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試點IPO預先審閱機制 提升服務優質科技型企業質效
《關於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 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下稱《科創板意見》)明確“面向優質科技型企業試點IPO預先審閱機制”,標誌着中國資本市場借鑑境外成熟的“祕密遞交”制度,並將其作爲IPO預溝通服務的一項內容,進一步提升服務科技型企業的質效。在市場人士看來,IPO預先審閱機制迴應了部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企業的關切,可減少相關企業在發行上市階段的“曝光”時間,更好保護企業信息安全、技術安全。同時,優質企業上市週期或進一步壓縮,審覈效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2025夏季達沃斯論壇彰顯中國市場吸引力
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六屆新領軍者年會(又稱“夏季達沃斯論壇”)將於6月24日至26日在天津舉行。作爲洞察全球經濟脈動和產業變革浪潮的重要窗口,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有哪些新特點?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主題爲“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將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展現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積極姿態,與世界共享中國發展的機遇和紅利。
·全球Robotaxi玩家“競速”商業化落地 無人駕駛仍需多方發力破局
當地時間6月22日,特斯拉在美國得州奧斯汀啓動Robotaxi試點運營服務,首批投入10輛Model Y,用於Robotaxi服務,乘客需支付4.2美元的固定費用。這意味着特斯拉所採用的視覺+端到端模型的技術路線逐步得到驗證,同時也意味着Robotaxi的商業化進程進一步提速。當前,全球Robotaxi正逐步從技術驗證邁向商業化試點運營階段。受訪專家表示,Robotaxi發展仍需要監管部門、整車廠、智能駕駛技術公司、出行服務運營商協同發力,逐步跨越技術、成本、生態和政策多重挑戰。需要相關部門給予企業開放包容的政策環境,並加快無人駕駛立法,讓無人駕駛企業真正“跑”起來。
·業績分化顯著 16家公司率先“透底”半年報
A股半年度業績預告陸續披露。數據顯示,截至6月23日17時,A股共有16家上市公司對外披露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其中包括多家行業頭部公司,不同公司之間業績分化較爲明顯。此外,近期發佈籌劃2025年中期分紅相關公告的上市公司持續增多。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超過30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籌劃2025年中期分紅相關公告。
上海證券報
·四大行5200億元定增募資全部到賬
6月23日,據中國建設銀行消息,該行成功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發行對象爲財政部,募集資金總額爲1050億元,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補充建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建設銀行表示,此次發行是落實國家“一攬子增量金融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於建設銀行資本實力進一步增強和資本結構進一步優化,爲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增強風險抵補能力、鞏固穩健經營發展能力提供堅實保障。至此,四大行募資事項均已落地。從定增預案發布到募資完成,歷時不到三個月。
·國資國企改革再添新案例 國投中魯擬收購控股股東旗下資產
6月23日晚間,國投中魯發佈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公告,公司擬向控股股東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投集團”)等購買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電子院”)控股權。電子院是國內電子工程設計龍頭企業,先後承接了潤鵬半導體12英寸集成電路項目、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項目等電子產業類項目,並於2025年1月起接受了IPO輔導。在業內人士看來,國投中魯併購大股東旗下資產,是央企加速資產整合和證券化的又一個典型案例;若本次交易成功,國投中魯也有望從濃縮果蔬汁(漿)領域跨界到電子工程設計領域,成爲半導體產業的參與者,顯著提升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
