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網站9日發表行長周小川文章稱,當前要重視和順應資本市場多層次發展的要求和潮流,進一步推進改革,爲金融創新掃除體制、機制上的障礙,以利於市場創造出更多的資本市場層次,爲國民經濟提供更好服務。
市場離不開金融創新
周小川在文章中列舉了優先股、高頻交易、城鎮化融資創新、資產證券化等例子。他指出,資本市場從產品、市場組織方式、投資者風險偏好、發行與交易方式等各個方面來講,本身都具有多層次特點,只是我們過去把這種特點簡化了。“隨着經濟越來越複雜化,越來越多樣化,這些多層次特徵正在不斷自我表現。在這個過程中,是離不開金融創新的。如果我們的制度能支持金融創新,資本市場的層次就會比較豐富。如果制度障礙比較多,就不太敢支持金融創新,資本市場的多層次特性就不容易發揮出來。”
他指出,多層次市場需要創新精神和環境,而創新既可能產生正作用,也有可能導致風險,需要我們認真研究。
優先股可發揮獨特作用
在談到優先股時,周小川指出,“在我國股權市場,目前大家呼籲得比較多的,是我們缺少優先股這個工具。爲什麼當初沒有優先股的設計呢?在改革開放早期制定《公司法》時,大家認爲股份制本來就是一個新事物,股權結構、股東權益這些概念還沒有完全弄清楚,再搞一個優先股,會不會更加忙中添亂?所以當時就沒有正式提優先股。後來由於法律上沒有優先股這一提法,一直難以突破,也使資本工具缺少了一個層次。”
他在文中指出,“優先股是有其用處的。在美國處理AIG危機時,國家需要對AIG開展救助。國家如何介入呢?一些歐洲國家採用國有化、國家注資的辦法,但美國人比較反感國有化,認爲國有化會影響私營企業的積極性,會影響市場效率,因此就需要一種安排,既體現國家投入資金的成本,又要保持公司的私人治理,防止國家資本干預企業經營。這種情況下,優先股是個有用的工具,在救助AIG時美國政府就採用了這一工具,實現了上述目標,體現了優先股作爲一種重要的資本市場工具層次所能發揮的獨特作用。”
周小川表示,除了中關村在搞“新三板”試點以外,很多地方都有很高的積極性去建立一些區域性交易市場,在交易機制選擇上跟上交所、深交所選擇的方式不一樣。總體來看,中國國家非常大,需要在規範的前提下發展更多層次的市場,這方面,有關部門也正在研究如何通過市場建設和規範管理,更好地滿足各種不同的市場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