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徐展基報道】香港和上海過去百多年的銀行業發展,市民有機會了解,香港歷史博物館破天荒與上海市銀行博物館攜手合作,今日起在港展出近五百多件相關文物藏品,包括中國貨幣史上最大面額的60億圓紙幣,以及有「鎮館之寶」之稱的美國鈔票公司印製的紙鈔樣本等,部分展品更是首次於上海以外地方展出,十分珍貴。
----滬藏品首次外地展出
今次展覽名爲「從錢莊到現代銀行」,昨日舉辦開幕儀式,更邀得行政長官曾蔭權、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以及上海市銀行博物館館長黃沂海等擔任主禮嘉賓。
黃沂海表示,上海銀行博物館從兩萬多件藏品中,精挑細選出340件,合併香港歷史博物館的200多件藏品共同展覽,當中部分爲首次於上海以外地方展出。
場內除了設有介紹歷史的展板,又有大量實物,並復原了古代錢莊及儲蓄所的場景,展品包括原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上海分行門前的銅獅子、不同年代發行的鈔票、股票、出納票據、存摺、錢箱、銀行用具及禮品等,其中的中國第一套人民幣、中國史上最大面額的60億圓紙幣、具記憶的古老記帳機等更是難得一見。
----「鎮館之寶」印鈔樣本
黃沂海又特別提到銀行遺珍,即三冊美國鈔票公司印製的紙鈔樣本,當中記錄了中國1905至1949年間,54家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印製的1113款紙鈔,「三冊樣本現只僅存這一套,而且表格上標明各款紙鈔印製的地方及數量,是考證中國舊紙鈔的權威資料,亦是館中的『鎮館之寶』」。
展覽由康文署與中國工商銀行合辦,由今日(11月28日)起至明年3月24日,入場費爲10元,全日制學生、高齡人士及殘疾人士獲半價,星期三免費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