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併購重組過程中存在的諸多頑疾,各界人士均提出了具體的政策建議,包括梳理修改法律、完善規章制度、轉變政府觀念等方方面面。
從資本市場來看,下一步,針對如何通過金融渠道支持併購重組,證監會近期緊鑼密鼓醞釀相關舉措,並已初步形成方案:一方面,進一步清理行政許可種類,增強審覈透明度。未來的目標是,凡是市場主體能自主決定、市場機制能夠有效調節、能夠採用事後監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解決的事項都要取消行政許可。同時在現有已公示併購重組行政許可項目基本信息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對外公示範圍,最終實現審覈過程信息的全公開。
另一方面,針對目前併購重組中現金佔比高達七成、支付工具不足的問題,證監會亦在醞釀推進定向可轉債等併購支付工具。此外,證監會曾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將盡快推出優先股制度。分析人士指出,優先股政策實施後,有望大大增強併購方的資金實力。值得關注的是,監管層一直以來要求併購重組股份定價不得低於“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董事會決議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對於這一市場議論較多的條款證監會也正醞釀調整,未來企業和市場將可能有多個時間窗口可以自主選擇,股份的定價彈性將大大增加。
此外,證監會還曾透露儘快實施併購審覈分道制。據悉,醞釀中的分道制方案將有望對“好的中介、好的公司、好的項目”實行快速審覈甚至豁免審覈,以有效實現對市場主體的激勵約束。而中介執業質量、規範程度以及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質量等將成爲考量重點。
這些舉措的推出按照整體論證、分步推進原則,成熟一個,推出一個,涉及到法律法規修訂的正抓緊論證修訂。加之,此前證監會已經公開併購審覈過程,透明度大爲提高,並多次提高併購審覈效率,目前項目的平均審覈週期已經壓縮到20個工作日左右。相信未來併購重組的效率將大幅提升。
|