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租賃行業,工銀租賃以及隨後即將掛牌的建行、交行、民生、招商五家銀行系租賃公司的出現,無疑將使整個行業的面貌煥然一新。用銀監會非銀部副主任陳瓊的話來說,“必將從根本上改變當前租賃市場的格局”。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一標誌性事件至少具有兩層積極含義:一層是背靠大銀行股東的支持,銀行系租賃公司的資本額以及在融資市場的地位,將較現有租賃公司會有質的提高,這會極大地提高國內租賃機構抵抗國際競爭的實力。另一層含義則是,對國內銀行而言,這也是一次探索綜合化經營,突破傳統信貸業務發展瓶頸的積極嘗試。
----爲金融租賃業帶來顛覆性變化
據瞭解,目前我國有三類租賃公司:一類是銀監會審批監管的金融租賃公司,共12家;一類是商務部審批監管的中外合資、外商獨資及內資融資租賃公司,有80多家;最後一類是上萬家無需審批的內資租賃公司。工銀租賃等銀行系租賃公司的涉足,將給行業實力和地位帶來顛覆性的變化。
以工銀租賃爲例,背靠工行的強大實力和良好聲譽,工銀租賃能夠獲得其他租賃公司所沒有的獨特競爭優勢,確保公司客戶可以依照租賃協議佔有和使用租賃物,充分享有“安享權”。此外,工銀租賃的股東背景和營銷網絡,能夠有效降低公司的融資成本。再有,工商銀行擁有規模龐大、層次豐富的客戶羣,同時又有衆多的中型潛在客戶,能夠爲工銀租賃提供豐富的客戶資源。
而在國際上,銀行辦租賃也是有大量的成功經驗,國際上比較成功的融資租賃公司很多都出自銀行的大手筆。不少知名的外資銀行,如花旗、美國銀行、JP摩根、匯豐(在拉美)、蘇格蘭銀行、巴黎銀行、德意志銀行等均成功涉足租賃業務。
據瞭解,目前國外租賃機構幾乎壟斷了幹線飛機、醫療設備、通訊設備等領域的租賃市場。隨着我國金融市場的全面開放,國外同業必將進一步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業務拓展力度,行業的國際化競爭將更加激烈。大型商業銀行在此時涉足租賃行業,必將爲中國民族租賃業爭得應有地位。
對於工銀租賃而言,除了爭取國內市場外,爲了參加國際化競爭,這家公司剛一成立就已勾畫出自己的海外戰略:即藉助工行各海外機構,拓展海外業務平臺;同時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選擇適當時機,展開海外併購或資產收購。
----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重要一步
而銀行成立租賃公司更是當前各大銀行積極探索綜合化經營,突破業務發展瓶頸的主動之計。這一點也正是中行、工行、建行等上市銀行不遺餘力地爭搶租賃牌照的動因所在。
以傳統存貸款業務爲主,向金融租賃等相關行業延伸發展的模式,有助於提升跨市場的服務能力,增強業務發展的協同效應。通過綜合化經營,還有助於促進收入結構的多元化。當前,我國商業銀行賴以生存的傳統信貸業務的市場空間和盈利能力已日益受到嚴重擠壓。要實現非利息收入的更大增長,實現非利息收入和利息收入的協調發展,必須拓展業務範圍。發展金融租賃業是目前商業銀行實現業務多領域、收入多元化的現實選擇。
發展融資租賃業務,還是國內銀行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突破現有業務發展的必然要求。據統計,2002年全球千家銀行排名前25位的大銀行大多涉足金融租賃業。隨着中國融資租賃監管要求的逐步放開,一些國內外銀行開始抓住機會,爭奪優質中國租賃市場資源。因此,國內銀行必須主動應對這一競爭。
按照國際著名的融資租賃公司Sea-span總裁Gerry Wang的說法,作爲銀行信貸的一種補充手段,銀行辦租賃可以極大增強信貸資產的流動性。藉助金融租賃公司的平臺,可以掌握飛機船舶的所有權,從而既可以將飛機船舶這類流動性強、價格透明的資產打包,發行資產信託計劃,也可以進行應收租金證券化,增強信貸資產的流動性。
此外,設立租賃還可以降低融資風險,實現對租賃資產的雙線控制,降低現有業務的融資風險。租賃公司握有資產所有權,銀行享有資產抵押權,對融資風險實現了“雙線控制”,即使出現違約,租賃公司也可以將資產重新出租,避免資產急於出售所遭受的損失。對於化解不良資產風險、提高貸後管理質量,銀行辦租賃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