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歷史博物館與上海市銀行博物館首度合作,籌辦名爲「從錢莊到現代銀行」大型展覽,展現三百多件反映滬港銀行業兩百多年的發展歷程的珍貴文物。
展覽由今天至明年三月二十四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出席開幕典禮時表示,上海市銀行博物館從兩萬餘件藏品中,精心挑選了三百多件館藏精品來港展出,其中有「鎮館之寶」、存世孤品的銀行遺珍,也有首次公開展出的金融文物,以及當年香港駐滬金融機構的部分實物等。
此外,展品還包括有不同年代發行的鈔票、股票、出納票據、錢罌(錢箱)及存摺,以及銀行用具及禮品等,當中不少難得一見,例如原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上海分行門前的銅獅子、一座兼具記憶及計算功能的古老記帳機、槓桿式扎鈔機、上海錢莊及中國人民銀行儲蓄所的復原場景、中國貨幣史上最大面額的六十億圓紙幣、中國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等。
展覽分六部分介紹滬港兩地百多年的銀行業發展,從最初期的錢莊銀號、外資銀行的引入、華資銀行的誕生、抗日戰爭前後的滬港金融業發展,到一九四九年前後的銀行業,以至改革開放後的景象均作闡述。
行政長官曾蔭權、中聯辦副主任郭莉、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民政事務局常任祕書長尤曾家麗、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孫持平、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朱琦等出席主持揭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