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批A股上市公司實現業績反轉,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據記者統計,截至4月20日晚6時,2024年度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30%以上,且2025年一季度業績預增或扭虧,或已披露一季報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超30%的A股公司共有51家。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子、基礎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
受訪的某業內人士認爲,業績反轉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僅體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以及行業供需格局的積極變化,也是企業主動求變的成果。
出口增長 拓展顯效
海關總署4月1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6.13萬億元,同比增長6.9%。
在這一外貿逆勢增長的背景下,一批A股公司在一季報或一季度業績預告中展現出業績逆襲的態勢。
皖維高新預計2025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000萬元至12000萬元,同比增長90.85%至154.47%。在業績預增原因說明中,皖維高新提到,報告期內,針對海外市場需求和客戶反饋,公司不斷調整和優化銷售策略,部分產品出口量同比增加。其中,PVA、可再分散性膠粉的出口量同比增長20%以上,醋酸甲酯的出口量同比增長約150%。
回看2024年,皖維高新營業收入同比下滑2.8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雖有增長,但增幅僅爲8.20%。
長安汽車同樣經歷了業績反轉。2024年,長安汽車全年銷量實現正增長,創下近七年新高。然而,銷量的增長並未轉化爲淨利潤的提升,淨利潤同比下降超三成。
長安汽車近期發佈的202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令人眼前一亮。公司預計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3億元至14億元,同比增長12.26%至20.89%。長安汽車表示,淨利潤及扣非淨利潤的雙增長,得益於公司堅定推進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品牌向上,產品結構優化,新能源效益改善,海外市場實現增量增利,自主品牌盈利能力穩中有進。
行業回暖 訂單飽滿
今年一季度,電子、國防軍工等多個行業呈現向好態勢。受益於下游市場需求回暖,一批相關A股公司2025年一季度業績預增,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鋮昌科技便是典型代表。2024年,鋮昌科技業績暴跌,甚至發佈了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告。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24年的利潤總額、歸母淨利潤及扣非後淨利潤均爲虧損狀態,營業收入及扣除後營收均處於1.8億元至2.3億元區間,觸及“收入+利潤”組合式財務退市指標。
2025年一季度,鋮昌科技預計營業收入爲9000萬元至9500萬元,同比大幅增長;歸母淨利潤爲2700萬元至3450萬元,同比扭虧爲盈。業績反轉的核心驅動力在於行業需求快速恢復,公司在手訂單及項目顯著增加,新增訂單大幅增長。同時,公司下一季度乃至全年的生產計劃已準備充足,全力確保客戶需求。
同樣受益於行業景氣度提升的還有風電行業。今年一季度,風電行業發展趨勢良好,行業景氣度提升,帶動風電零部件整體需求旺盛。作爲風電主軸龍頭企業,金雷股份迎來一季度業績的“開門紅”。公司預計2025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000萬元至5600萬元,同比增長70.96%至91.47%。而公司同日披露的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58.03%。
轉型升級 新品放量
部分公司通過主動作爲,成功實現了2025年一季度業績逆轉。
受行業競爭影響,山東玻纖2024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93.9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大幅減少70.40%。
但在2025年一季度,山東玻纖迎來轉機。公司預計一季度歸母淨利潤爲699萬元至1048萬元,同比扭虧爲盈。山東玻纖表示,業績預增得益於公司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完善高強高模纖維產品矩陣,實現從“量本利”向“價本利”的轉變,從而實現“量價齊升”的良好局面。
4月15日,羅欣藥業發佈2024年度業績快報和202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2024年,羅欣藥業淨虧損擴大至9.62億元,但在今年一季度,憑藉創新藥替戈拉生片的銷售增長,成功扭虧爲盈。羅欣藥業稱,公司創新藥替戈拉生片的市場份額已顯著提升,渠道覆蓋也持續擴大,一季度銷售量同比增加。
此外,北方稀土、廣晟有色等稀土上市公司,國力股份、東山精密等電子行業公司,利爾化學、北元集團等基礎化工企業,均在去年業績同比下降的情況下,今年一季度經營業績大幅預增或扭虧。
編輯: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