·投顧配置ETF“開閘” 機構提前卡位新賽道
“豐富科創板指數及ETF品類,將科創板ETF納入基金投顧配置範圍”的政策指引,意味着“投顧+ETF”財富管理新模式有望加速到來。近年來,伴隨ETF市場的迅猛發展,將ETF納入基金投顧配置範圍的呼聲越來越高。而美國等成熟市場的實踐表明,投顧與ETF的深度融合能有效拓寬投顧策略空間,提升投資效率,更能進一步反哺ETF,實現協同發展。爲迎接這一新模式的到來,不少機構已在投研、科技、策略等多個維度積極備戰。
證券時報
·對外授權交易大單頻現 中國創新藥閃耀全球舞臺
近一個月以來,中國創新藥企對外授權鉅額交易捷報頻傳。先是三生製藥公佈了一項總金額超60億美元的對外授權BD(商務拓展)大單,其12.5億美元首付款創下此前最高紀錄;緊接着是石藥集團宣佈與阿斯利康訂立戰略研發合作協議,總金額達53.3億美元。三生製藥、石藥集團的鉅額BD交易大單,讓外界看到了中國創新藥產品的價值,也使得“中國研發,海外授權”的創新藥發展邏輯被廣泛認可,中國創新藥行業的角色正在實現從“跟隨者”到“參與者”乃至“貢獻者”的跨越式發展。
·倡議優化返利兌現政策 汽車行業“反內卷”打響第二槍
6月23日,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以下簡稱“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發佈的《關於呼籲汽車生產廠家優化返利政策縮短返利兌現賬期的倡議》(以下簡稱《倡議》)稱,在當前市場情況下,汽車生產廠家對經銷商承諾的返利能否及時兌現,對緩解經銷商資金壓力、改善經銷商經營狀況至關重要。此前,部分汽車生產廠家做出縮短供應鏈賬期至60天的承諾,打響了2025年汽車行業“反內卷”的第一槍。但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表示,要關注到汽車經銷商作爲汽車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同樣面臨汽車生產廠家返利兌現賬期問題。
·創業板新增5條主題指數 特色投資標的提質擴容
6月23日,深交所全資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將於6月27日發佈創業板電池指數、創業板醫療指數、創業板算力基礎設施指數、創業板傳媒指數、創業板金融科技指數等5條創業板主題指數。本次發佈的5條主題指數聚焦創業板市場特色產業優勢,在所屬業務領域分別選取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創業板股票構成樣本股,多維度反映創業板市場多元化創新特徵。
證券日報
·央行呵護年中流動性 資金面有望平穩跨季
展望後期,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樑斯表示,6月份資金面能夠平穩跨季。一方面,此前央行已開展大規模買斷式逆回購操作,積極對衝各種因素擾動,且財政支出在季末通常有所加大,能夠適度補充流動性,市場整體資金缺口壓力有限;另一方面,根據以往經驗,若流動性需求增大,市場利率上行,央行可能會選擇適度加大流動性投放操作滿足市場需求。
·年內新增7家“A+H”公司 超60家A股公司更新赴港進度
6月23日,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花智控”)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截至目前,年內已有7家A股公司成功赴港上市,分別是赤峯黃金、鈞達股份、寧德時代、恆瑞醫藥、吉宏股份、海天味業、三花智控,涉及礦業開採、光伏電池、創新醫藥、食品等領域。此外,還有超60家A股公司正籌劃赴港上市,並持續更新進度。從進展來看,安井食品已通過港交所聆訊,納芯微、三一重工等28家已遞交上市申請,藍思科技、峯岹科技等已拿到中國證監會發布的備案通知書。爲何今年A股公司熱衷籌劃赴港上市?綜合來看,政策因素、公司全球化戰略、港股流動性改善等是主要原因。
·中長期資金入市制度逐步完善 “長錢長投”穩步推進
中長期資金是維護市場平穩健康運行的“壓艙石”“穩定器”。今年年初,中央金融辦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圍繞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卡點、堵點,在長期投資考覈制度、投資政策、市場生態建設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對記者表示,《實施方案》旨在通過系統性的制度設計和資金引導,推動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長期資金持續進入A股市場,提升市場的內在穩定性。政策實施以來,中長期資金入市的速度和規模顯著提升,爲資本市場注入了長期穩定的新鮮血液,“長錢長投”的市場生態正逐步走向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