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媒體看工行

金融時報:國有商業銀行全力爲抗災重建提供信貸支持
 

  本報訊 記者戴磊報道: 2008年初,面對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各國有商業銀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支援抗災及災後重建。據不完全統計,工行已提供災後重建貸款共計達169.4億元,農行緊急投放71.5億元煤電油運和抗災自救信貸資金,建行、中行各發放專項抗災貸款超過15億元。

  爲積極支持南方受災地區抗災救災,保證重點煤電油運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儘快恢復當地生產生活,工農中建四大銀行開闢災後重建貸款專門通道,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快速審批、優先辦理和抗災重建相關的貸款項目。記者獲悉,截至2月18日,工行下屬14家分行已爲119家企業提供抗災救災和災後重建貸款共計169.4億元。此外,該行目前正在受理超過350億元的災後重建貸款項目。

  除工行外,其他幾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抗災救災工作同樣在火熱進行中。災情發生後,中國農業銀行黨委急政府所急、排客戶所難、供民生所需,把抗災救災工作當作當前的頭等大事來抓,緊急部署抗災救災工作,全力支持抗災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在緊急投放71.5億元煤電油運和抗災自救信貸資金的同時,該行還向受災地區捐款1200萬元,其中員工自願捐款200多萬元。中國銀行在受災地區全面推出抗災救災“綠色金融通道”,用金融手段支持地方政府抗災救災工作。據介紹,災情發生後,中行總行立即成立了抗災救災工作小組,並決定在貸款安排上加大對能源、石油石化、電信、交通、通信等基礎行業的授信支持力度,在貸款資金上予以傾斜,貸款受理、審批和發放優先加急辦理。據不完全統計,1月28日以來,中行已向湖南、貴州、江西、湖北等受災地區的煤炭、電力、石油石化、交通、通信行業的客戶集中投放貸款10.4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抗災救災工作。建行同樣緊急啓動抗災救災貸款“綠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將貸款送到抗災第一線,並向災情嚴重的湖南、湖北、安徽、貴州等省份捐款1200萬元,以幫助災區渡過難關。災害面前,國有控股銀行的社會責任感和政治責任感得到了充分體現。

  記者從工行了解到,該行此次提供的抗災救災貸款主要用於支持煤電油運企業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和與人民羣衆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及其它生活必需品的生產和購銷,其中,發放電網修復與營運貸款47億元、燃油供應貸款34.5億元、公路養護貸款21.6億元、發電企業購煤貸款15億元、發電企業生產貸款11.4億元、煤炭生產貸款15.6億元、客貨運輸貸款5.9億元、民生物資產銷貸款14.2億元、通信光纜修復貸款0.3億元。

  下一階段,抗擊冰雪災害將由應急搶險抗災轉入全面恢復重建,相關客戶對銀行貸款需求也較爲旺盛。據工行統計,目前該行16家分行的98家企業後續抗災救災和災後重建相關貸款需求就達到了367.9億元。工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爲一家大型商業銀行,在不違反貸款原則的基礎上,以大局爲重,爲全國抗災救災工作提供信貸資金支持,滿足受災地區的資金需求,是工行應該承擔起的社會責任,該行將密切關注災情發展,全力做好抗災救災及災後重建的金融服務工作。(摘自《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