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東盟國家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7月繼續上升
 

  金融信息公司埃信華邁(IHS Markit)公佈的最新數據報告顯示,7月東盟國家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6月的43.7上升至46.5,連續第三個月上升。

  今年以來,該指數曾經連續四個月處於50點枯榮線以下,並且曾經在4月達到該指數編制開始以來的最低水平。

  報告稱,數據顯示,由於疫情大流行繼續產生影響,7月東盟國家制造業的健康狀況連續第5個月惡化。但是,在這5個月中,7月的惡化程度是最低的。導致東盟國家制造業繼續萎縮的主要原因是工廠產出與新增訂單雙雙下降,但這兩個分項指標的降幅在近5個月中都是最低的。同時,7月東盟國家制造業的銷售因爲內部需求走強而有所改善,但出口訂單量卻再次顯著下降。企業用工方面,7月東盟國家制造業企業連續第14個月縮減用工水平,裁員幅度仍然很大。

  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高於50點枯榮線說明製造業正在擴張,低於50點則顯示製造業萎縮。7月份,報告涉及的7個東盟國家中,只有1個國家制造業的指數在50以上。

  報告涉及的7個國家分別是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泰國、印尼和新加坡。7月,緬甸製造業PMI從6月的48.7上升至51.7,達6個月來的最高點。推動緬甸製造業從萎縮轉向擴張的主要原因是產出和新增訂單出現強勁增長。馬來西亞製造業的運營狀況繼6月出現溫和改善後,於7月陷入停滯,PMI從6月的51下降至50。

  菲律賓製造業連續第5個月萎縮,PMI從6月的49.7下降到48.4。這表明,隨着產出再度下滑,菲律賓製造業7月的萎縮要比6月更嚴重。越南製造業PMI也從6月的51.1下降至7月的47.6,表明該國製造業出現了溫和收縮。印尼製造業PMI從6月的39.1上升至46.9,表明儘管該國製造業連續第5個月萎縮,但7月的情況相比6月有所好轉,萎縮幅度較溫和。泰國製造業PMI在7月繼續上升,從6月的43.5提高至45.9,但數據表明該國製造業萎縮幅度仍然穩固。

  最後,新加坡製造業的表現在7個國家中是最差的,而且在過去3個月裏每個月都是如此。7月新加坡製造業PMI從6月的38.8下降至37.3,表明該國製造業繼續出現明顯萎縮,儘管萎縮程度沒有今年3、4、5月那麼嚴重。

  總體而言,7月數據表明,東盟國家制造業在進入2020年下半年時繼續表現疲軟,健康狀況連續第5個月惡化,但惡化程度是5個月來最溫和的。產出、新增訂單和用工這三個主要指標相比6月,收縮幅度都有所緩和。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外部需求繼續顯著下降,出口市場仍然是東盟國家制造業萎縮的一個關鍵因素。7月東盟國家制造業的成本負擔連續第4個月增加,儘管增幅小於6月,但漲勢仍然堅實。企業通過提高價格,將增長的投入品價格成本轉嫁給了客戶。7月東盟國家制造業企業漲價的幅度是近一年來最高的,但總體還算溫和。

  展望未來,7月東盟國家制造業企業對未來一年的產出預期依然樂觀,只是樂觀程度較6月略有減弱。但縱向比較來看,企業信心仍然嚴重低迷。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中國金融信息網 2020-08-05)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