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媒體看工行

第一財經日報:全球金融業格局三變天下 工行坐上頭把交椅
 

  全球金融業的排序重新洗牌,中國的銀行首次坐上“頭把交椅”。工行、建行和中行已將過去長期穩居市值全球第一的美國花旗集團遠遠甩在身後。

  全球金融業的排序重新洗牌,中國的銀行首次坐上“頭把交椅”。中國工商銀行(601398.SH,1398.HK)、中國建設銀行(601939.SH,0939.HK)和中國銀行(601988.SH,3988.HK)已將過去長期穩居市值全球第一的美國花旗集團遠遠甩在身後。

  過去一年花旗集團的股價下跌了47%,去年四季度在次級債上的相關投資損失高達180億美元。正如美國波士頓大學公司法副教授CharlesWhitehead所說:“中國正在崛起、混業銀行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次級債衝擊,這三大趨勢正在改變金融業的格局。”

  “排名已經完全改變了。”位於華盛頓的劍橋能源研究協會公司主席DanielYergin在達沃斯論壇上接受採訪時表示,“金融機構擔心,去年8月幾乎在一夜之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特別是在美國。”

  資產的逆轉是最清楚不過的證明,相對於已經主宰金融領域大半個世紀的美國金融機構,投資者們更加看好新興市場的銀行。

  根據Bloomberg彙編的數據,2003年多達13家美國金融機構躋身全球前二十大,當時沒有一家亞洲金融機構能夠同列。現如今,有4家亞洲金融機構躍上榜單,而美國金融機構只剩6家。

  次級債市場的崩潰,使美國最大的3家金融機構在過去6個月內市值蒸發超過1000億美元。僅僅在一年以前,花旗集團還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金融機構,當時工商銀行才上市3個多月。現如今,工商銀行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金融機構,而花旗集團則跌到第七位。

  越來越多的人擔心,花旗集團這家有着196年曆史的老牌銀行可能無法匹敵工商銀行,後者不僅身處全球最快的經濟體,而且有着人數超過法國、西班牙和英國人口總和的龐大客戶羣。

  去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高達11.4%,創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投資者看好經濟強勁增長的大背景,爭先恐後地買進中國的銀行股。

  根據Bloomberg彙編的數據,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這3家中國最大的銀行的市值總和達到約6078億美元,相比之下美國銀行業三巨頭美國銀行、摩根大通銀行和花旗銀行的市值總和只有約4962億美元。

  工商銀行一家的市值便達到2775億美元,即便與它差距最小的競爭對手美國銀行也比工商銀行少了約816億美元。

  而且,這些美國金融機構正在承受美國房地產市場25年來最嚴重的衰退。次級債危機已經導致超過1450億美元的資產減計,並且引發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隨着美元持續多年的貶值,美國金融業的資產也在不斷縮水。

  5年前花旗集團、瑞士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是全球最大的幾家金融機構,而如今它們都落到後面。新的前三中美國銀行和英國匯豐控股一直受到股東們的批評,稱它們過於依賴消費銀行業務,而不是那些給競爭對手創造了滾滾利潤的證券業務。但是,去年下半年開始,就連證券業務盈利的模式也開始失靈。

  普華永道金融服務部門駐法蘭克福高級經理ChristopherSur稱,市場價值所體現的是投資者對於未來增長的預期。“核心因素如權益回報和本益比,都反映在股價上。”

  2005年以來,美國銀行一直保持其全球市值第二大的位置,匯豐控股排在第三位,美國西海岸最大的銀行富國銀行從去年的第十一位上升到第八。這三家銀行都依賴於零售商業,存款、貸款和中間業務收費的營收佔總收入的三分之二。

  而花旗集團的全球消費銀行業務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剛剛超過50%,另有三分之一來自投資銀行相關業務,包括擔保債務憑證之類的複雜證券。

  “花旗集團沒有廣泛的消費業務以及可以做後援的儲蓄存款,這一點美國銀行、摩根大通銀行和富國銀行都做得很好。”紐約Tanka資本管理公司總裁GrahamTanka表示,他在一個月前出售了花旗集團的股票。

  自遭遇去年四季度的鉅額虧損後,歐洲資產規模最大的金融機構瑞士銀行從全球市值第八位下跌到第十六位,美國摩根士丹利和英國巴克萊銀行甚至跌出前二十的排名。美國最大的兩家抵押貸款融資機構聯邦全國房貸協會(FannieMae)和聯邦住房抵押貸款公司(FreddieMac)則落得更遠。全球排名最高的證券公司高盛集團在全球金融機構中排第十五位。

  與此同時,意大利最大的兩家銀行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和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分別攀升至第十二和第十三位,通過併購國內和歐洲中東部的銀行,過去3年它們的市值增長了4倍,此前根本無緣前二十。作爲德國最大的金融機構,德意志銀行只能排到全球第二十七位。

  德意志銀行和瑞士信貸集團的市值都小於中國交通銀行(601328.SH,3328.HK)。“如果你把中國的銀行排除,那麼所打亂的排名順序主要是全球性銀行和地方銀行之間。”紐約大學的金融學教授RoySmith表示,“全球性銀行在次級債危機中遭遇了更加嚴重的打擊。”股價下跌、資產減計和融資成本提高,迫使包括花旗集團和瑞士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至少融資840億美元以充實資本金,這些資金大多來自中東和亞洲的主權財富基金。

  附表:全球金融機構市值排名

  資料來源:Bloomberg

  注:當前排名截至上月底

  單位:億美元

  排名  銀行  市值 1年前 5年前

  排名 排名

  1 中國工商銀行 2775.14 4 ?

  2 美國銀行 1959.33 2 2

  3 英國匯豐控股 1767.88 3 3

  4 中國建設銀行 1652.34 7 ?

  5 中國銀行 1650.87 6 ?

  6 美國摩根大通銀行 1596.15 5 9

  7 美國花旗集團 1406.98 1 1

  8 美國富國銀行 1123.65 11 4

  9 西班牙國家銀行 1098.62 12 23

  10 三菱UFJ金融集團 1054.12 9 22

  11 荷蘭銀行 1036.43 34 29

  12 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975.91 15 32

  13 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 899.54 16 46

  14 法國巴黎銀行 884.87 14 15

  15 美國高盛集團 876.02 18 18

  16 瑞士銀行 848.78 8 7

  17 西班牙對外銀行 783.02 19 25

  18 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 777.13 31 109

  19 蘇格蘭皇家銀行 760.23 10 6

  20 美國美聯銀行 754.01 13 8 (摘自《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