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硬脫歐”風險依舊 英鎊反彈難以持續
 

  4日,英鎊兌美元匯率出現了久違的大漲,帶動歐元兌美元匯率一同上漲。

  據Wind數據,英鎊兌美元匯率4日漲1.37%,創今年3月14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同期歐元兌美元匯率漲0.56%。

  從歷史數據看,英鎊兌美元匯率自今年3月13日起到達年內高點1.3381後便一路震盪下行。截至5日21時發稿,英鎊兌美元匯率延續上一日漲勢,日內漲幅爲0.62%,報1.2332。

  消息面上,英國“脫歐”局勢突現“峯迴路轉”。據央視新聞,北京時間5日凌晨,英國議會下院以328對301票通過“阻止政府‘硬脫歐’的法案”;隨後,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提前舉行大選的提議被否。

  申萬期貨研究所宏觀分析師金碩認爲,對於英鎊兌美元匯率的反彈,“脫歐”的影響仍是主要原因;但另外還有兩個因素影響英鎊走勢,一方面,疲弱的美國經濟數據讓近期較爲強勢的美元大幅回落,從而導致英鎊被動升值;另一方面,此前外匯市場上押注英鎊貶值的頭寸在之前相當“擁擠”,因此任何邊際上較小的變化因素都能帶來英鎊走勢上的較大變化。

  “脫歐”成英鎊心中的痛

  分析人士稱,近年來,英鎊兌美元匯率主要受到英國“脫歐”形勢的影響。

  2013年1月23日(當地時間,下同),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首次提及“脫歐”公投。英鎊兌美元匯率在震盪幾天後持續下挫,一直到2013年3月13日才止跌回升。2013年1月23日-2013年3月12日下行期間,英鎊兌美元匯率從1.5837跌至1.4897,跌幅爲5.94%。

  2015年5月28日,英國政府向下議院提交併公佈了有關“脫歐公投”的議案,並承諾將在2017年底之前舉行投票。英鎊兌美元匯率在此前已連續四日下跌,“脫歐公投”公佈後,英鎊兌美元匯率延續下跌勢頭,一直到2015年6月1日跌至近一個月最低位。

  2017年3月1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准“脫歐”法案,授權時任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啓動“脫歐”程序。英鎊兌美元匯率當日結束此前連續下跌態勢,連續上漲,2017年3月16日至2017年3月27日的八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爲2.16%。

  2018年6月2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准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的“脫歐”法案,正式允許英國脫離歐盟。2018年7月12日,英國發布“脫歐”白皮書。在以上兩個時間節點中,英鎊兌美元匯率受到提振,呈連續上漲態勢。

  2019年3月12日,英國下議院就“脫歐”協議草案表決,最終以242票贊成,391票反對否決草案。當天,英鎊兌美元匯率下跌0.60%,但消息傳出後,3月13日,英鎊兌美元匯率大漲2.03%,盤中最高見1.3381,創年內高點。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英國“脫歐”形勢之所以影響英鎊走勢,是因爲無論英國“軟脫歐”還是“硬脫歐”均會對英國經濟產生較大影響。“軟脫歐”對英鎊的影響不大,或許還對英國更爲有利。這意味着英國依然可以通過某種方式與歐盟保持密切聯繫,參與歐盟單一市場。這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貿易,供應鏈和企業的干擾。這種情況下,英鎊受到“脫歐”的影響較小,其與美元、歐元、日元與人民幣等國際主要貨幣的比價不會波動太大。“硬脫歐”會導致英鎊大幅下挫。這意味着英國放棄了歐盟單一市場的成員資格,不再享有不受關稅限制的情況下與其歐洲夥伴自由貿易的權利。自歐盟各國進口的商品將可能變得昂貴,消費支出會因此而大幅增加。

  “抄底”英鎊?

  今年以來,英鎊表現不佳,已有相當程度的貶值,市場上亦有“抄底英鎊”的聲音出現。分析人士提醒,儘管英鎊已有相當程度的貶值,但是面對不確定性仍高的“脫歐”局勢和非常疲弱的英國經濟,短期內難言英鎊築底。

  “展望後市,若英國‘脫歐’出現明顯轉機,最終和諧‘脫歐’的話,英鎊或會有所回升。但如果英國無序化‘脫歐’,英鎊仍很有可能繼續探底。”金碩表示。

  蒙特利爾銀行資本市場(BMO Capital Markets)歐洲外匯策略主管Stephen Gallo 表示,在“脫歐”完成或英國提前完成大選之前,英鎊仍處於“雙輸”局面之中。他表示,全球經濟和歐元區經濟放緩、無協議“脫歐”仍具可能性等因素均令英鎊仍趨於下行。

  不僅是英鎊,同樣受“脫歐”局勢影響的歐元也需要謹慎看待。金碩認爲,英國“脫歐”對歐元從兩個方面帶來負面影響。一是通過影響經濟從而影響歐元價值。英國無論“脫歐”與否都會對歐元區經濟帶來衝擊,只不過“硬脫歐”帶來的衝擊可能更大。在當前全球的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英國“脫歐”又爲歐元區帶來更多的不利因素,拖累整體經濟表現。反應在匯率上,歐元也受到負面影響。二是通過信心渠道影響歐元價值。一國貨幣的幣值穩定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使用者對持有該種貨幣的信心。若信心受損,貨幣就趨於貶值。英國“脫歐”如果秩序較爲混亂,甚至“硬脫歐”,將對投資者持有歐元的信心產生影響。甚至可能引發市場對歐洲貨幣聯盟持續性的懷疑,這將長期抑制對歐元資產的需求,從而導致歐元貶值。

  外匯投資策略方面,金碩表示,在主流的外匯品種中,美元和日元是較好的標的,但是美國經濟本身不確定性略高,因此相比日元,美元的穩定性略差一些,向上的空間也相對較小。新興市場貨幣中,俄羅斯盧布可能是比較好的標的。盧布今年以來跟隨整體新興市場貨幣略有貶值,但表現相對堅挺,其國內通脹趨於下行,且其經濟有望逐漸走好。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中國證券報 2019-09-06)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