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外匯

您所在的位置:
多國加碼基建投資促經濟增長
 

近期多國公佈的經濟規劃顯示,加大基礎設施投資成爲重點方向。分析人士認爲,在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的威脅下,爲保障經濟發展,減少對美國依賴,多國將尋求內生增長和轉型的新潛力。

多國部署基建投資方案

德國聯邦參議院(上議院)日前正式通過《基本法》中“債務剎車”改革法案,計劃提供5000億歐元特別基金,主要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分析人士認爲,這項計劃標誌着德國經濟政策重大轉向,有望刺激長期不足的公共投資,助力德國經濟擺脫衰退困境。

根據草案,期限爲12年的特別基金將用於交通、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其中,1000億歐元注入現有的氣候與轉型基金,另有1000億歐元提供給各聯邦州用於投資。

輿論普遍認爲,特別基金將引發德國投資熱潮。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預計,2026年德國設備投資和建築投資將分別增長5%和4%,基礎設施改善將進一步激發私人投資。

德國多個權威經濟研究機構近日發佈經濟預測報告,普遍上調2026年德國經濟增長預期。報告均指出,雖然美國關稅和貿易政策正抑制德國經濟,但基礎設施特別基金等擴張性財政措施將提振經濟,助力其復甦。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等機構預計,未來十年,德國經濟產出有望年均增長超2%。

在北美,加拿大政商界正考慮重啓大規模基礎設施項目,包括建設橫貫東西的“能源走廊”。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日前報道,加拿大已啓動一個39億加元的高鐵項目,計劃連接多倫多和魁北克。卡爾加里大學經濟學教授費洛斯呼籲將目光投向多倫多—溫莎走廊以外,以惠及更多城市和地區。

在中東地區,沙特阿拉伯日前公佈的最新產業規劃顯示,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投資1.1萬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涵蓋交通、能源、通訊、醫療、教育等各個領域。

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沙特將打造長達3000公里的高鐵網絡,連結麥加、麥地那、利雅德等主要城市,提升區域經濟整合,並擴建和新建多個國際機場,提升航空運輸能力。沙特還將致力於建設現代化港口碼頭,打造區域物流樞紐。

在亞洲,泰國政府日前批准了總額約2000億泰銖的投資方案,包括建設曼谷地鐵橙線和三座數據中心。泰國政府希望利用這些投資提振低迷的經濟增長。

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發布聲明稱,連接曼谷西部和東部郊區的地鐵橙線將耗資1090億泰銖,獲批的三個數據中心及雲服務項目則可得到稅務優惠和其他獎勵。

減少對美依賴 尋求內生轉型動力

多國幾乎同期開始加碼基建投資並非巧合,分析人士指出,美國關稅威脅將壓抑經濟增長,多國要擺脫來自美國的風險及其對美國的依賴需提高自身產業水平,保障經濟增長。

加拿大媒體指出,美國關稅的威脅令加拿大走到一個經濟政策的轉折點。阿爾伯塔省前省長肯尼接受採訪時說:“我們國家是時候站起來了,讓我們停止空談生產力和競爭力,而是付諸行動。”

不過,報道同時指出,本國官僚主義、鄰避效應及複雜的監管導致大量項目被擱置。加拿大長期依賴私營部門建設基礎設施,但近年來風險和成本的上升使得私企望而卻步。加拿大聯邦與地方政府正探索加速審批流程。

類似的情況還有德國,德國多個權威經濟研究機構近日發佈的經濟報告均指出,美國關稅和貿易政策正抑制德國經濟,而財政擴張措施並未觸及德國經濟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長期來看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有限。

德國慕尼黑經濟研究所調查顯示,基礎設施基金不是解決德國經濟困境的優先事項,減少官僚主義、實施可負擔的能源轉型政策、調整人口結構等結構性改革措施更爲重要。

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馬塞爾·弗拉茨舍爾指出,公共投資項目啓動需要時間,預計最早到明年纔會對經濟增長產生明顯影響。“雖然這來得有點晚,但總比沒有好。”

巴克萊銀行近日發佈的報告指出,歐盟正迎來一個新時代,需要縮小與美國競爭力差距,而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大關鍵。

“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公共投資可以吸引潛在大量私有資本,僅歐盟建築工程業就有望保持兩位數增長率。”報告指出。

AI需求引領新基建升溫

多國政商界投資方向還重點佈局於新基建領域,AI產業需求相關的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成爲發展重心。

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期指出,法國將在未來幾年吸引來自各企業、基金及其他來源的投資,總計達1090億歐元,以推動國內人工智能AI項目的發展。

他舉例說,阿聯酋基金已宣佈投資300億歐元至500億歐元,用於在法國建設新數據中心園區。他還透露,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資金也將流入法國的人工智能領域。加拿大私募基金布魯克菲爾德也宣佈,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資200億歐元,建設數據中心和AI基礎設施。

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公開表示,要確保數據中心等數碼基礎設施能滿足外國投資者和本地企業家的需求,維持泰國經濟增長和競爭力。

企業界方面,微軟和貝萊德表示,特斯拉總裁埃隆·馬斯克的xAI將加入他們的“全球AI基礎設施投資”聯盟,共同建設價值3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和其他AI基礎設施。該聯盟由貝萊德及旗下的全球基礎設施合夥公司(GIP)、微軟與阿聯酋投資機構MGX在去年共同發起,其當時表示,他們將尋求建立300億美元的私募股權資本,並最終撬動多達1000億美元的潛在投資。

隨着人工智能的資本需求和投資熱情飆升,已經有一系列公司和投資者結成聯盟建設大型數據中心園區。最近,軟銀集團和OpenAI等多家公司已經達成一項名爲“星際之門”的1000億美元人工智能投資計劃。

另外,投資人工智能的熱潮對全球電力需求產生了巨大影響,能源電力基建項目也將迎來躍升式發展。據相關權威機構預測,到2034年,全球數據中心的能耗預計將超過1580太瓦時。

編輯:尹楊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新華財經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