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與不降的討論聲中,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如期出爐,4月份兩期限品種均“按兵不動”,部分市場人士的降息預期走空。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近來多家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爲LPR下行創造了一定空間,但鑑於當前LPR的定價“錨”仍維持穩定,且息差及匯率等內外部影響因素仍存,LPR持穩也符合預期。往後看,二季度政策降息有望落地,屆時將帶動LRR下行。
LPR連續6個月持穩
4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1年期LPR爲3.1%,5年期以上LPR爲3.6%。兩期限品種均爲連續6個月維護在當前水平,背後原因或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4月以來,作爲主要政策利率的7天期逆回購利率並未改變,意味着本月LPR的定價基礎未變,已在很大程度上預示4月LPR將保持穩定。
數據顯示,自2024年10月1年期及5年期以上LPR雙雙下行25個基點以來,二者與7天期逆回購利率間的加點已連續多個月維持在1.6個、2.1個百分點。
其次,息差承壓下報價行主動下調加點動力不足。據金融監管總局數據,去年第四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錄得1.52%,處於歷史低位水平。在日前召開的上市公司業績發佈會上,多家銀行負責人也紛紛預計,2025年銀行業淨息差將繼續承壓。
此外,從外部看,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還提到,4月並沒有美聯儲議息會議,而在經貿環境變化的長期影響下匯率壓力或將加大;月初離岸人民幣匯率一度擡升至7.4以上,雖然當下迴歸7.3附近,但不確定性仍高,總量降息操作或等待更好時機。
其實在本次報價公佈前,業內預期LPR下行的原因或多集中於以下方面,包括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劇下,市場對樓市支持政策加碼的預期升溫,同時近來多家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似乎也爲LPR下行創造了一定空間。
不過縱使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國民經濟仍然實現良好開局。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維持在和去年四季度相當的5.4%高位,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3月份工業增加值7.7%的同比增速創近四年來新高,製造業PMI錄得50.5%創一年來新高。
“總體上看,年初以來LPR報價持續不動,根本上是一季度經濟走勢偏強,由此,儘管當前貨幣政策基調由穩健轉爲適度寬鬆,但下調LPR報價的迫切性不強。”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
二季度LPR下行空間仍存
在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基調下,年內政策利率和LPR報價是否還會下行?受訪人士預計,二季度政策降息將帶動LRR報價下行。
如在王青看來,綜合當前外部經貿環境變化,國內房地產市場和物價走勢,二季度"擇機降準降息"的時機已經成熟,不排除提前到4月份的可能性。而且本次降息幅度可能達到30個基點,與去年全年相當。
“這意味着下一步有力度的政策性降息將帶動LPR報價下行,進而引導企業和居民貸款利率下調,較大幅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在王青看來,這將是當前提振消費、擴大投資,大力提振內需,對衝潛在外需放緩,切實增強宏觀經濟韌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明明也提到,結合當前基本面修復情況、股市回暖節奏以及匯率壓力看,預計短期內貨幣端或以預期管理爲主,保留政策餘量應對經貿環境變化等因素未來潛在的衝擊。
往後看,明明預計,在政策優先級上降準或高於降息,而操作時點上或需觀察後續美聯儲議息會議的決議;若美聯儲恢復降息操作,不排除我國央行跟進動用寬貨幣工具的可能性。
而考慮到LPR下行將給銀行帶來淨息差收窄壓力,有受訪人士認爲,屆時可通過進一步引導存款利率下行,全面降低銀行資金成本等方式來緩解壓力。而且隨着特別國債發行補充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資本金,銀行風險抵禦能力也將增強。
上述受訪人士還提到,若後續LPR調降落地,在宏觀層面將有助於拓寬貸款利率尤其是房貸利率的下行空間,釋放積極政策信號,並預示逆週期調節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以刺激需求增長;股市方面,則有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增加市場流動性;債市方面,長債收益率短期內或有下行,但鑑於目前市場已對降息提前定價,下行幅度或許有限。
編輯:王春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