來各地有望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