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工商銀行(以下簡稱工行)獲悉,截至2007年底,工行託管各類基金產品的資產淨值超過9700億元,市場佔比約30%,繼續穩居國內基金託管行業的龍頭地位。與此同時,該行各類託管資產的總淨值超過1.4萬億元,也是國內首家託管規模突破萬億大關的商業銀行。這不僅標誌着工行託管業務進入了高速發展通道,也標誌着國內託管業伴隨着資本市場改革與開放,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第一家託管銀行
從1998年起,工行作爲國內首家託管銀行開始託管國內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規模從1998年的60億元起步,近10年來,保持年均80%以上的增長率,2007年,只用了8個多月的時間,託管規模跨越1萬億元。近年來,該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始終保持着國內基金託管市場規模30%以上的份額,在保險資產託管、企業年金基金託管、QDII託管等方面都保持着市場領先地位。
創新是工行託管服務發展的動力,也是長期保持市場領先的基礎。自1998年以來,工行率先推出國內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指數基金、債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LOF、ETF和複製基金等創新產品的託管服務,成爲國內首家對保險資產進行全過程全金額託管的銀行、首家QDII資產託管銀行、首批企業年金基金託管銀行和首批資產證券化產品託管銀行。
理念先行
據工行人士透露,爲切實維護各類委託人利益,工行託管服務始終堅持風險管理與業務發展同等重要的理念,建立了嚴格的風險控制機制,不斷強化風險管理對業務發展的保障和支持。
開展託管業務近10年來,工行在資產估值、會計覈算、資金清算、證券交割等方面始終保持良好記錄,風險控制收效明顯。2005年,工行在國內率先啓動並通過SAS70審計認證,成爲國內首家引入並一次性通過SAS70國際專項認證的託管銀行。2007年,工商銀行託管業務災備應急演練圓滿實施,在國內託管銀行中率先建立了系統化的災難備份應急恢復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工行不僅是目前國內唯一家自主研發託管業務系統的商業銀行,而且在系統建設方面始終保持着業內領先地位。
近年來,工行把全球託管確定爲託管業務發展戰略,該行充分利用其境內外分支機構和客戶資源,搭建起託管業務發展新平臺,全球化託管服務網絡建設已初具規模。到目前爲止,工銀亞洲、工銀倫敦等工行境外機構已經啓動並順利開展託管業務,實現了全球託管業務網絡建設的突破。
聯手境外強者
經過近10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工行依靠專業高效的團隊,以創新爲動力,以風險控制爲保障,在國際國內託管市場樹立了良好形象。該行在託管領域的出色表現,也得到了國際專業媒體的廣泛認可:2004年度分別被《亞洲貨幣》和《全球託管人》評選爲“中國最佳託管銀行”,2005年度分獲《全球託管人》和《財資》評選的“中國最佳託管銀行”,2006年度又再次被《財資》雜誌以及《環球金融》評選爲“中國最佳託管銀行”。連續3年獲得6項國際著名財經媒體評選的“中國最佳託管銀行”大獎,工行因此成爲國內獲評託管業務獎項最多的託管銀行。
進入2008年,隨着國內資本市場開放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國內託管服務面臨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新的發展階段,工行託管業務負責人介紹說,工商銀行將會繼續發揮自身在託管服務領域的競爭優勢,不斷提高風險管理水平,繼續發揚創新精神,同境內外客戶擴大合作,開發出更多更好的託管服務,在爲投資者和託管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繼續做大做強規模和效益,實現工商銀行託管業務的又好又快發展。(摘自《數字商業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