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加工製造業比較發達的地區需要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資源。受疫情影響,加上臨近春節,勞動力緊缺情況更加明顯。解決這些問題還需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一天要接十幾個電話,全是催單的。”在潔美科技繁忙的車間,生產負責人周全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用工缺口大,只好調一些後勤、行政崗位人員協助生產。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發現,因海外訂單量大增,同時臨近春節,外貿企業用工缺口明顯擴大。
不敢輕易接訂單
地處浙江的潔美科技生產的是爲電子元器件配套的載帶,近一半產品出口。在公司生產車間,所有設備開足馬力,員工們忙着生產、搬運、裝卸。
周全介紹,2020年三季度以來,潔美科技的訂單量就不斷增長,目前排產至少要到三個月後。公司的下游電子元器件客戶,訂單也排到了下半年。
上海一家從事車載智能設備業務的上市公司生意同樣紅紅火火。董祕陳平(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產品超過90%外銷,在手訂單至少排到6月。2021年上半年的訂單量比疫情發生前年份還要多。
一家從事傢俱出口的上市公司業務負責人李志(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疫情促使“宅經濟”興起,在家辦公的傢俱需求大增。因爲擔心上游廠家的供貨能力,公司迫不得已推掉一些訂單。“每月至少推掉200個貨櫃,差不多十萬件傢俱。”
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9%。呈逆勢上揚態勢。一位進出口從業人員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需求回暖疊加中國的產業鏈優勢,使得外貿數據格外亮眼。
浙江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金星稱,穩外貿促增長各項舉措得到有效實施。我國在一些領域的完整產業鏈優勢得以鮮明體現。此外,企業及時調整產品策略,跨境電子商務強勁發展。
使出渾身解數招人
緊隨訂單潮而至的是用工短缺,企業爲招工使出“洪荒之力”。
“我們並不算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以銷售、研發爲主,待遇在行業中算平均以上水平。2020年底就開始招工,現在缺口還是很大。”陳平說。
周全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目前用工缺口的比例至少爲10%。“正常情況下,每位員工負責約20臺設備。由於用工缺口大,一些員工負責的設備超過30臺。後勤、行政崗位人員也調來協助生產。工作量增加了,收入也會提高,新手月薪8000元以上,熟練工可達每月1.5萬元。”周全說。
多個渠道的數據也印證了用工緊張的程度。據人社部2020年第三季度數據統計,我國求職人數從2020年第二季度的74.3萬人下降到第三季度的49.2萬人;用人缺口從第二季度的74.6萬人上升到82.4萬人。
爲留住老員工、吸引新員工,企業使出渾身解數。到周邊鄉鎮招人、提高員工基本工資、與技校合作、通過中介介紹等都是“基本款”。而鼓勵員工留在當地過春節,節假日三倍工資成爲標配,有些地方政府會組織企業集體跨省招工。
除了上述手段,潔美科技還有兩招:工人過來幹滿三個月就給介紹人獎勵600元,原來出去的熟練工回來獎勵1000元。“但效果很有限。”周全坦言。
一位不願具名的江蘇上市公司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爲了搶人,同行企業甚至打起價格戰,“你月薪給一萬,我就給一萬二。有的熟練工來回跳槽,工資漲了數千元。”
廣東某服裝製造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隨着一些人口大省老齡化現象日趨明顯,企業爲彌補用工缺口,不得不調高招聘員工年齡上限。比如,女工從40歲上調至45歲,男工從45歲上調至50歲。
多措並舉解難題
金星表示,招工難是近年來一直困擾企業的難題,“疫情給人員流動帶來影響,更多人選擇在家附近就業。”
以前,流動人口主要向長三角、珠三角及京津等大城市聚集。遠川研究所通過調研發現,隨着二線城市產業不斷髮展、生活條件持續改善,用工需求逐漸增加。這些都會對總體勞動力流動格局產生影響。
李志說,環境在變,人們的觀念也在變。原來不少車間工人不喜歡放假,因爲沒錢賺;現在很多年輕人即使多給錢,也不願加班。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長期以來,加工製造業比較發達的地區需要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資源。受疫情影響,加上臨近春節,勞動力緊缺情況更加明顯。解決這些問題還需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對於用工緊缺的企業,周密建議,不要盲目接訂單,要合理評估企業人員數量及供給能力。如果不能及時履約,對企業信用會造成較大負面影響。同時,企業可以參與一些產業、行業聯盟,形成更加靈活、彈性的供給能力。比如,訂單量太多沒辦法完成的企業,可以藉助有富餘能力的兄弟企業生產線,或通過行業組織、產業聯盟進行資源調配。
此外,專家建議,企業要重視科技的力量,通過技術升級減少對於人力的依賴,提高效率,向產業鏈高端轉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