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兩市主要股指27日全天震盪反彈,至收盤時均小幅上漲。盤面上,半導體產業鏈集體走強,光刻機方向領漲,新萊應材、海立股份、西隴科學、凱美特氣、江化微等多股漲停;化工股集體大漲,華爾泰等多股漲停;創新藥概念股展開反彈,康弘藥業漲停。下跌方面,深海科技概念集體調整,大連重工、神開股份等跌停;機器人概念股走低,南方精工跌停。
截至收盤,滬指報3373.75點,漲幅0.15%,成交額約4965億元;深成指報10668.10點,漲幅0.23%,成交額約6942億元;創業板指報2145.10點,漲幅0.24%,成交額約3247億元。
熱點板塊
盤面上,化學原料、保險、半導體、光刻機、減肥藥、CRO等板塊和概念股漲幅居前;電機、風電設備、汽車零部件、海工裝備、可控核聚變、工業母機等板塊和概念股跌幅居前。
機構觀點
巨豐投顧:週四市場震盪運行,光刻膠板塊漲幅居前。歷史經驗表明,A 股地量常與地價共振,但需政策或業績催化確認底部。可繼續跟蹤業績確定性板塊:如消費(白酒、旅遊)、公用事業(電力、燃氣)等。進攻方向,留意科技錯殺標的調整充分的AI算力、人形機器人核心標的,尤其是財報預期良好的品種。
銀河證券:2025年第一季度,AI終端創新呈現高性能計算、輕量化設計、場景多元化三大特點。CES 2025成爲技術落地的核心舞臺,推動AI從雲端向端側滲透,同時加速具身智能、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商業化進程。未來,AI與終端硬件的深度融合將重塑消費電子生態,進一步拓展人機協作的邊界。
中信證券:外骨骼機器人可爲工業、物流、戶外運動等多種場景提供助力和爲醫療場景滿足康養需求,作爲一種人機緊耦合系統受益於AI和工業控制技術的迭代發展。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日漸增加的康養需求和日益減少的勞動力爲外骨骼機器人的應用打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建議關注具備確定性的核心零部件環節和部分相關設備企業。
消息面上
財政部:1-2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6255.0億元 同比增長0.1%
財政部發布數據顯示,1-2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124873.4億元,同比下降0.3%,國有企業利潤總額6255.0億元,同比增長0.1%。1-2月,國有企業應交稅費11127.3億元,同比增長0.6%。 2月末,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64.9%,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
央行副行長宣昌能: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擇機降準降息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在博鰲亞洲論壇“不穩定世界中尋找貨幣與金融穩定”分論壇上致辭時表示,當前,國內外環境正在進行深刻變化,全球供應鏈不斷受到影響。中國國內經濟結構也在不斷調整。在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中國明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央行連續多次降準降息,通過貨幣政策調整來支持經濟發展。政策的立場是明確的,中國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擇機降準降息。
阿維塔迴應上市傳聞 稱計劃2026年上市
3月27日,對於年內上市傳聞,阿維塔相關人士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回應稱,中金和中信證券是企業的聯席保薦人,公司計劃於2026年上市。當天有消息稱阿維塔計劃最早於今年二季度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並在四季度完成上市,同時擬評聘華泰國際等爲保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