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見證了中國託管業務的發展----對話工商銀行資產託管部總經理。
對於大多數投資人來說,託管銀行還是個陌生的概念。
事實上,從你買入的第一隻基金產品開始,你便把錢存入了基金公司的託管行賬戶。託管行作爲一個看守者,確保投資人的資金不被挪用;確保投資每天都會有準確的估值結果;同時確保基金管理人按照法律和合同做事。
託管業務伴隨着第一批基金產品:基金金泰與基金開元起步,迄今已歷經近十年的風雨。隨着基金業資產規模突破三萬億元,這一業務也擴展到了保險、企業年金、信託等多個領域,併成爲商業銀行中間收費業務的重要利潤來源。
其中,中國工商銀行的資產託管額已超過1.3萬億,佔整個託管行業的30%以上。工行資產託管部總經理周月秋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託管業的職能、意義及這十年間的酸甜苦辣與未來的行業方向和記者進行了交流。
記者:請介紹一下工行託管業務發展的大致情況。
周月秋:工商銀行是國內第一家獲得託管資格、開辦託管業務的銀行。我們自1997年開始籌備自己的機構,1998年3月,託管了第一批封閉式基金:基金金泰與基金開元,可以算開了託管基金之先河。
2002年後,隨着資本市場的發展,工行資產託管規模開始以一年一番的速度遞增。到今年,資產託管額從去年年底的4683億元激增至8月底的1萬億,目前已經超過1.3萬億,佔整個託管業的30%以上。
事實上,託管業務從基金起步,目前已擴展到各個行業。保險公司已經在投資上接受託管的理念,勞動部從2005年開始認定企業年金的託管資格。此外,證券公司的理財計劃、信託產品與商業銀行的理財項目也在引進託管機制。
記者:託管業務的職責是什麼?
周月秋:託管業務的最重要職責在於保管受託資產的安全。一項託管業務主要涉及委託人、投資管理人和託管人三方。以證券投資基金爲例,委託人是基金持有人,投資管理人是基金管理公司,託管人就是商業銀行。託管人受委託人的委託,對投資管理人的投資進行資金清算、會計覈算、估值和投資監督等。
其中,清算每天在基金公司、託管銀行與證券交易所之間進行,基金的每日淨值計算由託管行與基金公司共同完成。此外,託管人對基金業績報告有複覈責任,還要監督基金公司的投資方向和比例是否符合和合同約定以及監管部門的法規要求。
記者:對於廣大投資人而言,託管的意義何在?
周月秋:通俗地講,託管可以保證您放心投資。
對於基金持有人而言,託管行確保投資人的資金不被挪用;確保你的投資每天都會有非常準確的估值結果;確保基金管理人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契約和合同的約定來投資。雖然你得到了這些服務,但付出的成本卻很低的,只有0.1%-0.25%。
託管制度在資產管理領域實施“三權分立”,這在事實上促進了信用文化的建立和完善。通過一種機制,讓交易的雙方互相信任,託管就是這樣一個制度。
記者:託管業務對於工商銀行的利潤貢獻如何?
周月秋:我想你肯定看到了工商銀行上半年披露的數據,上半年,我行實現淨利潤414億,其中託管業務貢獻了1%左右,雖然同比增長118%,但從總量上來講,還不是很大。
但是,工商銀行發展託管業務,是出於發展收費業務收入的戰略。儘管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們的贏利很少,但是工商銀行一直非常重視。相對於其他銀行而言,工行的託管業務起步最早,所佔份額最大,並且有了獨立開發的系統。事實證明,儘管現在的貢獻度不是很大,但是增速驚人。
記者:託管行伴隨着中國基金業從起步,到度過漫漫熊市,再到如今的飛速發展,這些年裏,您有什麼苦與樂和我們分享嗎?
