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DeepSeek金融朋友圈擴容 消金公司加速本地化部署
DeepSeek金融朋友圈持續擴大。近日,記者瞭解到,多家消費金融公司正在推進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工作,將大模型應用於產品營銷、風險控制、客戶服務、貸後管理等多個場景,進一步爲消費金融領域的智能化建設探索創新解決方案。業內人士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巨大發展前景,爲塑造產業新業態打開大門。同時,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應用過程中也可能帶來數據安全問題,如何確保金融數據的安全存儲、傳輸、處理,防止數據泄露和濫用,這是包括消費金融公司在內的各類金融機構需要面對的挑戰。
·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提出 引導更多優質外資長期投資我國上市公司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轉發經國務院同意的《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提出,適時擴大開放試點,落實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要求;鼓勵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引導更多優質外資長期投資我國上市公司。行動方案包含有序擴大開放、提高投資促進水平、增強開放平臺效能、加大服務保障力度四方面共20條內容。
·銀行業績快報陸續出爐:超八成實現營收增長
A股上市銀行2024年業績快報陸續出爐。截至記者發稿時,共有16家上市銀行披露2024年業績快報,包括4家股份行、11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其中,超八成銀行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12家銀行實現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同比“雙增”;浦發銀行、青島銀行、杭州銀行等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兩位數增長。整體來看,銀行資產質量表現穩健。
上海證券報
·股市債市迎來逾百億美元資金共振流入 外資開年積極佈局中國市場
國際金融協會(IIF)2月18日發佈的全球資金流向報告顯示,2025年1月,中國股市和債市自上年8月以來首次同時實現外資淨流入,當月吸引外資流入逾百億美元。在政策預期積極、科技創新行業快速發展、資產穩定性凸顯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國際投資者對於中國資產的熱情持續升溫。德意志銀行表示,全球投資者普遍低配中國資產,未來需要調整投資組合,以避免錯失中國市場的增長機會。
·投資端仍將是險企2025年業績表現“勝負手”
2024年險企投資業績一掃前兩年的陰霾,實現全面改善。截至2月19日,共有145家險企披露償付能力報告,記者梳理髮現,險企2024年投資業績十分亮眼,綜合投資收益率普遍超過3%,最高者甚至達到17.93%,對險企2024年盈利好轉起到關鍵支撐作用。業內專家對此表示,新會計準則切換對資本市場波動的放大作用不可小覷。正因如此,投資端仍將是險企2025年業績表現的“勝負手”,預計險企將格外重視新會計準則對權益投資的影響。
·“科技+紅利”兩手抓 私募借道ETF加碼權益資產
近期密集發佈的ETF上市公告,透露出私募的佈局方向。截至2月19日,50只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出現在23只今年以來上市ETF的前十名基金份額持有人名單中,合計持有規模接近5億元。從行業分佈來看,科技和紅利板塊相關ETF是私募佈局的重點方向。
證券時報
·AI主題投資現分歧 基金經理等待業績驗證
近期,多家房企召開了2022年中期業績發佈會,記者對房企高管關於市場形勢、投資策略、收併購等熱點問題的迴應進行了梳理。多位房企高管認爲,當前房地產市場已經築底,市場信心逐步恢復,雖然短期市場依然承壓,但對中長期市場向好有信心。對於投資策略,多位高管表示,公司將堅持量入爲出、現金流第一的原則,根據現金流情況安排投資結構。對於收併購計劃,多位高管表示,會積極主動廣泛接觸收併購機會,同時嚴謹慎重做預判和決策。
·創新驅動中國資產重估 三大維度看背後邏輯
今年以來,DeepSeek引爆全球科技圈和資本圈,從跟隨模仿到創新,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強勢崛起,縮小了中美之間的科技差,展現了中國科技企業強大的創新力,“東方神祕力量”正引領全球資本對中國科技企業乃至中國資產進行價值重估。在外資看來,中國資產最大吸引力來自於較低的估值水平。從市盈率看,上證指數最新滾動市盈率(PE)在14倍左右;市淨率方面,萬得全A指數最新市淨率1.6倍左右;從股息率來看,萬得全A指數股息率達到2.45%,標普500指數不足前者的一半;股債比價(市盈率倒數/國債收益率)將股票與債券兩類資產結合,用於判斷當前股票相對債券性價比高低,比值越高,投資股票性價比越高。
·穩外資20條發佈:鼓勵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 推動生物醫藥領域有序開放
2月19日,《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發佈。《方案》明確了2025年穩外資要做好有序擴大自主開放、提高投資促進水平、增強開放平臺效能、加大服務保障力度4方面共20項重點任務。其中,提高投資促進水平是《方案》的部署重點。
證券日報
·商業銀行同業存單發行量價齊升
截至2月18日,一年期AAA評級同業存單發行收益率爲1.90%,較春節假期前(1月27日)上漲20個基點。發行利率上漲的背後,是銀行面臨負債端資金壓力下,同業存單發行量和淨融資量齊升。業內人士分析認爲,總體而言,受內外部因素影響,近期銀行負債端流動性壓力有所加大,加之節後資金面持續偏緊等因素,共同推高了銀行對同業存單的發行需求。
·年內A股公司發佈32單定增預案 擬投項目重點聚焦新質生產力方向
截至2月19日,年內A股公司發佈32單定增預案,同比增長28%。其中,17單定增用於融資收購其他資產,佔比53.13%。自去年9月底《關於深化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發佈以來,併購重組市場活力進一步激發,通過定增實施重大資產重組的項目明顯增多。
·“政策利好+市場需求”雙重驅動 複合鋁箔行業發展勢頭正勁
2025年以來,複合鋁箔賽道持續火熱,吸引了衆多上市公司佈局。在政策利好與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複合鋁箔行業迎來了黃金髮展時期。複合鋁箔下游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鋰電池領域,涵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和消費電子電池。真鋰研究(北京華清正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墨柯對記者表示:“鋁價高時,複合鋁箔相較傳統鋁箔成本優勢明顯,有望降低鋰電池製造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