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601398.SH;1398.HK)25日在北京和香港同時公佈2007年度的經營業績。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2007年工行實現稅後利潤人民幣823億元,同比增長64.9%(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07年工行實現稅後利潤人民幣820億元,同比增長65.9%);每股收益爲人民幣0.24元,將向全體股東派發年末股息每股人民幣0.133元。
2007年是工行上市後的第一個完整財務年度,據瞭解,工行的平均總資產回報率比2006年提高了31個基點,達到1.02%,加權平均權益回報率比2006年提高了86個基點,達到16.23%。
與此同時,工行的風險管控能力不斷增強,資產質量顯著提高。2007年,工行連續第五年實現了不良貸款餘額和比例的“雙下降”,不良貸款率由2006年底的3.79%下降1.05個百分點至2007年底的2.74%;撥備覆蓋率則從2006年底的70.6%上升32.9個百分點至2007年底的103.5%,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
工行2007年經營業績強勁增長,主要得益於經營模式和發展方式的成功轉型。工行把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與貫徹商業銀行經營原則有機結合起來,既在宏觀調控中發揮了應用的作用,又以此爲契機調整優化了資產負債結構,淨利息收益率顯著提高,手續費和佣金收入快速增長,國際化經營取得重大突破。與此同時,工行的經營管理水平也不斷提高,成本收入比控制在較好水平,風險管理體系日趨完善,這些都爲其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調整優化資產負債業務結構,工行資產負債業務的盈利能力明顯提高,資產收益率大幅提高,存款付息率基本保持穩定,淨利差和淨利息收益率分別爲2.67%和2.80%,比2006年分別上升35個基點和39個基點。
在信貸業務領域,工行堅持穩健的信貸經營原則,各項貸款增長適度,投向更趨合理。截至2007年末,工行人民幣貸款餘額爲37452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0.3%,貸款增幅比較合理。貸款主要投向了風險可控、效益良好的領域,其中小企業貸款增長近50%,餘額達到2139億元;個人貸款快速發展,比上年增長30.6%,餘額達到7521億元。通過持續優化信貸結構,拓展高收益貸款,工行貸款綜合收益率不斷提高,由2006年全年的5.42%提高到2007年的6.11%,上升了69個基點。
在資金業務領域,工行積極完善資金交易平臺和市場風險管理系統,資金業務投資品種和組合結構持續優化,在加強風險控制的前提下,適當加大人民幣信用類產品投資力度和人民幣投資組合的期限結構調整,推動非重組債券收益率由2006年的2.83%提高到2007年的3.48%,提高65個基點。
在負債成本的控制方面,工行抓住資本市場發展機遇,通過主動管理負債,滿足客戶資產管理的要求,分流了大量定期存款到理財業務,存款活期化趨勢明顯,使得存款付息率在存款基準利率連續上調的環境下基本保持穩定,存款成本控制良好。2007年底,工行的客戶存款和同業存入款項達到76260億元,比上年增長13.9%;活期存款在客戶存款中的佔比上升3個百分點,達到53%。
此外,工行的手續費和佣金業務收入快速增長。2007年工行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達到創記錄的344億元,比2006年增長110.4%,過去五年複合增長率達57.2%,佔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13.4%,較上年提高4.4個百分點。託管業務、理財業務、電子銀行業務、銀行卡業務、投資銀行業務等獲得快速增長。其中理財業務同比增長381%,託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03%,電子銀行業務同比增長85%,銀行卡和投資銀行業務同比增長分別爲41%和45%。
同時,工行還繼續鞏固了中國第一信用卡銀行的市場地位。截至2007年底,工行銀行卡髮卡量突破2.1億張,其中信用卡髮卡量突破2300萬張,比上年末上升了一倍;信用卡消費交易總額和卡均消費額等核心指標均保持市場第一。(摘自《中國證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