周月秋:的確,在熊市裏,託管銀行的日子很艱苦。基金髮行困難,贖回壓力很大。即使像工商銀行這樣大的託管銀行,每年也只有幾千萬元的收入,對於這麼大的一家銀行來講,這條業務線創造的收入幾乎太微不足道了。同時,基金市場上新東西不斷涌現,加班加點是託管部員工的家常便飯。
但我覺得從事這一工作非常有意思,因爲我們在見證歷史,託管是個見證資本市場發展的業務,也是見證中國經濟發展的業務。
事實上,基金業的每一次重大創新,託管行都參與集中。2003年,基金公司出於完善產品線,平衡風險收益的角度考慮,推出貨幣市場基金產品。我們自2003年元月便與基金公司一同設計這一產品,及至年底基金成立。這些年裏,各種類型的基金產品推出,大體上也是這種情況。
記者:您覺得託管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周月秋:我們一直面對的困難有兩方面。一是人才,特別在行業大發展階段。我剛到託管部時,管理200億資產規模,一共二十來個人。而現在規模已經到了1萬多億,可人還只有一百多個。
第二個困難是系統。資產託管需要依靠系統,自動化去做。我們的系統完全由工商銀行自己開發。這就需要所有人對業務規則、對市場行爲非常瞭解,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系統,否則很難開展業務。
面對行業規模的激增,我們的確面臨挑戰。比如現在可能在某一天會有兩隻基金同時“封轉開”,瞬間數據量會很大,這都要求我們有充分的準備。
記者:中國基金業管理的資產市值已經超過了3萬億,託管業務也成爲商業銀行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你是如何看待這種發展速度的?
周月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去年年底,我跟很多同行討論今年的市場時,大家的看法比較接近,就是都覺得2007年的市場肯定不錯,但是肯定不會有2006年的增長速度。所以說今年的增速有點出人意料。
但爲什麼是情理之中呢?
首先,中國經濟在世界上幾乎是一枝獨秀,基金業的業績又非常好,賺錢效應明顯。不論從經濟增長還是從居民理財熱情上來講,潛力都是極其巨大的。
其次,基金業的治理結構完善。它實現了“三權分立”,在制度上保證了投資人、管理人與託管人分立且制衡。很少有其他金融機構實現了這樣的結構。我認爲,完善的治理結構,是保證基金業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
所以我說高速增長又是情理之中的事。
記者:工商銀行對於託管業務未來如何規劃?
周月秋:託管1萬億當然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但我覺得一萬個億其實不算什麼,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希望託管成爲工商銀行很重要的一項業務,爲機構與個人投資者提供更多理性的選擇。
我們還希望幫助投資者到國外去。當資本市場開放到一定程度,投資者跨境投資的需求一定會越來越多,我們希望通過託管這樣一種服務,可以帶領投資者安心地走出去,去可能帶來收益的地方投資。我們當然也需要尋找境外合作伙伴,事實上,工商銀行也在海外設立了自己的機構,進行積極的戰略部署。
記者:您認爲基金業下一步的創新會出現在哪些領域?託管銀行會在其中擔當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周月秋:我認爲,目前比較大的變化會發生在專戶理財業務上。公募基金從事專戶理財業務,這是國外基金業收入的重要來源。目前這一產品已經逐步完善,或許將於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推出。
我們也在就機制問題,收費模式與個性化服務方面做積極的準備。機構客戶對於託管的要求與個人投資者可能有所不同,事實上,我們還可以爲他們提供更爲專業的服務。比如在績效考覈方面,不同於個人投資者的淨值披露,託管行可以爲機構投資人提供量身定做的評估與諮詢服務。
記者:請您談一下對國內基金QDII發展的看法,QDII基金髮行對中國基金業將來的發展格局有什麼樣的影響?
周月秋:我看好這一產品,事實上,我自己也購買了一隻QDII基金。首先,這是個系統性分散風險,全球化投資的產品。投資總會往贏利水平高的地方走,可以在發達國家,也可能在新興市場,這是由逐利的本質決定的。QDII的短期業績並不能說明這一產品成功與否。作爲一個新產品,也許會受到一些教訓,但是,市場的確要分散,投資的確要謹慎。
其次,QDII產品反映了基金髮展的重要趨勢,全球化是大勢所趨。基金業是中國經濟開放的必然結果。中國經濟開放,人民幣逐步實現自由兌換,投資可以是跨越國界的,爲投資者服務的基金行業也必然是要跨越國界的。
記者:對於託管行而言,跨境資金託管難點在哪裏?
周月秋:在跨境投資過程中,最難的是法律,不同市場對投資的法律是不一樣的,稅收、會計準則、技術等方面也都存在難點。還有,投資業績的比較雖然有一個全球投資業績比較基準,但並不是每一個市場都在用。
記者:請您展望一下中國基金業的下一個十年。
周月秋:如果說前十年是一個突進的十年、飛躍的十年,我希望下一個十年是成熟的十年。我沒辦法預測下一個十年會出現多少產品,達到何種規模。但是我希望,前十年經驗的積累與機制的形成,能爲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以基金爲代表的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在未來會更加成熟。我也相信下一個十年會是成熟的十年。(摘自《上海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