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由中國保險學會聯合中國社會福利協會、北京市民政局主辦,中國社會福利協會福怡助老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海南賽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老年人金融服務主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上,來自國際組織、研究機構、政府和金融主管部門以及金融機構的代表,圍繞養老產業中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國內外養老制度的對比與分析以及養老金融和投資運用等議題進行了探討。
與會嘉賓一致認爲,隨着我國勞動力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養老服務業必將是一項朝陽產業。而加強頂層設計,給予商業養老保險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必將大力促進養老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中國保險學會相關負責人指出,養老問題的解決要跳出傳統的思維框架,站在全社會金融資源配置的高度,將養老服務市場和整個大金融市場聯通起來,探尋解決對策,推動養老產業發展成爲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並通過發展養老產業,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更好的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
對於近期市場比較關注的以房養老問題,海南保監局局長王小平認爲,以房養老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即以房養老是養老保障體系中滿足多元化需求的一個自願而非強制性的選擇,是輔助而非主流、局部而非全局性的養老方式。保險公司可結合老齡社會發展需求,積極開發與養老相關的商業人壽、健康保險產品,爲以房養老順利運作起到重要的助推與配套補充作用。
針對商業保險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方面應如何發揮作用,中國保監會壽險部監管處處長王敘文指出,首先要從立法上解決人口老齡化的法律問題,制定有關政策,增加老齡保障服務項目。其次要明確市場與政府的合理分工。此外,出臺以稅收優惠爲主的措施,促進商業養老保險、健康保險及其他老齡服務項目的發展。
南開大學教授朱銘來認爲,從表面上看,稅收優惠政策會減少國家財政的即期收入,但實際上,隨着私人年金規模的不斷擴大,對國家財政收支平衡應具有積極作用。因爲各國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普遍存在嚴重赤字,如果私人年金計劃能夠大力發展,那麼它作爲基本養老保險的替代和補充,就能有效緩解國家財政壓力。
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裁龔剛在研討會上指出,我國個人養老年金保險及以養老爲目的的兩全壽險發展較快,年均保費收入超過1533億元,產品超過1000多種,保險業在個人養老保險方面也逐步積累了一些經驗技術。但由於缺乏稅收政策的支持,銀行儲蓄等隱形養老儲蓄無法顯性化和制度化,個人養老保險普及度有限。
對於我國養老制度的選擇,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席恆認爲,根據養老需求的差異性,可以探索建立分層養老制度,滿足不同人羣的養老需求,比如自助式、居家式和機構化等。席恆認爲,分層養老並不是對特殊階層權利的固化與維護,而是針對老年人養老需求的個性與共性的分層設計,以使弱者得到更好的保護。
研討會上,來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專家Monika Queisser、美國波士頓學院吳顏媛博士以及赫爾辛基大學教授Heikki Oksanen等國外參會嘉賓,還分別就世界各國的養老金體系、養老服務的模式選擇等議題進行了介紹。
此外,爲匯聚海內外研究力量,持續深入研究我國養老金制度改革,提升保險行業服務養老產業和經濟社會的能力,中國保險學會發起設立的中國保險學會養老金研究分會也在本次會上正式啓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